一种汽车后摆臂
    1.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3770839A

    公开(公告)日:2014-05-07

    申请号:CN201210415065.3

    申请日:2012-10-2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汽车后摆臂,包括后摆臂本体,为呈U形的钣金构件,在所述后摆臂本体两侧面之间焊接有呈U形的内加强构件,该内加强构件的两侧面分别焊接在所述后摆臂本体的左、右侧面上,形成半封闭式的盒体结构;还包括焊接在所述后摆臂本体的左侧面和底面外侧的外加强构件,该外加强构件与汽车的后纵梁和侧门槛后段连接形成闭合的型腔结构。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在后摆臂上连接内、外加强构件,提高了强度,且外加强构件与后纵梁及侧门槛后段之间形成闭合的型腔结构,使得载荷能够有效地向车身各个方向分散传递,提高了后摆臂安装连接处的疲劳强度,避免了容易开裂、变形的问题,延长了使用寿命。

    一种汽车后摆臂
    2.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3770839B

    公开(公告)日:2016-06-01

    申请号:CN201210415065.3

    申请日:2012-10-2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汽车后摆臂,包括后摆臂本体,为呈U形的钣金构件,在所述后摆臂本体两侧面之间焊接有呈U形的内加强构件,该内加强构件的两侧面分别焊接在所述后摆臂本体的左、右侧面上,形成半封闭式的盒体结构;还包括焊接在所述后摆臂本体的左侧面和底面外侧的外加强构件,该外加强构件与汽车的后纵梁和侧门槛后段连接形成闭合的型腔结构。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在后摆臂上连接内、外加强构件,提高了强度,且外加强构件与后纵梁及侧门槛后段之间形成闭合的型腔结构,使得载荷能够有效地向车身各个方向分散传递,提高了后摆臂安装连接处的疲劳强度,避免了容易开裂、变形的问题,延长了使用寿命。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