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7230812A
公开(公告)日:2017-10-03
申请号:CN201710405425.4
申请日:2017-05-31
Applicant: 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IPC: H01M10/613 , H01M10/625 , H01M10/635 , H01M10/65 , H01M10/6567 , B60L11/1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T10/7005 , H01M10/613 , B60L58/26 , H01M10/625 , H01M10/635 , H01M10/65 , H01M10/656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混合动力汽车动力电池的冷却控制系统,其综合分析和评估车辆运行工况对电池包冷却的影响,综合电池包的工作环境温度、电池剩余电量和电池输出功率,根据电池冷却的不同需求,控制风冷、水冷和压缩机制冷来达到及时有效的冷却目的,实现了与传统汽车的热管理系统的兼容和部件共享,而且易于实现功耗管理。本发明还涉及一种混合动力汽车动力电池的冷却控制方法,其分自然水冷却模式、风扇水冷却模式和强制冷却模式三种模式冷却,满足电池包冷却的不同等级的需求,也实现了不同制冷模式的平稳过度,而且兼顾了系统的节能设计。
-
公开(公告)号:CN107230812B
公开(公告)日:2020-08-07
申请号:CN201710405425.4
申请日:2017-05-31
Applicant: 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IPC: H01M10/613 , H01M10/625 , H01M10/635 , H01M10/65 , H01M10/6567 , B60L58/2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混合动力汽车动力电池的冷却控制系统,其综合分析和评估车辆运行工况对电池包冷却的影响,综合电池包的工作环境温度、电池剩余电量和电池输出功率,根据电池冷却的不同需求,控制风冷、水冷和压缩机制冷来达到及时有效的冷却目的,实现了与传统汽车的热管理系统的兼容和部件共享,而且易于实现功耗管理。本发明还涉及一种混合动力汽车动力电池的冷却控制方法,其分自然水冷却模式、风扇水冷却模式和强制冷却模式三种模式冷却,满足电池包冷却的不同等级的需求,也实现了不同制冷模式的平稳过度,而且兼顾了系统的节能设计。
-
公开(公告)号:CN107196003B
公开(公告)日:2020-02-07
申请号:CN201710400648.1
申请日:2017-05-31
Applicant: 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IPC: H01M10/48 , H01M10/615 , H01M10/625 , H01M10/637 , H01M10/656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加热系统的混合动力汽车动力电池的加热系统,该系统综合运用水冷系统、电加热器以及车身排放能量系统,对汽车动力电池的温度进行控制,为动力电池正常工作提供适宜温度,以提升动力电池的工作效率和使用寿命。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加热系统的混合动力汽车动力电池的加热方法,其控制逻辑为:判断汽车的工作状态,若为插充电状态则按电池插充电加热模式进行加热控制;若为纯发动机工作状态则按纯发动机工作加热模式进行加热控制;若为纯电动工作状态则按纯电动工作加热模式进行加热控制;若为混合动力工作状态则按混合动力工作加热模式进行加热控制。本方案解决了现有电池加热方式单一不能满足复杂工况下的加热需求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7196003A
公开(公告)日:2017-09-22
申请号:CN201710400648.1
申请日:2017-05-31
Applicant: 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IPC: H01M10/48 , H01M10/615 , H01M10/625 , H01M10/637 , H01M10/656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加热系统的混合动力汽车动力电池的加热系统,该系统综合运用水冷系统、电加热器以及车身排放能量系统,对汽车动力电池的温度进行控制,为动力电池正常工作提供适宜温度,以提升动力电池的工作效率和使用寿命。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加热系统的混合动力汽车动力电池的加热方法,其控制逻辑为:判断汽车的工作状态,若为插充电状态则按电池插充电加热模式进行加热控制;若为纯发动机工作状态则按纯发动机工作加热模式进行加热控制;若为纯电动工作状态则按纯电动工作加热模式进行加热控制;若为混合动力工作状态则按混合动力工作加热模式进行加热控制。本方案解决了现有电池加热方式单一不能满足复杂工况下的加热需求的问题。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