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5862472B
公开(公告)日:2024-08-06
申请号:CN202211511785.X
申请日:2022-11-29
Applicant: 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9F9/30 , B60J3/02 , H04N5/33 , H04N23/20 , H04N25/20 , H04N13/268 , H04N13/128 , G09F9/33 , G06V10/14 , G06T7/55 , H10K59/10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汽车电子部件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显示屏、遮阳板、车辆的三维视觉识别方法、车辆及介质,其中,包括:第一显示区域和第二显示区域,其中,每个显示区域均包括非像素区域和像素区域,且第一显示区域内像素区域之间的间隔小于第二显示区域内像素区域之间的间隔;第二显示区域的下方布置有红外摄像头,第二显示区域的非像素区域具有一个或多个孔,利用一个或多个孔增大红外摄像头的红外光的透过率,并在所有像素区域点亮后实现红外摄像头的位置隐藏。由此,解决了相关技术中硬件上无法提升摄像头布置空间,无法实现最大屏占比,用户体验感较差等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7762039A
公开(公告)日:2024-03-26
申请号:CN202311775413.2
申请日:2023-12-21
Applicant: 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5B17/0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车辆台架系统、车辆功能场景的模拟方法,其中,该系统包括:车辆模拟台架,包括多个模拟零部件,与主机连接,用于触发第一状态信号,并基于第一状态信号模拟实际车辆的零部件功能;控制外设,与主机连接,用于基于用户操作触发场景控制指令;主机,用于采集第一状态信号和场景控制指令,基于第一状态信号和场景控制指令实时渲染3D虚拟用车场景,将场景控制指令传输至控制器;控制器,与主机和车辆模拟台架网络连接,用于采集场景控制指令,基于场景控制指令驱动车辆模拟台架的目标零部件执行相应的动作。通过本发明实施例,解决了相关技术在实体车辆上验证车辆功能效率低的技术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5631670A
公开(公告)日:2023-01-20
申请号:CN202211340028.0
申请日:2022-10-29
Applicant: 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虚拟现实的车辆模拟体验装置、方法及存储介质,属于车辆模拟驾驶技术领域。包括:模拟台架,用于获取驾驶人员的操作信息;定位模块,包括捕捉单元及设置在所述模拟台架上的标志点,所述捕捉单元用于采集所述标志点的位置信息;动作捕捉模块,用于采集驾驶人员的动作信息;虚拟现实显示器,用于模拟车辆的行驶环境;其中,所述控制单元根据所述标志点的位置信息、驾驶人员的操作信息,以及驾驶人员的动作信息,生成交互数据,所述虚拟现实显示器根据所述交互数据生成虚拟影像,所述模拟台架根据所述交互数据反馈驾驶体感。本发明能够通过模拟台架和虚拟现实的结合即可为体验者带来视觉、听觉、嗅觉、触觉全感知的沉浸式体验。
-
公开(公告)号:CN112712043A
公开(公告)日:2021-04-27
申请号:CN202110004294.5
申请日:2021-01-04
Applicant: 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Inventor: 江涛
IPC: G06K9/00 , G05B19/04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的一种智能座舱图像处理系统,解决现有技术驾驶员监测和乘客区无法同时完成图像识别的问题,可以满足整车区域的监控。本系统通过监测驾驶员视线、疲劳程度、抽烟打电话等动作实时提醒驾驶员注意规范驾驶行为,保障驾驶安全。通过监测乘客区上车、抽烟、打电话等行为,实现上车问候、自动开窗、自动调低音量等功能;同时可实现车内图像数据直接从车载娱乐终端上传网络,可应用通讯软件实现视频通话,丰富车内通讯体验。
-
公开(公告)号:CN115396474A
公开(公告)日:2022-11-25
申请号:CN202211049978.8
申请日:2022-08-30
Applicant: 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IPC: H04L67/12 , H04L47/2475 , H04L67/131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车端虚拟现实数据传输系统及方法,该系统包括:虚拟现实显示设备,用于建立虚拟现实环境,以与用户进行交互;车载网关,用于进行车内控制器的网络数据转发;环境感知模块,用于采集并识别车外道路环境;车载终端,用于接收所述车载网关转发的网络数据,并在所述虚拟现实显示设备中进行同步显示,或者接收所述虚拟现实显示设备中的用户交互操作,以控制车端设备状态;所述车载终端与所述环境感知模块连接,以将所述车外道路环境输出至所述虚拟现实显示设备,建立对应的虚拟现实环境。
-
公开(公告)号:CN113237646B
公开(公告)日:2022-07-08
申请号:CN202110507405.4
申请日:2021-05-10
Applicant: 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1M13/00 , G01M17/00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隐藏感应式车门把手伸缩耐久的试验装置,包括:触碰供电机构,用于驱动电源开闭为触碰模拟机构供电或断电;触碰模拟机构,用于根据通电产生电磁感应模拟人手部感应,以及设置在隐藏感应式车门把手的感应部位上;伸缩到位感应机构,用于采集隐藏感应式车门把手的伸缩到位信号;控制器,用于接收隐藏感应式车门把手的伸缩到位信号、向触碰供电机构发送电源开闭指令和控制耐久性次数;触碰供电机构和伸缩到位感应机构分别与控制器电连接,触碰模拟机构与触碰供电机构电连接。本发明的隐藏感应式车门把手伸缩耐久的试验装置,能对汽车隐藏感应式车门把手系统及其零部件进行耐久性测试。
-
公开(公告)号:CN115179730B
公开(公告)日:2024-04-26
申请号:CN202210458888.8
申请日:2022-04-27
Applicant: 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多功能车用遮阳板及其车辆,包括遮阳板本体,所述遮阳板本体上设有镜面OLED显示屏;所述镜面OLED显示屏通过显示开关与显示驱动IC电连接,在息屏状态下,可作为化妆镜使用;在通电状态下,作为高清显示屏使用,由于放置的位置正好在用户视线上方一点,所以用户不用再低头看屏,可以舒适地躺在座椅上,视线正好上扬至显示屏位置,极大地优化了用户体验。
-
公开(公告)号:CN113237646A
公开(公告)日:2021-08-10
申请号:CN202110507405.4
申请日:2021-05-10
Applicant: 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1M13/00 , G01M17/00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隐藏感应式车门把手伸缩耐久的试验装置,包括:触碰供电机构,用于驱动电源开闭为触碰模拟机构供电或断电;触碰模拟机构,用于根据通电产生电磁感应模拟人手部感应,以及设置在隐藏感应式车门把手的感应部位上;伸缩到位感应机构,用于采集隐藏感应式车门把手的伸缩到位信号;控制器,用于接收隐藏感应式车门把手的伸缩到位信号、向触碰供电机构发送电源开闭指令和控制耐久性次数;触碰供电机构和伸缩到位感应机构分别与控制器电连接,触碰模拟机构与触碰供电机构电连接。本发明的隐藏感应式车门把手伸缩耐久的试验装置,能对汽车隐藏感应式车门把手系统及其零部件进行耐久性测试。
-
公开(公告)号:CN116542048A
公开(公告)日:2023-08-04
申请号:CN202310506218.3
申请日:2023-05-06
Applicant: 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6F30/20 , B60R16/023 , G06T19/00 , G06F111/1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虚拟现实的车辆功能模块调试方法、装置及系统,属于汽车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根据环境信息构建虚拟场景;根据车辆信息构建虚拟车辆;在虚拟场景中为虚拟功能模块配置多个功效参数,并将虚拟场景、虚拟车辆和功效参数发送至虚拟现实硬件平台;响应于参数选择指令,确定与虚拟场景对应的最优功效参数,并将虚拟场景与最优功效参数的对应关系保存至数据库;检测车辆的当前场景;确定与当前场景对应的虚拟场景,并从数据库调用对应的最优功效参数;控制车辆功能模块对最优功效参数进行展示。能够营造出接近真实场景的功能模块的显示效果,避免实体功能模块的繁琐制造步骤,减少了功能模块的开发的周期,减少开发投入。
-
公开(公告)号:CN115862472A
公开(公告)日:2023-03-28
申请号:CN202211511785.X
申请日:2022-11-29
Applicant: 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9F9/30 , B60J3/02 , H04N5/33 , H04N23/20 , H04N25/20 , H04N13/268 , H04N13/128 , G09F9/33 , G06V10/14 , G06T7/55 , H10K59/10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汽车电子部件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显示屏、遮阳板、车辆的三维视觉识别方法、车辆及介质,其中,包括:第一显示区域和第二显示区域,其中,每个显示区域均包括非像素区域和像素区域,且第一显示区域内像素区域之间的间隔小于第二显示区域内像素区域之间的间隔;第二显示区域的下方布置有红外摄像头,第二显示区域的非像素区域具有一个或多个孔,利用一个或多个孔增大红外摄像头的红外光的透过率,并在所有像素区域点亮后实现红外摄像头的位置隐藏。由此,解决了相关技术中硬件上无法提升摄像头布置空间,无法实现最大屏占比,用户体验感较差等问题。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