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相干光OFDM系统中结合DF算法和LCSC算法的相位噪声补偿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278039A

    公开(公告)日:2019-09-24

    申请号:CN201910535752.0

    申请日:2019-06-2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相干光OFDM系统中结合DF算法和LCSC算法的相位噪声补偿方法,属于光通信技术领域。在该方法中,首先在发送端运用线性组合自消除算法来编码子载波信息,然后在接收端运用线性组合自消除算法来解码而获得解调信息和ICI相关信息。然后利用导频信息,再通过改进的判决反馈算法获得最终补偿信号。仿真分析表明,该方法构造的LCSC-DF算法的相位噪声补偿性能要优于DF算法,且在相位噪声线宽较大时,性能随信噪比增加趋近于SC-DF算法性能,且子载波利用率较SC-DF算法高,有效提高系统的性能。

    光OFDM系统中一种联合改进的低复杂度PTS峰均比抑制方案

    公开(公告)号:CN109889466A

    公开(公告)日:2019-06-14

    申请号:CN201910258621.2

    申请日:2019-04-0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光OFDM系统的峰均比抑制方案,特别涉及一种联合改进的低复杂度TS-PTS-Clipping峰均比抑制方案。该方案主要通过部分传输序列技术和Clipping技术联合改进来实现对高峰均比的抑制。在该方案中,首先将初始的输入信号进行d级IFFT变换,再进行子块的划分,然后对分块后的信号进行剩下的n-d级IFFT变换。仿真分析表明,本发明有较好的峰均比抑制性能,还降低了计算复杂度。同时本发明也是一种兼顾系统误码率和峰均比抑制性能的方案,该方案可满足对光OFDM系统高峰均比的抑制,进而说明本发明的有效性和创新性。

    一种基于Hoey序列的围长为8的QC-LDPC码构造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802689A

    公开(公告)日:2019-05-24

    申请号:CN201910189844.8

    申请日:2019-03-1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Hoey序列的围长为8的QC-LDPC码构造方法。该方法针对QC-LDPC码编码复杂度较高和码字间最小距离不够大而导致纠错性能下降的问题,充分利用Hoey序列的特殊性质,构造QC-LDPC码的校验矩阵时以避免短环的产生。其方法过程为:首先构造QC-LDPC码的基矩阵Hb,将其分为上下两个矩阵,上半部分矩阵H1根据Hoey序列H(n)的特殊性质构造,下半部分H2根据围长为8条件构造,避免了校验矩阵出现4、6环;再将基矩阵Hb中元素用单位矩阵和循环置换矩阵进行扩展,最终得到其校验矩阵H。仿真表明,在相同条件下,所构造的QC-LDPC码与同码长码率的其他三种QC-LDPC码型相比,其纠错性能更为优越。

    一种改进的LDPC码和积译码方案

    公开(公告)号:CN108574492A

    公开(公告)日:2018-09-25

    申请号:CN201810415350.2

    申请日:2018-05-0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改进的LDPC码和积译码方案。该发明为进一步提升LDPC码译码算法的纠错性能同时减少译码所需平均迭代次数,通过降低变量节点间的相关性提出一种LDPC码改进的和积译码算法。该发明进行两方面优化设计:一是采用变量节点似然比信息减去信道对数似然比信息的差值作为校验节点的输入,二是引入“改变检验节点更新过程可影响误码率性能”的思想,根据节点存在的状态动态调整校验节点的更新。仿真结果表明:在误码率为10-6时,该改进译码算法比原译码算法提升约0.4dB的净编码增益。信噪比为5dB、5.5dB和6dB情况下,该改进的和积译码算法比原经典和积译码算法所需平均迭代次数均有明显下降,译码效率更好。

    相干光OFDM系统中一种时域容积卡尔曼相位噪声补偿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687912B

    公开(公告)日:2021-09-14

    申请号:CN201910059644.0

    申请日:2019-01-2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CO‑OFDM系统的相位噪声补偿方案,特别涉及一种新颖时域容积卡尔曼相位噪声补偿算法方案。在该方案中,首先利用导频信息,通过扩展卡尔曼和线性插值算法补偿CPE相位噪声,对相位噪声一阶补偿后的信号进行预判决,然后将预判决后的信号在时域进行次符号处理。结合次符号处理后的时域信号,在时域对判决后的数据进行容积卡尔曼相位噪声补偿算法实现ICI相位噪声的精细补偿。对精细补偿后的数据进行迭代运算,从而提高其补偿效果。仿真分析表明,在相位噪声线宽较大时,本专利的新颖时域容积卡尔曼算法能有效增强对ICI相位噪声的补偿效果,改善CO‑OFDM系统对激光器线宽的容忍度,提高系统的性能。

    一种利用EETS与Zig-Zag的低错误平层QC-LDPC码构造方案

    公开(公告)号:CN108566212A

    公开(公告)日:2018-09-21

    申请号:CN201810414881.X

    申请日:2018-05-0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利用EETS与Zig-Zag的低错误平层QC-LDPC码构造方案。该方案的基本矩阵由PEG与EETS算法搜索构造,目的是减少基本矩阵中小基本陷阱集。然后将利用Zig-Zag结构的移位矩阵对基本矩阵循环扩展,以此得到校验矩阵。该构造方案的码率可灵活选择且计算复杂度低。仿真结果表明,在误码率为10-6时,所构造的码率为0.5的PTZZ-QC-LDPC(3024,1512)码与同码率码长的三种LDPC码型相比,净编码增益都有一定提升。此外,PTZZ-QC-LDPC(3024,1512)码在信噪比2.2dB以后并未出现明显的错误平层。因而该方案能满足通信系统中低错误平层的要求。

    一种相干光OFDM系统中结合DF算法和LCSC算法的相位噪声补偿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278039B

    公开(公告)日:2021-12-14

    申请号:CN201910535752.0

    申请日:2019-06-2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相干光OFDM系统中结合DF算法和LCSC算法的相位噪声补偿方法,属于光通信技术领域。在该方法中,首先在发送端运用线性组合自消除算法来编码子载波信息,然后在接收端运用线性组合自消除算法来解码而获得解调信息和ICI相关信息。然后利用导频信息,再通过改进的判决反馈算法获得最终补偿信号。仿真分析表明,该方法构造的LCSC‑DF算法的相位噪声补偿性能要优于DF算法,且在相位噪声线宽较大时,性能随信噪比增加趋近于SC‑DF算法性能,且子载波利用率较SC‑DF算法高,有效提高系统的性能。

    光OFDM系统中一种联合改进的LC-SLM峰均比抑制方案

    公开(公告)号:CN107707503A

    公开(公告)日:2018-02-16

    申请号:CN201711099466.1

    申请日:2017-11-0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光OFDM系统的峰均比抑制方案,特别涉及一种联合改进的LC-SLM峰均比抑制方案。该方案主要通过基于选择性映射技术和Clipping技术联合改进来实现对高峰均比的抑制。在低复杂度方案中,光OFDM信号的实部和虚部被分开处理生成更多的备选信号,再结合Clipping技术把信号限定在门限值范围内,最后再选择峰均比最小的一路信号从而得到最优的峰均比抑制性能。仿真分析表明,本发明可有效降低传统SLM方案的计算复杂度,同时还兼具较优的峰均比抑制性能。同时本发明也是一种兼顾系统误码率和峰均比抑制性能的方案,该方案可满足对光OFDM系统高峰均比的抑制,进而说明本发明的有效性和创新性。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