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9756232A
公开(公告)日:2019-05-14
申请号:CN201910020988.0
申请日:2019-01-09
Applicant: 重庆邮电大学
IPC: H03M13/1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Fibonacci-Lucas数列构造大围长规则QC-LDPC码的方法。该方法利用Fibonacci-Lucas数列的特殊性质和结构构造移位矩阵,进而通过扩展得到校验矩阵,所构造的码型不仅码长码率可以灵活变化且其校验矩阵的围长至少为8。仿真结果表明:当误码率为10-6时,所构造码率为0.5的FL-QC-LDPC(3138,1569)码相对于DY-QC-LDPC(3138,1569)码、F-QC-LDPC(3138,1569)码和LOS-QC-LDPC(3128,1564)码分别能改善约0.23dB、0.25dB和0.4dB的净编码增益,具有较好的纠错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09274433A
公开(公告)日:2019-01-25
申请号:CN201811289505.9
申请日:2018-10-31
Applicant: 重庆邮电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CO-OFDM系统中相位噪声补偿方案,特别涉及两种联合改进的ZF-A conversion SC与ZF-A conjugate SC相位噪声补偿方案。该方案通过融合ZF算法和SC算法来实现对CO-OFDM系统中相位噪声的补偿。该方案在发送端利用SC算法将发送的信息调制到两个相邻子载波上,将导频子载波插入到信息子载波中,再在接收端提取导频子载波,利用ZF算法估计出CPE,对信息子载波进行粗补偿,将两个相邻子载波上信息符号带入SC算法,得到解调后的信息符号。仿真分析表明,本发明可有效降低传统ZF算法的误码率,同时还具有去除部分加性高斯白噪声的特点,进而说明本发明的有效性和创新性。
-
公开(公告)号:CN109802689A
公开(公告)日:2019-05-24
申请号:CN201910189844.8
申请日:2019-03-13
Applicant: 重庆邮电大学
IPC: H03M13/1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Hoey序列的围长为8的QC-LDPC码构造方法。该方法针对QC-LDPC码编码复杂度较高和码字间最小距离不够大而导致纠错性能下降的问题,充分利用Hoey序列的特殊性质,构造QC-LDPC码的校验矩阵时以避免短环的产生。其方法过程为:首先构造QC-LDPC码的基矩阵Hb,将其分为上下两个矩阵,上半部分矩阵H1根据Hoey序列H(n)的特殊性质构造,下半部分H2根据围长为8条件构造,避免了校验矩阵出现4、6环;再将基矩阵Hb中元素用单位矩阵和循环置换矩阵进行扩展,最终得到其校验矩阵H。仿真表明,在相同条件下,所构造的QC-LDPC码与同码长码率的其他三种QC-LDPC码型相比,其纠错性能更为优越。
-
公开(公告)号:CN109462406A
公开(公告)日:2019-03-12
申请号:CN201811414189.3
申请日:2018-11-26
Applicant: 重庆邮电大学
IPC: H03M13/1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等差数列构造可快速编码QC-LDPC码型的方法。该方法利用特殊等差算法,再结合CPM行列循环移位和修饰技术得到待扩展的基矩阵。该方法所构造的QC-LDPC码的校验矩阵围长为8,且其具有可快速编码的特点。仿真结果表明:当误码率为10-6时,所构造码率为0.5的AP-QC-LDPC(3110,1555)码相对于LCW-QC-LDPC(3110,1555)码、mackey(3110,1555)码、GCD-QC-LDPC(3110,1555)码和M-QC-LDPC(3200,1600)码分别能改善约0.35dB、0.54dB、0.65dB和0.72dB的净编码增益,纠错性能较好。
-
公开(公告)号:CN109756233A
公开(公告)日:2019-05-14
申请号:CN201910020989.5
申请日:2019-01-09
Applicant: 重庆邮电大学
IPC: H03M13/1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围长约束与EMD的低错误平层LDPC码构造方法,该方法针对LDPC码在高信噪比区域易出现错误平层现象,利用围长约束和EMD提升环的连通性,降低陷阱集出现的概率,最终达到降低错误平层的目的。其方法过程为:首先以PEG算法为基础,通过围长约束并设定变量节点EMD阈值逐列构造得到初始矩阵,然后新增一个校验节点,进一步提升环的连通性得到最终的校验矩阵。仿真结果表明,所构造的码率为0.5的PGAE-LDPC(3024,1512)码与同码长码率的两种LDPC码型相比,其纠错性能更为优越,且该码型在信噪比2.2dB以后并未出现明显的错误平层。因而该方案能满足通信系统中低错误平层的要求。
-
公开(公告)号:CN108924076A
公开(公告)日:2018-11-30
申请号:CN201810823820.9
申请日:2018-07-25
Applicant: 重庆邮电大学
IPC: H04L27/2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CO-OFDM系统的峰均比抑制方案,特别涉及一种联合改进的TS-PSO-PTS峰均比抑制方案。该方案主要通过基于粒子群算法和PTS技术联合改进来实现对高峰均比的抑制。在该方案中,首先将初始的输入信号进行d级IFFT变换,然后对信号进行子块的划分,再结合粒子群算法来搜索PTS算法中的匹配相位因子,最后再选择峰均比最小的一路信号从而得到最优的峰均比抑制性能。仿真分析表明,本发明可有效降低传统PTS方案的计算复杂度,同时还兼具较优的峰均比抑制性能。同时本发明也是一种兼顾系统误码率和峰均比抑制性能的方案,该方案可满足对CO-OFDM系统高峰均比的抑制,进而说明本发明的有效性和创新性。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