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板料热冲压成形的定位支撑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2601252B

    公开(公告)日:2015-03-04

    申请号:CN201210061220.6

    申请日:2012-03-0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板料热冲压成形的定位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水平设置的底板、竖向安装于底板中部伸缩弹簧、套设在伸缩弹簧外部的导向套筒和支撑在弹簧上方的支撑块;所述底板两侧设置有长条形的安装孔;所述导向套筒包括上套筒和下套筒,上套筒上端固定在支撑块下表面,下套筒下端固定在底板上表面,上套筒下端和下套筒上端相互可滑动地套接在一起;所述支撑块上表面具有向上凸起的用于定位板料的支撑形坎,支撑形坎上表面截面为上凸的圆弧形且采用锰钢合金材料制成。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新型的用于板料热冲压成形的定位支撑装置,可以有效减小板料在热冲压成形过程的热量损失,提高板料的定位精度。进而保证了加工精度,提高产品质量。

    一种用于板料热冲压成形的定位支撑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2601252A

    公开(公告)日:2012-07-25

    申请号:CN201210061220.6

    申请日:2012-03-0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板料热冲压成形的定位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水平设置的底板、竖向安装于底板中部伸缩弹簧、套设在伸缩弹簧外部的导向套筒和支撑在弹簧上方的支撑块;所述底板两侧设置有长条形的安装孔;所述导向套筒包括上套筒和下套筒,上套筒上端固定在支撑块下表面,下套筒下端固定在底板上表面,上套筒下端和下套筒上端相互可滑动地套接在一起;所述支撑块上表面具有向上凸起的用于定位板料的支撑形坎,支撑形坎上表面截面为上凸的圆弧形且采用锰钢合金材料制成。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新型的用于板料热冲压成形的定位支撑装置,可以有效减小板料在热冲压成形过程的热量损失,提高板料的定位精度。进而保证了加工精度,提高产品质量。

    一种减小正向渐进成形加工回弹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601202B

    公开(公告)日:2014-01-15

    申请号:CN201210061217.4

    申请日:2012-03-0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汽车覆盖件的减小正向渐进成形加工回弹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根据制件制作标准三维模型,导出工具头加工轨迹并进行数值模拟加工;(2)根据模拟加工结果和实际制件比较,测出制件加工成形后的回弹量;(3)根据所测得的回弹量,对制件的三维模型进行修正,得到修正后的工具头加工轨迹;(4)采用修正后的加工轨迹进行实际加工,实际加工时,采用软膜支撑,利用软膜的弹性采用修正后的加工轨迹来加工制件,即可控制、补偿渐进成形加工产生的回弹。本方法能够最大程度地减小制件回弹对加工的影响,提高产品加工精度,同时还具备实施方便,实施成本低廉的优点。

    一种减小正向渐进成形加工回弹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601202A

    公开(公告)日:2012-07-25

    申请号:CN201210061217.4

    申请日:2012-03-0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汽车覆盖件的减小正向渐进成形加工回弹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根据制件制作标准三维模型,导出工具头加工轨迹并进行数值模拟加工;(2)根据模拟加工结果和实际制件比较,测出制件加工成形后的回弹量;(3)根据所测得的回弹量,对制件的三维模型进行修正,得到修正后的工具头加工轨迹;(4)采用修正后的加工轨迹进行实际加工,实际加工时,采用软膜支撑,利用软膜的弹性采用修正后的加工轨迹来加工制件,即可控制、补偿渐进成形加工产生的回弹。本方法能够最大程度地减小制件回弹对加工的影响,提高产品加工精度,同时还具备实施方便,实施成本低廉的优点。

    一种车载蓝牙电话的分类控制方法、系统、车辆及介质

    公开(公告)号:CN118612694A

    公开(公告)日:2024-09-06

    申请号:CN202410786079.9

    申请日:2024-06-18

    Inventor: 张旭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车载蓝牙电话的分类控制方法、系统、车辆及介质,车载蓝牙电话的分类控制方法包括:获取车辆对应的号码信息,其中,所述号码信息为对方终端向我方终端进行通话请求的信息,所述我方终端为与所述车辆进行蓝牙连接的终端;根据所述号码信息进行通话事件的类型判断,当所述号码信息满足初始判断条件时,若所述号码信息与预设的虚拟电话数据相匹配,则所述通话事件的类型为非电话事件,若所述号码信息与预设的虚拟电话数据不匹配,则所述通话事件的类型为电话事件;若所述通话事件的类型为非电话事件,则对所述通话请求进行拦截,若所述通话事件的类型为电话事件,则对所述通话请求进行通过。本申请能够更加充分地对电话事件与非电话事件进行识别,提高了网路电话类型识别的准确性,进而提升了用户体验。

    一种渐进成型加工压紧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02129378U

    公开(公告)日:2012-02-01

    申请号:CN201120244758.1

    申请日:2011-07-1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渐进成型加工压紧装置,包括一个沿水平方向固定在基座上的一个托板,托板上靠近边沿处设置有一圈围成矩形的螺栓孔,还包括两块形状相同的第一条形压料板和四块形状相同的第二条形压料板,还包括两块形状相同的第三条形压料板,所述第一条形压料板、第二条形压料板和第三条形压料板均顺向设置有一排螺栓孔。本实用新型的压紧装置,可通过调整,对更大尺寸范围的金属板料实现压紧,具有使用更加灵活的优点。

    一种热模拟机用的板材拉伸夹持结构

    公开(公告)号:CN202330157U

    公开(公告)日:2012-07-11

    申请号:CN201120448870.7

    申请日:2011-11-14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热模拟机用的板材拉伸夹持结构,包括左右对称设置的两对夹持块,夹持块为面向试件一侧为小断面侧的梯形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每对夹持块中相对一侧的夹持面上设置有齿形的纹路,所述齿形的纹路设置的方向与板材试件被夹持后拉伸施力方向垂直。所述每对夹持块中竖向贯穿设置有销钉孔。本实用新型专门针对板形材料设计,能够实现对较大尺寸范围的金属板料实现夹持,具有结构简单,夹持可靠的优点,增加了热模拟机使用灵活性。

    余热还原高含水含铁固废的钢渣热焖提铁及建材化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265368B

    公开(公告)日:2025-03-14

    申请号:CN202411803602.0

    申请日:2024-12-1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固废资源利用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余热还原高含水含铁固废的钢渣热焖提铁及建材化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将铁尾矿矿浆或/和赤泥矿浆与碳粉按比例混合均匀得到混合矿浆;S2:将熔融钢渣倒入焖渣池;S3:将混合矿浆喷洒在熔融钢渣表面;S4:当混合矿浆的水分蒸干后,将钢渣破碎、翻渣,形成钢渣混合料;S5:重复S2~S4,直至钢渣混合料达到闷渣池额定容量,盖上闷渣池盖;S6:向闷渣池注水,进行焖渣;S7:将焖渣后的钢渣混合料粉碎后,提取金属铁粒;S8:将剩余物料球磨后,提取铁精粉;S9:剩余尾渣用作建材原料。实现了多源固废的协同处置以及熔融钢渣余热与矿浆废水的二次利用。

    基于分数阶时域统计矩的结构模态振型识别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378313A

    公开(公告)日:2025-01-28

    申请号:CN202411437158.5

    申请日:2024-10-12

    Applicant: 重庆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基于分数阶时域统计矩的结构模态振型识别方法,包括,本发明提供了基于分数阶时域统计矩的结构模态振型识别方法,以高层建筑结构为例,通过理论推导,数值模型分析,并结合实测响应数据进行对比,理论推导出任一分数阶统计矩与模态振型的关系,通过抗噪性分析、敏感性分析和稳定性分析选出了最优分数阶统计矩‑#imgabs0#基于#imgabs1#指标,通过数值模拟说明环境噪音和不同激励对识别一阶模态振型结果的影响较小,并与随机子空间方法进行对比,说明所提方法的准确性和高效率,本方法具有良好的抗噪性,不仅适用于高层建筑结构,同样适用于桥梁及其它建筑结构类型。

    一种用于轻型飞机发动机匹配设计的测试方法和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4516428B

    公开(公告)日:2024-06-14

    申请号:CN202210225838.5

    申请日:2022-03-07

    Applicant: 重庆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飞机发动机试验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用于轻型飞机发动机匹配设计的测试方法,包括:将组装后轻型飞机发动机及其螺旋桨和匹配部件整体固定于一发动机固定支架上;发动机固定支架与一转动平台固定连接,该转动平台能驱动发动机固定支架相对于转动平台左右转动;转动平台与一试验台架通过俯仰机构连接,俯仰机构能驱动所述转动平台相对于试验台架做俯仰运动;驱动运行中的轻型飞机发动机和匹配部件整体执行俯仰与偏航耦合运动,测试各个姿态下各匹配部件的性能数据。本发明还一同公开了用于实现该方法的测试装置,利用本发明无需将发动机与飞机结构结合,便可为发动机的匹配设计提供试验数据,确保发动机与飞机结构能够良好匹配。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