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2461490A
公开(公告)日:2021-03-09
申请号:CN202011286710.7
申请日:2020-11-17
Applicant: 重庆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风洞试验技术领域,具体的为一种大攻角桥梁断面模型风洞自由振动试验装置,包括刚性支架,刚性支架两端设有旋转弹簧悬架系统,旋转弹簧悬架系统包括用于调节桥梁断面模型风攻角的转动机构以及用于安装桥梁断面模型的悬挂机构,刚性支架上还设有驱动转动装置转动角度发生变化从而带动桥梁断面模型转动的驱动装置,通过本试验装置中的旋转弹簧悬架系统可有效保证桥梁断面模型的自由振动,提高了振动稳定性,驱动装置还能带动旋转弹簧悬架系统中的环形转盘转动,实现对桥梁断面模型风攻角的调节,能够实现快速、精确地调节风攻角,规避了传统的人工调节风攻角所带来的误差,使得试验结果更加精确。
-
公开(公告)号:CN114417615B
公开(公告)日:2024-07-02
申请号:CN202210067676.7
申请日:2022-01-20
Applicant: 重庆大学
IPC: G06F30/20 , G06F111/10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大攻角下典型钝体断面三维气动导纳的识别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根据格栅紊流场中各向同性紊流谱模型得到一波数的纵向紊流功率谱和竖向紊流功率谱以及二波数的纵向紊流功率谱和竖向紊流功率谱;步骤2:虑纵向和竖向脉动风对抖振力的贡献,建立大攻角下典型钝体断面的三维抖振力的一波数模型和两波数模型;步骤3:将等效导纳的纵向分量和竖向分量带入抖振力两波数模型,得到关于脉动风和抖振力的相干函数之间的关系式;步骤4:通过将三维两波数导纳表示为二维气动导纳和两波数展向修正项相乘的形式;步骤5:引入抖振力和脉动风的相干函数的经验模型,得到一波数展向修正项的纵向分量和竖向分量的闭合解。
-
公开(公告)号:CN110132529B
公开(公告)日:2024-04-05
申请号:CN201910436510.6
申请日:2019-05-23
Applicant: 重庆大学
IPC: G01M9/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模拟移动式下击暴流的物理装置,包括风洞流道,风洞流道内设有模拟试验区,模拟试验区的一侧侧面上设有模拟试验通孔,模拟试验通孔上安装设有模拟风口二维平面移动装置;模拟风口二维平面移动装置包括覆盖在模拟试验通孔上的软质遮挡带,软质遮挡带上设有模拟风口,且软质遮挡带的两端分别设有用于驱动其移动并使模拟风口在模拟试验通孔区域内做二维平面移动的模拟风口移动机构;模拟风口移动机构包括用于收放卷软质遮挡带的收放卷辊和用于驱动收放卷辊沿其轴向方向移动的轴向移动机构;还包括与模拟风口同步移动的下击暴流模拟器安装架和用于模拟下击暴流的下击暴流模拟器,能够模拟移动状态下的下击暴流。
-
公开(公告)号:CN110044572A
公开(公告)日:2019-07-23
申请号:CN201910436499.3
申请日:2019-05-23
Applicant: 重庆大学
IPC: G01M9/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龙卷风模拟器水平移动装置,包括风洞流道,风洞流道内设有模拟试验区,模拟试验区的一侧侧面上设有模拟试验通孔,模拟试验通孔上安装设有模拟风口二维平面移动装置;模拟风口二维平面移动装置包括覆盖在模拟试验通孔上的软质遮挡带,软质遮挡带上设有模拟风口,且软质遮挡带的两端分别设有用于驱动其移动并使模拟风口在模拟试验通孔区域内做二维平面移动的模拟风口移动机构;模拟风口移动机构包括用于收放卷软质遮挡带的收放卷辊和用于驱动收放卷辊沿其轴向方向移动的轴向移动机构;还包括与模拟风口同步移动的龙卷风模拟器安装架和用于模拟龙卷风的龙卷风模拟器,能够模拟移动状态下的龙卷风。
-
公开(公告)号:CN110006617B
公开(公告)日:2023-11-24
申请号:CN201910435798.5
申请日:2019-05-23
Applicant: 重庆大学
IPC: G01M9/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模拟移动式龙卷风和下击暴流的一体化风洞,包括风洞流道,风洞流道内设有模拟试验区,模拟试验区的一侧侧面上设有模拟试验通孔,模拟试验通孔上安装设有模拟风口二维平面移动装置;模拟风口二维平面移动装置包括覆盖在模拟试验通孔上的软质遮挡带,软质遮挡带上设有模拟风口,且软质遮挡带的两端分别设有用于驱动其移动并使模拟风口在模拟试验通孔区域内做二维平面移动的模拟风口移动机构;模拟风口移动机构包括用于收放卷软质遮挡带的收放卷辊和用于驱动收放卷辊沿其轴向方向移动的轴向移动机构;还包括与模拟风口同步移动的模拟器安装架,模拟器安装架上安
-
公开(公告)号:CN114417750A
公开(公告)日:2022-04-29
申请号:CN202210067662.5
申请日:2022-01-20
Applicant: 重庆大学
IPC: G06F30/28 , G06F17/11 , G06F113/08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主动‑被动混合试验技术的三维气动导纳识别方法,通过大量的风洞实验数据的基础上,基于Jakobsen函数模型,双指数函数模型的大跨桥梁结构抖振风荷载评估中,给出了非零攻角下的钝体断面三维气动导纳纵向分量的识别方法,并给出了其闭合解模型,能够精确地描述紊流纵向、竖向脉动分量对钝体断面三维气动导纳的影响,深入描述了紊流的三维效应,为实际工程中准确评估钝体断面的抖振荷载提供了理论基础;需要注意的是,本发明基于主动‑被动混合试验技术的三维气动导纳识别方法不仅限于大跨桥梁,对于其他钝体结构,如矩形高耸建筑等。
-
公开(公告)号:CN114417615A
公开(公告)日:2022-04-29
申请号:CN202210067676.7
申请日:2022-01-20
Applicant: 重庆大学
IPC: G06F30/20 , G06F111/10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大攻角下典型钝体断面三维气动导纳的识别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根据格栅紊流场中各向同性紊流谱模型得到一波数的纵向紊流功率谱和竖向紊流功率谱以及二波数的纵向紊流功率谱和竖向紊流功率谱;步骤2:虑纵向和竖向脉动风对抖振力的贡献,建立大攻角下典型钝体断面的三维抖振力的一波数模型和两波数模型;步骤3:将等效导纳的纵向分量和竖向分量带入抖振力两波数模型,得到关于脉动风和抖振力的相干函数之间的关系式;步骤4:通过将三维两波数导纳表示为二维气动导纳和两波数展向修正项相乘的形式;步骤5:引入抖振力和脉动风的相干函数的经验模型,得到一波数展向修正项的纵向分量和竖向分量的闭合解。
-
公开(公告)号:CN110006617A
公开(公告)日:2019-07-12
申请号:CN201910435798.5
申请日:2019-05-23
Applicant: 重庆大学
IPC: G01M9/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模拟移动式龙卷风和下击暴流的一体化风洞,包括风洞流道,风洞流道内设有模拟试验区,模拟试验区的一侧侧面上设有模拟试验通孔,模拟试验通孔上安装设有模拟风口二维平面移动装置;模拟风口二维平面移动装置包括覆盖在模拟试验通孔上的软质遮挡带,软质遮挡带上设有模拟风口,且软质遮挡带的两端分别设有用于驱动其移动并使模拟风口在模拟试验通孔区域内做二维平面移动的模拟风口移动机构;模拟风口移动机构包括用于收放卷软质遮挡带的收放卷辊和用于驱动收放卷辊沿其轴向方向移动的轴向移动机构;还包括与模拟风口同步移动的模拟器安装架,模拟器安装架上安装设有用于模拟龙卷风和下击暴流的二合一模拟器。
-
公开(公告)号:CN118013722B
公开(公告)日:2025-02-07
申请号:CN202410150703.6
申请日:2024-02-01
Applicant: 重庆大学
IPC: G06F30/20 , G01M9/06 , G01M5/00 , G06F30/13 , G06F119/14 , G06F113/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测力法的复杂线状细长结构抖振力相干函数识别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构建片条斗振升力功率谱数理模型和片条抖振升力相干函数数理模型;步骤二:根据格栅紊流场中各向同性紊流谱模型,得到紊流功率谱和紊流跨向相干函数;步骤三:通过测力天平,利用节段模型测力法得到线状细长结构特定节段长度下的节段抖振升力相干函数#imgabs0#和节段抖振升力谱#imgabs1#步骤四:建立作用在节段和片条上的升力相干函数间的转换关系,拟合整体升力相干函数实验数据,识别片条抖振升力相干函数模型中的拟合参数;步骤五:利用识别得到的拟合参数,结合节段抖振升力谱,计算节段上的联合接收函数,得到片条升力谱。
-
公开(公告)号:CN118013722A
公开(公告)日:2024-05-10
申请号:CN202410150703.6
申请日:2024-02-01
Applicant: 重庆大学
IPC: G06F30/20 , G01M9/06 , G01M5/00 , G06F30/13 , G06F119/14 , G06F113/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测力法的复杂线状细长结构抖振力相干函数识别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构建片条斗振升力功率谱数理模型和片条抖振升力相干函数数理模型;步骤二:根据格栅紊流场中各向同性紊流谱模型,得到紊流功率谱和紊流跨向相干函数;步骤三:通过测力天平,利用节段模型测力法得到线状细长结构特定节段长度下的节段抖振升力相干函数#imgabs0#和节段抖振升力谱#imgabs1#步骤四:建立作用在节段和片条上的升力相干函数间的转换关系,拟合整体升力相干函数实验数据,识别片条抖振升力相干函数模型中的拟合参数;步骤五:利用识别得到的拟合参数,结合节段抖振升力谱,计算节段上的联合接收函数,得到片条升力谱。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