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叶片极薄边缘机器人高精度磨抛轨迹规划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592520A

    公开(公告)日:2023-01-13

    申请号:CN202211394808.3

    申请日:2022-11-0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叶片极薄边缘机器人高精度磨抛轨迹规划方法,涉及智能制造领域,首先根据待加工叶片边缘各区域曲率差异极大且不同曲率半径各个区域上的加工余量分布极不均匀的特点,将待加工叶片边缘分为不同的待加工区域,充分考虑了叶片极薄边缘大曲率变化对磨抛效果的影响;并且还确定各个刀触点的法向量和切向量,在当前确定的刀触点的法向量与上次确定的刀触点的法向量的夹角大于预设角度时修改当前确定的刀触点的法向量使夹角小于预设角度,充分保持磨具与工件最佳的接触姿态已达到最佳的磨抛效果;最终根据材料去除率分别求解刀具在各待加工区域的刀触点的驻留时间并转化为刀具在刀触点的进给速度,实现对极薄叶片的边缘的高精度磨抛。

    一种三轴驱动的开式砂带磨头

    公开(公告)号:CN110834249A

    公开(公告)日:2020-02-25

    申请号:CN201911149506.8

    申请日:2019-11-21

    Applicant: 重庆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三轴驱动的开式砂带磨头,包括储带盘、接触轮和卷带盘,砂带在所述储带盘和所述卷带盘的带动下绕所述接触轮周向转动用于对零件进行磨削,同时所述储带盘、所述卷带盘、所述接触轮及所述砂带整体在外部主轴的驱动下绕自身径向转动。上述砂带在周向转动同时还合成了径向的转动,由此形成复合磨削运动,因此增加了开式砂带的磨削速度,提高了磨削效率,使得该三轴驱动的开式砂带磨头可以用于加工平面,另外,还实现了复杂的砂带磨粒运动,通过对加工参数的调控,可以调整磨削表面的形貌及其方向性,从而提高磨削表面服役性能。

    一种双轴驱动砂带磨头
    3.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0695819A

    公开(公告)日:2020-01-17

    申请号:CN201911150718.8

    申请日:2019-11-21

    Applicant: 重庆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双轴驱动砂带磨头,包括驱动轮和接触轮,砂带在所述驱动轮带动下绕所述接触轮周向转动对零件进行磨削;同时所述驱动轮、所述接触轮及所述砂带整体在外部主轴的驱动下绕自身径向转动。上述砂带在周向转动同时还合成了径向的转动,由此形成复合磨削运动,可以磨削出更好表面完整性的工件,进一步提高磨削速度,同时也可以增大砂带的磨削深度,从而提高砂带磨削的效率;另外上述运动实现了复杂的砂带磨粒运动,由于砂带在自身周向转动的同时也有旋转运动,使得加工过程中可能会产生不同于现有的加工纹路,这也为探索新的砂带磨削纹理提供了新的思路。

    一种叶片极薄边缘机器人高精度磨抛轨迹规划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592520B

    公开(公告)日:2024-08-06

    申请号:CN202211394808.3

    申请日:2022-11-07

    Applicant: 重庆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叶片极薄边缘机器人高精度磨抛轨迹规划方法,涉及智能制造领域,首先根据待加工叶片边缘各区域曲率差异极大且不同曲率半径各个区域上的加工余量分布极不均匀的特点,将待加工叶片边缘分为不同的待加工区域,充分考虑了叶片极薄边缘大曲率变化对磨抛效果的影响;并且还确定各个刀触点的法向量和切向量,在当前确定的刀触点的法向量与上次确定的刀触点的法向量的夹角大于预设角度时修改当前确定的刀触点的法向量使夹角小于预设角度,充分保持磨具与工件最佳的接触姿态已达到最佳的磨抛效果;最终根据材料去除率分别求解刀具在各待加工区域的刀触点的驻留时间并转化为刀具在刀触点的进给速度,实现对极薄叶片的边缘的高精度磨抛。

    一种自动磨削分区加工力控方法
    5.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4178990A

    公开(公告)日:2022-03-15

    申请号:CN202111509797.4

    申请日:2021-12-10

    Applicant: 重庆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自动磨削分区加工力控方法,获取工件各个位置的磨削余量,磨削余量不同因而施加的法向磨削力也不相同,根据磨削余量确定法向磨削力;对整个工件生成磨削路径,并设定磨削力偏差阈值;将整个磨削路径划分为若干个独立加工的磨削区域,保证同一磨削区域内的法向磨削力的偏差范围在磨削力偏差阈值之内,也即在对工件磨削加工时,同一磨削区域施加的法向磨削力偏差很小;按照生成的磨削路径进行磨削加工;该方法避免了由于闭环响应周期问题导致磨头未在理论刀位点上执行力控调节,从而产生过磨、欠磨现象,提升复杂曲面工件的磨削加工精度。本发明利用阻抗控制模型控制机器人施加的法向磨削力的大小,从而进一步提升磨削加工精度。

    一种自动磨削分区加工力控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178990B

    公开(公告)日:2022-09-09

    申请号:CN202111509797.4

    申请日:2021-12-10

    Applicant: 重庆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自动磨削分区加工力控方法,获取工件各个位置的磨削余量,磨削余量不同因而施加的法向磨削力也不相同,根据磨削余量确定法向磨削力;对整个工件生成磨削路径,并设定磨削力偏差阈值;将整个磨削路径划分为若干个独立加工的磨削区域,保证同一磨削区域内的法向磨削力的偏差范围在磨削力偏差阈值之内,也即在对工件磨削加工时,同一磨削区域施加的法向磨削力偏差很小;按照生成的磨削路径进行磨削加工;该方法避免了由于闭环响应周期问题导致磨头未在理论刀位点上执行力控调节,从而产生过磨、欠磨现象,提升复杂曲面工件的磨削加工精度。本发明利用阻抗控制模型控制机器人施加的法向磨削力的大小,从而进一步提升磨削加工精度。

    一种用于薄壁零件表面加工的无变形砂带磨头

    公开(公告)号:CN110834250A

    公开(公告)日:2020-02-25

    申请号:CN201911149491.5

    申请日:2019-11-21

    Applicant: 重庆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薄壁零件表面加工的无变形砂带磨头,包括两接触轮,两所述接触轮之间的间距可调,使用时待加工件夹持于两所述接触轮之间;同时,两所述接触轮由主动轮和过渡轮驱动,两者均设置于支撑板上,所述主动轮通过其外侧砂带依次带动一所述接触轮、所述过渡轮和另一所述接触轮转动。使用时,通过对两接触轮之间的间距进行调节以适应不同厚度或宽度的待加工件,再通过两接触轮的相对设置,从而对待加工件提供稳定的磨削力平衡的磨削运动,进而实现工件磨削的不变形。上述无变形砂带磨头在确保工件加工精度要求的情况下减少了工件的变形,从而提高了加工效率,降低了管理和生产成本,更适用于薄壁类零件的磨削加工。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