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6099518A
公开(公告)日:2023-05-12
申请号:CN202310159987.0
申请日:2023-02-24
Applicant: 重庆大学建筑规划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 重庆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双酚A分子印迹零价铁聚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该聚合物为双酚A分子印迹聚合物负载有零价铁。该制备方法包括步骤1、合成双酚A分子印迹聚合物;步骤2、合成双酚A分子印迹负载零价铁聚合物。其应用是去除水中双酚A,将双酚A分子印迹零价铁聚合物与过硫酸盐一起投放到含双酚A水中。本发明的技术效果是:具有分子印迹技术良好的选择性,对双酚A具有识别能力,并且能够高效的活化过硫酸盐产生自由基从而实现对双酚A的降解。该聚合物具有降解快、去除率高、特异性强、适用水质范围广、稳定性好、使用方便等优点,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10436717B
公开(公告)日:2024-02-27
申请号:CN201910839826.X
申请日:2019-09-06
Applicant: 重庆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脉冲配水和模块化人工湿地的污水处理系统,包括依次顺序设置的预处理单元、进水单元、人工湿地单元。进水单元为脉冲式配水装置,自动调节人工湿地进水流量、控制进水周期;人工湿地单元包含一个或多个人工湿地模块和集水池,采用间隙式运行方式,通过脉冲式配水箱周期性向人工湿地单元布水,排水期空气随着湿地内水位下降进入基质层,形成好氧基质环境,污水中污染物在湿地中进行微生物、基质和植物综合降解,提高污水C、N去除效率的同时,实现磷的长期高效去除。本发明可以成套模块化设计及安装,低能耗、低成本、占地小,基本无日常管理,可解决农村污水因排放分散、水量少、水质差且难以低成本达标处理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3578253A
公开(公告)日:2021-11-02
申请号:CN202110604556.1
申请日:2021-05-31
Applicant: 重庆大学
IPC: B01J20/10 , B01J20/28 , B01J20/30 , C02F1/28 , C02F101/30 , C02F101/36 , C02F101/3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空心玻璃微珠的自上浮吸附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自上浮吸附剂包括硅烷偶联剂和空心玻璃微珠以及硅烷偶联剂上的衣康酸接枝物,所述自上浮吸附剂对阳离子染料有吸附作用,可应用于水处理行业。所述制备方法包括:用0.5~1mol/L的氢氧化钠溶液对空心玻璃微珠进行预处理,在70℃~90℃恒温水浴中,用足够的硅烷偶联剂KH550覆盖小球表面创造更多可修饰位点。再用总反应体系质量的1%~5%的过硫酸钾活化处理后,加入总质量5%~25%衣康酸,在40~60℃水浴加热条件下处理,洗涤干燥后得到的改性空心玻璃微珠与阳离子染料结合能力增加,从而达到较大的吸附容量。仅仅通过两步水热法在80℃即可制备具有多功能的自上浮吸附剂,同时不会产生其他污染物。
-
公开(公告)号:CN110526407B
公开(公告)日:2021-09-28
申请号:CN201910839827.4
申请日:2019-09-06
Applicant: 重庆大学
IPC: C02F3/32
Abstract: 本发明保护一种脉冲式配水装置,包括配水箱和管式自动进出水器。管式自动进出水器包括进水管、软管、出水管和挡水结构。出水管设于配水箱底部,开孔穿出;进水管通过软管与出水管,重力小于或等于其所受的浮力。挡水结构设置在进水管中,可随进水管位置变化而开闭。在一个存水期内,进水管随箱内液面上升而上浮,当上浮至最高高度,挡水结构闭合,液面高过进水管的前端管口,流入进水管进行短暂存水,使得进水管自重增加而开始下沉,挡水结构开启,当进水管下沉至配水箱底部,液面低于进水管的管口,完成一个排水期,如此循环,形成脉冲式配水。本发明结构简单,效率高,性能稳定,可实现水力自动调节,调节人工湿地进水流量、控制进水周期。
-
公开(公告)号:CN108796560B
公开(公告)日:2020-08-25
申请号:CN201810716265.X
申请日:2018-07-03
Applicant: 重庆大学
IPC: C25D3/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活性炭负载纳米零价铁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包含如下步骤:步骤一,采用膜片辊压法制备活性炭电极片;步骤二,制备电沉积液;步骤三,将步骤二得到的电沉积液置于恒温水浴状态下,以步骤一的活性炭电极片为阴极,以纯铁片为阳极,外加恒定电流密度的直流电进行电沉积反应,过程中持续通入氮气;步骤四,电沉积完成后,取出活性炭电极片,采用超纯水冲洗,然后超声振荡,再采用超纯水和乙醇交替冲洗,真空干燥后得到活性炭负载纳米零价铁复合材料。其基于电沉积法制备活性炭负载纳米复合材料,设备简单,操作便捷,反应温度低,时间短,成本低,制得的活性炭负载纳米复合材料分散性好、比表面积大、负载量可控。
-
公开(公告)号:CN107759731A
公开(公告)日:2018-03-06
申请号:CN201711105033.2
申请日:2017-11-10
Applicant: 重庆大学
IPC: C08F220/56 , C08F212/14 , C02F1/5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8F220/56 , C02F1/56 , C08F212/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阴离子模板絮凝剂TPAS的制备方法,以超声波为引发方式,以丙烯酰胺、苯乙烯磺酸钠为主要原料,以聚丙烯氯化铵PAAC为模板剂,通过配制成水溶液,用氢氧化钠或盐酸调节pH值,充入足量氮气,置于超声波反应器中引发聚合反应,反应完成后,置于水浴锅中熟化处理,再取出合成得到的聚合物,用酒精清洗后,烘干并磨粉,即得到所述的阴离子模板絮凝剂TPAS。本发明工艺流程简单,反应周期短,对仪器设备无损害,安全环保无有毒副产物,成本低廉,产品性能优良,对处理赤铁矿废水具有良好的絮凝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04374329B
公开(公告)日:2017-11-14
申请号:CN201410712237.2
申请日:2014-12-02
Applicant: 重庆大学
IPC: G01B11/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河流淤泥探测装置,它包括有淤泥探头(1)、抽水管(2)、计量水泵(3)和光电检测器(4),计量水泵(3)安装在抽水管(2)上,抽水管(2)进水口连通淤泥探头(1)上部,抽水管(1)出水端连接光电检测器(4),淤泥探头(1)包括探头筒体(11)、电磁阀(12)和清水管(13),电磁阀(12)设在探头筒体(11)下底面,清水管(13)设在探头筒体(11)底部的侧壁上,清水管(13)开口上浮至少5米,探头筒体(11)底面安装有控制电磁阀关闭的触碰开关(14)。本发明的技术效果是:能准确测量淤泥厚度,对淤泥扰动小,无放射性危害,使用安全,结构简单,易于操作测量。
-
公开(公告)号:CN103157304B
公开(公告)日:2015-05-20
申请号:CN201310129059.6
申请日:2013-04-15
Applicant: 重庆大学
IPC: B01D21/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同向流斜板沉淀装置,包括同心的内圆筒和外圆筒,在内、外圆筒之间围成的区域的中上段位置设斜板沉淀区和集水区,所述斜板沉淀区内均匀布置有一圈斜板,斜板固定在集水区的外壁和外圆筒的内壁上;在集水区的外壁上对应相邻两斜板的末端之间的位置设有小孔或环形槽,连通斜板沉淀区和集水区,斜板倾斜角度为30~45°。为了使泥水更好的分离,在两斜板之间设置一定倾斜角度的封闭或半封闭的挡板。本发明的同向流斜板沉淀在圆筒内发生,同向流沉淀的集水装置构造简单,集水装置不占有效的沉淀空间,有效沉淀面积大,表面负荷高,配集水均匀,无死水区,泥水分离效果好,沉淀效果好,污泥浓缩效果好,安装方便等。
-
公开(公告)号:CN104445831A
公开(公告)日:2015-03-25
申请号:CN201410786169.4
申请日:2014-12-18
Applicant: 重庆大学
IPC: C02F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户用式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回用一体化系统,它包括水解酸化池(1)、沉淀池(2)、生态滤池(3)和集水池(4),水解酸化池(1)前端上部安装有黑水收集管(5),水解酸化池(1)的后端通过水解酸化池出水管(8)连通沉淀池(2),沉淀池(2)侧壁上装有灰水收集管(6),沉淀池(2)通过生态滤池布水管(7)连通生态滤池(3),生态滤池布水管(7)的分布式出水口埋入生态滤池(3)的沙土层中,且位于生态滤池(3)前段的粗砾石填料(12)上方,生态滤池(3)后段通过池壁上的通孔与集水池(4)连通。本发明的技术效果,对农村单个住户实现了污水收集处理,经处理后的水储存在集水池内能回收利用。
-
公开(公告)号:CN104374329A
公开(公告)日:2015-02-25
申请号:CN201410712237.2
申请日:2014-12-02
Applicant: 重庆大学
IPC: G01B11/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河流淤泥探测装置,它包括有淤泥探头(1)、抽水管(2)、计量水泵(3)和光电检测器(4),计量水泵(3)安装在抽水管(2)上,抽水管(2)进水口连通淤泥探头(1)上部,抽水管(1)出水端连接光电检测器(4),淤泥探头(1)包括探头筒体(11)、电磁阀(12)和清水管(13),电磁阀(12)设在探头筒体(11)下底面,清水管(13)设在探头筒体(11)底部的侧壁上,清水管(13)开口上浮至少5米,探头筒体(11)底面安装有控制电磁阀关闭的触碰开关(14)。本发明的技术效果是:能准确测量淤泥厚度,对淤泥扰动小,无放射性危害,使用安全,结构简单,易于操作测量。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