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3972649A
公开(公告)日:2022-01-25
申请号:CN202111259634.5
申请日:2021-10-28
Applicant: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杭州供电公司 , 重庆大学
Inventor: 黄天恩 , 吴振杰 , 王源涛 , 唐剑 , 周志全 , 李祥 , 莫雅俊 , 牛涛 , 张超 , 李凡 , 廖培 , 薛霖 , 李成达 , 陈嘉宁 , 苏熀兴 , 夏衍 , 董航 , 周依希 , 孙思聪 , 张洁 , 徐双蝶 , 许鹏 , 王艳 , 祝文澜 , 向新宇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考虑子系统恢复时间的停电电网分区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S1、采用谱聚类算法对黑启动子系统进行划分,建立分区模型;步骤S2、以恢复时间为分区模型的目标函数;建立考虑子系统恢复时间的分区优化模型;步骤S3、运用决策表对恢复时间较长的分区中的机组进行筛选,调整筛选出的机组集合得到优化后的分区。方案通过对电力子系统进行分区,对分区模型进行优化,以子系统恢复时间最短为目标,同时还考虑多个子系统恢复时间差距最小,保证各个子系统分区规模相近,缩短整个电力系统的恢复时间,提高电力系统的经济运行效益。
-
公开(公告)号:CN106838889B
公开(公告)日:2019-09-27
申请号:CN201710070402.2
申请日:2017-02-09
Applicant: 重庆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带内循环灰换热器的循环流化床锅炉,涉及大型循环流化床锅炉炉膛内循环灰热交换技术,设备主要结构包括:炉膛8、内循环灰换热器1、旋风分离器10、内循环灰引入室3、内循环灰回料室2、换热室4、热交换器7和回料通道9。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带内循环灰换热器的循环流化床锅炉,通过在锅炉内模块化布置内循环灰换热器1、灵活布置内循环灰换热器1中的受热面以及控制内循环灰换热器1内部各个室的流化风有效地组织炉内高温内循环灰定向流动等方式,满足超超临界循环流化床锅炉低负荷时具备将过热蒸汽和再热蒸汽加热到700℃的能力,以及不同负荷下保证锅炉炉膛床温处于最佳的低污染燃烧温度范围等要求。
-
公开(公告)号:CN103604121B
公开(公告)日:2015-12-02
申请号:CN201310620445.5
申请日:2013-11-29
Applicant: 重庆大学
Abstract: 一种采用三通道分流控制返料器的油页岩半焦流化床燃烧系统,包括半焦输送管(1)、炉膛(2)、料仓(3)、给料机(4)、一次风风箱(5)、冷渣器(6)、二次风口(7)、三通道分流控制返料器(8)、立管(9)、汽包(10)、分离器(11)、尾部烟道(12)、冷灰器(13)、空预器(14)、除尘器(15)、烟筒(16)。采用三通道分流控制返料器(8)对返料灰路径进行定向控制,整个系统可在不同的运行状态(鼓泡流化床与循环流化床)间进行有效切换,使燃烧装置既具有较高的燃烧效率,又具有较稳定的燃料着火特性,从而在较大的热值范围内,实现油页岩半焦的高效、洁净燃烧利用。
-
公开(公告)号:CN114117738A
公开(公告)日:2022-03-01
申请号:CN202111259490.3
申请日:2021-10-28
Applicant: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杭州供电公司 , 重庆大学
Inventor: 吴振杰 , 黄天恩 , 莫雅俊 , 李祥 , 王源涛 , 唐剑 , 周志全 , 牛涛 , 张洁 , 薛霖 , 徐双蝶 , 李凡 , 李成达 , 张超 , 王艳 , 廖培 , 夏衍 , 董航 , 周依希 , 孙思聪 , 许鹏 , 陈嘉宁 , 苏熀兴 , 祝文澜 , 向新宇
IPC: G06F30/20 , G06Q10/06 , G06Q10/04 , G06Q50/06 , G06F111/04 , G06F111/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移动应急电源的双目标优化调度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S1、以电力应急系统各个负荷点停电风险之和最小作为目标优化函数,建立选址模型;步骤S2、引入超时惩罚因子对选址模型进行优化;采用Floyd算法求解优化模型;步骤S3、根据负荷的重要性程度计算负荷点的停电损失;步骤S4、以总停电经济损失程度最小和应急电源容量浪费最小为双目标函数建立城市移动应急电源的优化模型。该方案综合考虑电力系统的应急规划、调度与电能恢复问题,使得建立的模型在停电事件发生时能够提供快速、经济合理地处理突发事件的方案,减少停电造成的损失。
-
公开(公告)号:CN114117731A
公开(公告)日:2022-03-01
申请号:CN202111205475.0
申请日:2021-10-15
Applicant: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杭州供电公司 , 重庆大学
Inventor: 黄天恩 , 莫雅俊 , 唐剑 , 周志全 , 吴振杰 , 王源涛 , 李祥 , 徐双蝶 , 牛涛 , 王艳 , 薛霖 , 李成达 , 李凡 , 张超 , 廖培 , 夏衍 , 董航 , 周依希 , 孙思聪 , 张洁 , 许鹏 , 陈嘉宁 , 苏熀兴 , 祝文澜 , 向新宇
IPC: G06F30/20 , G06Q50/06 , G06Q10/04 , G06Q10/06 , G06F111/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在台风事故下线路故障的配电网事前调度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S1、通过蒙特卡洛模拟法抽样生成脆弱线路的典型故障断面;步骤S2、根据配电网中开关设备的位置对配电网进行分块并建立分块‑断路器关联矩阵;步骤S3、根据线路的故障状态构造与调度相关的配电网线路故障后果模型;步骤S4、以开关调度成本和停电损失之和最小为目标函数建立应对极端台风天气的事前调度模型。本方案针对台风天气等极端天气影响下对电网进行短期调度,进而最大限度保证电力系统的稳定;通过对极端天气的预测,使得电网调度系统可以进行更加精细的短期优化调度,为配电网的事前调度提供了现实基础。
-
公开(公告)号:CN107436105B
公开(公告)日:2019-07-05
申请号:CN201710827143.3
申请日:2017-09-14
Applicant: 重庆大学
Abstract: 一种提高气固流动和气固换热均匀性的循环流化床外置式换热器,包括前墙(1)、后墙(2)、顶板(3)、底部布风板(4)、左侧墙(5)、右侧墙(6)、冷却仓A的风室(8)、混合仓的风室(9)、隔墙A(10)、混合仓(11)、冷却仓A(12)、循环灰入口(15)、循环灰出口(16)、入口蒸汽联箱A(17)、出口蒸汽联箱A(18)、受热面管屏A(19);由于冷却仓A(12)的内壁面粗糙度小于100μm且与底部布风板(4)呈80‑90度,本发明中的外置式换热器有效地消除了冷却仓A(12)四周壁面的气固停滞区,提高了换热器内气固流动和气固换热的均匀性,降低了工质热偏差。
-
公开(公告)号:CN105737132B
公开(公告)日:2017-11-10
申请号:CN201610115178.X
申请日:2016-03-01
Applicant: 重庆大学
Abstract: 一种减少超临界循环流化床锅炉膜式水冷壁管变形的装置,包括水冷壁管组(1)、鳍片(2)、强化筋(3)和应力释放槽(4),水冷壁管组(1)中每两个相邻水冷壁管之间焊接有鳍片(2),鳍片(2)的背火侧中间位置上焊接强化筋(3),每一根鳍片(2)上的两根强化筋(3)之间,设置有应力释放槽(4)。本发明的另一种形式是水冷壁管组(1)中每两个相邻水冷壁管之间直接焊接一体成型的T形鳍片(5),以替代鳍片(2)和强化筋(3)。本发明能增强膜式水冷壁管的强度,有效的减少了膜式水冷壁管的热应力变形,减缓了膜式水冷壁管的磨损。有利于超临界循环流化床锅炉的设计、制造及改善锅炉运行情况。
-
公开(公告)号:CN114117730A
公开(公告)日:2022-03-01
申请号:CN202111205056.7
申请日:2021-10-15
Applicant: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杭州供电公司 , 重庆大学
Inventor: 吴振杰 , 黄天恩 , 莫雅俊 , 李祥 , 王源涛 , 唐剑 , 周志全 , 牛涛 , 张洁 , 薛霖 , 徐双蝶 , 李凡 , 李成达 , 张超 , 王艳 , 廖培 , 夏衍 , 董航 , 周依希 , 孙思聪 , 许鹏 , 陈嘉宁 , 苏熀兴 , 祝文澜 , 向新宇
IPC: G06F30/20 , G06Q50/06 , G06F111/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在台风灾害下配电网弹性评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考虑台风的生成场景,根据台风历史数据,建立台风模型;S2、考虑台风的时空因素,建立台风对配电网单元的线路和杆塔的脆弱性模型;S3、采用广度优先搜索算法对配网进行孤岛划分,计算孤岛微电网的失负荷量,根据弹性指标定量对配电网进行弹性评估;S4、建立综合考虑台风发生概率和各个分区失负荷量的弹性指标,定量对配电网进行弹性评估。本方案所提出的方法可以准确计及各因素对配网弹性评估的影响,为后期电力系统规划与调度提供量化的参考依据。
-
公开(公告)号:CN104566977B
公开(公告)日:2017-02-22
申请号:CN201410816997.8
申请日:2014-12-24
Applicant: 重庆大学
Abstract: 一种双流化床导热油加热炉,属于有机热载体加热炉燃烧系统,设备主要结构包括:主流化床(2)、副流化床(3)、炉膛隔墙(5)、隔墙方孔(5-1)、蛇形管受热面(15)、再循环泵(15-1)、蛇形管受热面联箱隔板(15-4),其特征在于:炉膛隔墙流化床(3),副流化床布风板(3-2)的布置高度高于主流化床布风板(2-1),副流化床(3)采用喷动床结构,副流化床(3)内布置有由三维内肋片管构成的蛇形管受热面(15)。本发明有效解决了炉膛密相区燃烧温度控制;炉膛内部受热面内的导热油工质易超温结焦,堵塞管路;炉膛内部受热面易受到颗粒冲刷,出现磨损破裂现象的问题。(5)将炉膛(4)分为并联布置的主流化床(2)和副
-
公开(公告)号:CN104566977A
公开(公告)日:2015-04-29
申请号:CN201410816997.8
申请日:2014-12-24
Applicant: 重庆大学
Abstract: 一种双流化床导热油加热炉,属于有机热载体加热炉燃烧系统,设备主要结构包括:主流化床(2)、副流化床(3)、炉膛隔墙(5)、隔墙方孔(5-1)、蛇形管受热面(15)、再循环泵(15-1)、蛇形管受热面联箱隔板(15-4),其特征在于:炉膛隔墙(5)将炉膛(4)分为并联布置的主流化床(2)和副流化床(3),副流化床布风板(3-2)的布置高度高于主流化床布风板(2-1),副流化床(3)采用喷动床结构,副流化床(3)内布置有由三维内肋片管构成的蛇形管受热面(15)。本发明有效解决了炉膛密相区燃烧温度控制;炉膛内部受热面内的导热油工质易超温结焦,堵塞管路;炉膛内部受热面易受到颗粒冲刷,出现磨损破裂现象的问题。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