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411471A
公开(公告)日:2025-02-11
申请号:CN202411849143.X
申请日:2024-12-13
Applicant: 重庆大学溧阳智慧城市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防震缓冲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桥梁设计用防震缓冲装置,包括减震机构、安装块和连接机构,所述减震机构包括连接块和减震组件,所述连接块设有两个,所述减震组件与所述连接块固定连接,所述连接块通过所述连接机构与所述安装块连接,所述安装块设有两个,所述连接机构设有两组,所述连接机构包括限位块、通槽、凹槽、滑槽、滑块、铁板、固定块、第一电磁铁、电机、线辊、钢丝绳和第二电磁铁,所述通槽开设在所述安装块上,所述凹槽开设在所述通槽内壁,所述限位块一端与所述安装块连接,所述限位块另一端抵接在所述连接块上,本发明一种桥梁设计用防震缓冲装置,解决了目前设备不方便拆卸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7874877B
公开(公告)日:2025-02-07
申请号:CN202311835419.4
申请日:2023-12-28
Applicant: 重庆大学
IPC: G06F30/13 , G06F30/27 , G06N3/126 , G06F111/08 , G06F111/06 , G06F111/04
Abstract: 一种基于NSGA‑Ⅲ的高层建筑核心筒平面布局自动生成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构建多目标模型;2)对核心筒内各组件的位置坐标以及朝向进行编码,并根据编码生成各组件对应的前室和/或多个组件合用前室;3)利用NSGA‑Ⅲ算法对各组件的位置坐标以及朝向进行求解,得到不可支配解集;4)根据不可支配解集和步骤2)得到的前室,基于多目标模型自动生成核心筒平面布局图。本发明提出了基于NSGA‑Ⅲ的高层建筑核心筒平面布局自动生成方法,充分调研相关设计规范和设计需求,拟定合理的目标函数和约束条件,采用基于参考点的非支配遗传算法,快速得到满足约束条件的互不支配的最优解集,满足设计规范的同时,也能适应不同场景下的多样性和灵活性需求。
-
公开(公告)号:CN119249538A
公开(公告)日:2025-01-03
申请号:CN202411099939.8
申请日:2024-08-12
Applicant: 重庆大学
IPC: G06F30/13 , G06F30/27 , G06N3/006 , G06N3/126 , G06F111/04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人机协同的钢‑混凝土组合梁桥智能建模与优化一体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确定钢‑混凝土组合梁桥的结构体系、跨度和分孔方案,并绘制初始条件图;初始条件图包括桥梁初始条件平面图和桥梁初始条件立面图;2)基于初始条件图,构建钢‑混凝土组合梁桥初始智能模型;3)对钢‑混凝土组合梁桥初始智能模型进行优化,得到钢‑混凝土组合梁桥智能模型。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基于人机协同的钢‑混凝土组合梁桥智能建模与优化一体化框架,可以一体化实现钢‑混凝土组合梁桥的智能建模与优化,具有较强的灵活性和适应性,可推广到不同类型的桥梁设计中。
-
公开(公告)号:CN116254959B
公开(公告)日:2024-11-22
申请号:CN202310372543.5
申请日:2023-04-10
Applicant: 重庆大学
IPC: E04C2/06 , E04C5/08 , E04C5/03 , E04C5/04 , E04C5/16 , E04B5/17 , E04G21/00 , E04G21/02 , E04G21/12 , B28B23/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跨度自适应型预应力组合肋底板、叠合板及生产施工方法,属于建筑结构技术领域,以解决预应力带肋底板一体成型,造型固定,导致施工阶段无支撑跨度小且无法根据实际需求调整预应力带肋底板长度的问题,包括预制底板和预制组合肋,预制组合肋包括由肋翼和肋条构成的T型肋体,肋翼两端的上表面分别设置有翼缘端部凹口,且在翼缘端部凹口中设置有从肋翼中延伸出的翼缘纵向钢筋,多段预制组合肋根据板体跨度按照预设间隔排列且相邻两段预制组合肋之间通过成品模板拼装,且T型肋体的下半部分与预制底板浇筑成整体,通过预应力肋底板施工成叠合板,可根据需要现场组装、不浪费材料且生产方便,适用于多种跨度施工阶段无支撑的情况。
-
公开(公告)号:CN118918361A
公开(公告)日:2024-11-08
申请号:CN202410933703.3
申请日:2024-07-12
Applicant: 重庆大学 , 中铁长江交通设计集团有限公司
IPC: G06V10/764 , G06T7/80 , G06V10/26 , G06T7/00 , G06V10/762 , G06T5/70 , G06N3/04 , G06N3/08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RGBD图像的预制构件钢筋间距智能检测方法,包括数据采集、钢筋像素语义分割、钢筋点云提取、钢筋点云数据增强以及钢筋间距自动计算等步骤,先使用深度相机采集预制构件的钢筋RGBD图像,然后采用训练好的InternImage语义分割网络分割所述钢筋RGBD图像中的钢筋像素,得到仅包含钢筋像素的RGB图像数据;接着基于深度相机的内参提取钢筋点云数据;接着使用DBSCAN聚类算法处理,得到每一根钢筋的点云数据;并通过钢筋点云数据增强逐步进行线性点云筛选、低离散度点云筛选和点云去噪;最后使用KD‑Tree建立点云高效索引,基于点云处理算法计算每根钢筋点云之间的最小间距,得到每根钢筋的间距。其效果是:能够方便快速精准实现制构件钢筋间距智能检测。
-
公开(公告)号:CN118862205A
公开(公告)日:2024-10-29
申请号:CN202410979488.0
申请日:2024-07-22
Applicant: 重庆大学 , 中建钢构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6F30/10 , G06V30/422 , G06V10/44 , G06V20/70 , G06F18/22 , G06V10/764 , G06N3/09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多智能体深度强化学习的深化图纸视图智能布局方法,先输入设计图纸,通过提取各个视图的轮廓和语义信息,分类得到各个功能模块图;接着根据设计规范和阅读习惯确定各个功能模块图的排列结构以及内部视图间的间距;然后建立不同类别的智能体以及设计图纸可读性评价指标;然后根据智能体类别和可读性评价指标建立多智能体深度强化学习模型;接着利用多智能体深度强化学习算法进行模型求解并获得各个功能模块图的参考坐标位置;最后自动生成布局后的设计图纸。本发明实现了从图纸输入到视图轮廓和语义信息自动提取,利用建立的多智能体深度强化学习模型实现设计图纸视图智能布局。
-
公开(公告)号:CN115369735B
公开(公告)日:2024-10-29
申请号:CN202210826868.1
申请日:2022-07-14
Applicant: 重庆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用于山地城市交通与广场共建的多层钢混框架桥及其施工方法,框架桥包括若干支护桩体系(1)、若干可适应空间变形的支承结构(2)、若干顶层装配式钢混组合梁(3)、若干中层装配式钢混组合梁(4)、若干钢管框架柱(5)、若干梁柱节点区(6)、若干钢筋混凝土灌注桩(7)、若干防落梁(8);施工方法步骤包括现场分层吊装定位并安装顶层纵向分配钢梁(34)和中层顶层纵向分配钢梁(44),安装完成后顶部设顶层现浇钢筋混凝土面板(33)和中层顶层现浇钢筋混凝土面板(43)。本发明采用钢混组合梁,可快速施工,节省建设工期,钢混之间的抗剪连接可保证钢混组合梁体系整体受力。
-
公开(公告)号:CN117286892B
公开(公告)日:2024-09-27
申请号:CN202311032966.9
申请日:2023-08-16
Applicant: 重庆大学 , 重庆市测绘科学技术研究院
Abstract: 发明提供一种类藤蔓作用的体外预应力危岩加固方法。该方法通过增设体外预应力锚索为危岩体提供稳定预拉力,防止危岩体的崩塌及滑坡等工程问题。所述体外预应力锚索的内锚固端植入上部稳定基岩中,外锚固端越过危岩体后植入下部稳定基岩中。所述体外预应力锚索处于受拉状态,将危岩体与母岩体预拉锁紧。该方法施工较为简洁,不用搭设脚手架、力学计算模型明确,在危岩体上部和下部进行锚固,具有操作简单、工期短、安全性较高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8639869A
公开(公告)日:2024-09-13
申请号:CN202410664710.8
申请日:2024-05-27
Applicant: 重庆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双无人机协同工作的3D打印混凝土施工方法,基于建造无人机和巡航无人机,建造无人机根据预设打印路径,通过打印条束层层堆叠形成所需建构筑物;在打印过程中,通过集成于巡航无人机的图像采集系统,实时采集打印条带画面,经图像分析系统处理后将监测结果实时反馈至建造无人机进行打印参数调整,实现3D打印全过程的智能化监测与控制。本发明结合无人机技术、3D打印工艺和人工智能技术,特别适用于海洋工程、施工空间狭小或施工地形复杂等大型机械难以进入的特殊环境;同时,通过基于计算机视觉的打印质量实时调控系统,可实现整体打印质量可控,有利于施工全过程的工业化、智能化发展,可提高施工效率和建筑业的智能化水平。
-
公开(公告)号:CN113935082B
公开(公告)日:2024-08-27
申请号:CN202111015817.2
申请日:2021-08-31
Applicant: 重庆大学
Abstract: 发明提供一种基于点云数据和BIM模型的工程结构数字化预拼装方法。该方法包括生成扫描点云模型、BIM模型点云化、得到匹配点云、提取拼接控制点、进行数字化预拼装等步骤。该方法利用设计模型对各个钢结构构件进行拼接控制点提取,作为先验知识辅助自动化预拼装设计。在构件分段加工好之后,采用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对构件进行扫描,通过扫描模型与设计模型进行对比,能有效地提取待拼接构件的螺栓孔群尺寸信息,进而进行预拼装对构件尺寸进行检测,从而避免钢构件的实体预拼装,提升工程效率。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