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隧道群防灾系统
    1.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1764948B

    公开(公告)日:2021-11-19

    申请号:CN202010737627.0

    申请日:2020-07-2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公路隧道群防灾系统,包括排风装置和挡风装置;所述挡风装置包括设置于隧道入口顶部的导风部、连通于导风部的补风竖井和设置于补风竖井内的第二加热机构,所述第二加热机构用于对补风竖井内气体加热,所述导风部具有沿高度方向朝向地面开设的出风口,以使得补风竖井内气体被加热后从出风口排出,从而阻挡外界气体直接进入隧道内,所述排风装置用于排出隧道内的气体,对于距离较近的隧道洞口,考虑到洞口污染物的相互影响,将“排”和“堵”相结合,控制相邻隧道间污染物的窜流,以保证隧道内持续存在良好的空气环境。

    用于隧道的排风装置
    2.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2963190A

    公开(公告)日:2021-06-15

    申请号:CN202110201951.5

    申请日:2021-02-2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隧道的排风装置,包括排烟竖井和设置于排烟竖井底部的集烟罩,所述排烟竖井设置于隧道的出风口一侧,所述排烟竖井内设置有加热机构,所述集烟罩的出风口连通排烟竖井内腔,所述集烟罩竖直向下开设有第一进风口,所述集烟罩沿隧道口出风方向开设有第二进风口,能够提高吸风效果,加快对隧道内污浊气体的排除。

    公路隧道群防灾系统
    3.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1764948A

    公开(公告)日:2020-10-13

    申请号:CN202010737627.0

    申请日:2020-07-2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公路隧道群防灾系统,包括排风装置和挡风装置;所述挡风装置包括设置于隧道入口顶部的导风部、连通于导风部的补风竖井和设置于补风竖井内的第二加热机构,所述第二加热机构用于对补风竖井内气体加热,所述导风部具有沿高度方向朝向地面开设的出风口,以使得补风竖井内气体被加热后从出风口排出,从而阻挡外界气体直接进入隧道内,所述排风装置用于排出隧道内的气体,对于距离较近的隧道洞口,考虑到洞口污染物的相互影响,将“排”和“堵”相结合,控制相邻隧道间污染物的窜流,以保证隧道内持续存在良好的空气环境。

    用于隧道的排风装置
    4.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2963190B

    公开(公告)日:2023-05-16

    申请号:CN202110201951.5

    申请日:2021-02-2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隧道的排风装置,包括排烟竖井和设置于排烟竖井底部的集烟罩,所述排烟竖井设置于隧道的出风口一侧,所述排烟竖井内设置有加热机构,所述集烟罩的出风口连通排烟竖井内腔,所述集烟罩竖直向下开设有第一进风口,所述集烟罩沿隧道口出风方向开设有第二进风口,能够提高吸风效果,加快对隧道内污浊气体的排除。

    节能可穿戴腿部外骨骼
    5.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18534544U

    公开(公告)日:2023-02-28

    申请号:CN202222114178.1

    申请日:2022-08-11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节能可穿戴腿部外骨骼,涉及应急救援设备技术领域,包括第一舵机,所述第一舵机的底部设置有曲面髋关节,所述曲面髋关节的底部设置有两个第二舵机,第二舵机的底部设置有对讲机安放架。本实用新型,采用步进电机和舵机作为动力驱动装置,将一部分机械储能释能转化为电力供能,增强了本系统在救援领域的节能性、适用性和先进性,电力控制系统主要实现对穿戴者的助力功能,保证穿戴者运动的高自由度、高灵敏度和各机械运动状态的稳定性、安全性,多个电机与机械助力结构配合实现助力救援功能,增强了电力控制系统整体续航能力,降低了电力控制系统的能量耗损,高质量实现节能式智能化精准救援的目标。

    一种基于谐波减震的外骨骼手臂

    公开(公告)号:CN218226643U

    公开(公告)日:2023-01-06

    申请号:CN202222114168.8

    申请日:2022-08-11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基于谐波减震的外骨骼手臂,涉及地震救援技术领域,包括:肩背连接结构,所述肩背连接结构的一侧设置有背部固定结构,所述肩背连接结构的另一侧设置有大臂结构,所述大臂结构的一侧设置有舵机,所述大臂结构的一侧设置有肩关节结构,所述大臂结构的另一侧设置有大臂可调节结构。本实用新型,满足穿戴者对于轻量化、高续航性、高实用性、高人机匹配性、助力的使用要求,本外骨骼系统通过减速器、电机等实现上肢的省力动作,有效避免了电机在往复运动中的能量损耗,极大的增强了救援效率。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