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车载野战智能动力单元固定结构

    公开(公告)号:CN111591347B

    公开(公告)日:2024-06-25

    申请号:CN202010527641.8

    申请日:2020-06-11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车载野战智能动力单元固定结构,用于在将智能动力单元合理地固定在野战车辆度盘大量外侧的同时兼顾稳定性、安全性、散热、涉水、维修的要求,包括方舱和底架,所述底架包括三组L型梁,所述三组L型梁并排设置,所述三组L型梁的横边通过纵梁固定连接,所述纵梁之间通过横梁固定连接,所述L型梁的竖边上开有固定孔,所述方舱为骨架蒙皮结构、包括骨架、蒙皮,所述骨架与蒙皮焊接,所述方舱的底面骨架通过固定螺栓与L型梁的横边固定连接,所述方舱舱壁上设置有可拆卸进风百叶窗、排风百叶窗,所述方舱的维修面上设置有快拆式门,大大提高了稳定性、安全性,同时兼顾散热、涉水、维修的要求。

    一种车载抗震通信干扰装置
    2.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7713986A

    公开(公告)日:2024-03-15

    申请号:CN202311809051.4

    申请日:2023-12-2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车载通信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车载抗震通信干扰装置,包括底座、下壳体、上壳体、固定组件、锁定组件;下壳体抵接在底座上;下壳体侧壁上设有多个通孔;上壳体设在上壳体上方;上壳体内侧壁上固定有截面为L形的限位环;在上壳体带动限位环下移,限位环驱使弹性杆向内形变而使限位环越过J型钩,J型钩复位而使钩定间隙处于弯杆上方时,锁定组件为上壳体提供向上的顶推力,使得弯杆和限位环啮合,实现上壳体和下壳体的固定,避免了螺母的使用,能够避免潮湿空气对壳体的安装拆卸造成影响。

    一种起竖加载工装设计方法及试验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990400A

    公开(公告)日:2024-05-07

    申请号:CN202311825326.3

    申请日:2023-12-2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的一种起竖加载工装设计方法及试验方法,包括确定箱体内每组的起竖支点位置及数量;根据箱体设计要求确定每个下支点和上支点的受力大小和方向;初步确定施力仪器的施力位置;确定第一施力仪器的施力大小;计算第二施力仪器在每个下支点的分力;确定第二施力仪器的具体位置和大小;确定出单侧加载工装的结构;组装得到初步的加载工装;对初步的加载工装进行优化设计。本发明为起竖加载工装提供了一种完整、准确以及简便的设计方法,该方法的应用可减少设计工作量,缩短设计周期;且采用本发明提供的设计方法得到的起竖加载工装进行起竖加载试验,可准确模拟箱体起竖支点的真实受力情况,可减少多余分力的产生,试验结果更加合理。

    一种金属空气电池控制方法
    4.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5084731A

    公开(公告)日:2022-09-20

    申请号:CN202210927917.0

    申请日:2022-08-0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金属空气电池控制方法,包括:电池启动,确定启动跟踪电压;母线电流缓启动;采样电池参数,包括采样电池当前电压、当前电流并计算当前功率;判断当前电压是否大于启动跟踪电压;当当前电压大于启动跟踪电压时,继续执行母线电流缓启动,当当前电压小于或等于启动跟踪电压时,判断当前功率是否为最大输出功率;当判断当前功率为最大输出功率时,继续执行采样电池参数步骤,当判断当前功率不是最大输出功率时,调整负载,直到当前功率达到最大输出功率。本发明通过对实时检测金属空气电池的输出功率,采用一定的控制算法预测当前工作情况下金属空气电池可能的最大输出功率输出,通过改变当前的阻抗情况来满足最大输出功率要求。

    用于方舱电站倾斜试验的可调式倾斜试验平台

    公开(公告)号:CN112858743B

    公开(公告)日:2025-03-28

    申请号:CN202110279549.9

    申请日:2021-03-1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方舱电站倾斜试验的可调式倾斜试验平台,包括安装平台、底架和倾斜角度调节装置,安装平台的一端与底架的一端铰接,安装平台的另一端通过倾斜角度调节装置与底架的另一端连接;安装平台包括两个长度可调的第一横梁和两个长度可调的第一纵梁,第一横梁和第一纵梁连接成矩形,安装平台上固定有四个呈矩形排布的连接件,通过调节第一横梁的长度调节沿安装平台横向排布的连接件之间的距离,通过调节第一纵梁的长度调节沿安装平台纵向排布的连接件之间的距离;底架包括两个长度可调的第二横梁和两个长度可调的第二纵梁,第二纵梁和第二横梁连接成矩形。本发明通用于各种型号的方舱电站,提高试验效率、降低成本。

    一种长周期无人值守的方舱电站
    6.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8554310A

    公开(公告)日:2024-08-27

    申请号:CN202410777862.9

    申请日:2024-06-1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长周期无人值守的方舱电站,其包括舱体,舱体中设置有分隔板,分隔板将舱体内部分隔为电源室、机组室以及排风室;电源室中设置有控制系统、电源柜、蓄电池组以及供配电切换系统,机组室中设置有机架、设置在机架上的第一发电机组和第二发电机组、以及与第一发电机组和第二发电机组连接的机油更换系统;还包括与控制系统信号连接的远程控制中心。本发明提供的方舱电站,设置有两台发电机组,同时能够接入市电,实现各电源之间无缝切换供电;在极端恶劣气候环境、车载及阵地环境下,可提供高品质连续的电源,保证了负载设备可靠供电;配置长周期综合保障系统,可满足长期无人值守运行周期,实现了免人工维护的效果。

    电解液箱及金属空气电池

    公开(公告)号:CN114725584A

    公开(公告)日:2022-07-08

    申请号:CN202210444052.2

    申请日:2022-04-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解液箱及金属空气电池,电解液箱包括:箱体,箱体内设置有至少一个隔板,隔板将箱体内空间分隔成配置区和储备区,箱体上开设有与配置区连通的进液口;管路组件,包括第一支管、第二支管和总管,总管用于对外供液,第一支管的两端分别连通于配置区和总管,第二支管的两端分别连通于储备区和总管,第一支管和第二支管能够分时导通,以实现由配置区或由储备区向外供液。本发明提供的电解液箱及金属空气电池能够分时由配置区或储备区向电堆供液,提高电解液和金属空气电池的使用寿命。

    金属燃料电池用抗震散热外架

    公开(公告)号:CN113764715B

    公开(公告)日:2024-12-24

    申请号:CN202111141482.9

    申请日:2021-09-2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金属燃料电池用抗震散热外架,包括顶板、底座、升降板、导风管、鼓风装置、压簧、散热板、导向柱和限位密封板,导风管的两端分别与顶板和底座固定连接,导风管与鼓风装置连通;升降板位于顶板和底座之间,压簧的两端分别抵在底座和升降板上,升降板的顶面固定有电池,多个导风管围绕电池排布,导风管面对电池的壁上设有多个斜向上的导风孔;升降板的中部设有向下凹陷的凹槽,导向柱固定在底座上,导向柱的顶部伸入凹槽内,限位密封板固定在导向柱的顶部,升降板与导向柱和限位密封板滑动密封连接,散热板盖在凹槽的槽口。本发明将热气斜向上吹,提高散热效果;利用震动产生的上下跳动将热气向上吹,提高散热的同时进行减震。

    一种无人值守方舱电站及其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748464A

    公开(公告)日:2024-10-08

    申请号:CN202410777818.8

    申请日:2024-06-1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的一种无人值守方舱电站及其控制方法,包括S1、确定市电电源是否正常,当检测到市电电源异常时,则执行步骤S2;S2、控制第一开关分闸,确定第一发电机组工作是否正常,若正常,则控制第一发电机组与电源柜之间的第二开关合闸,若第一发电机组工作异常,则执行步骤S3;S3、控制第二开关分闸,确定第二发电机组工作是否正常,若正常,则控制第二发电机组于电源柜之间的第三开关合闸;若第二发电机组工作异常,则执行步骤S4;S4、控制第三开关分闸,电源柜通过蓄电池组为方舱电站中的负载设备供电。本发明提供的方法能够实现市电电源、发电机组以及蓄电池组的全自动、快速、准确的转换,为负载设备提供稳定可靠的电源。

    燃气流冲击模拟试验装置及方法
    10.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7906892A

    公开(公告)日:2024-04-19

    申请号:CN202311831146.6

    申请日:2023-12-2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燃气流冲击模拟试验装置及方法,模拟试验装置包括组舱平台、施力绳、传力绳、拉力传感器、加载工装架、拉力传导机构、标记贴片和激光定位仪,被试验方舱的舱体固定在组舱平台的顶部,施力绳的一端与组舱平台固定连接、另一端为拉力施加端,传力绳的一端为环状,施力绳的绳体活动连接在传力绳端部的环内,拉力传感器设置在传力绳上,拉力传导机构分别与加载工装架和传力绳的另一端连接,加载工装架固定在被试验方舱的舱盖内表面,被试验方舱的主要受力位置粘贴有标记贴片,激光定位仪用于标记每个标记贴片的初始位置。能模拟真实燃气流冲击工况下方舱受到的冲击力,且试验方法简单、结果准确。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