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车载抗震通信干扰装置
    1.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7713986A

    公开(公告)日:2024-03-15

    申请号:CN202311809051.4

    申请日:2023-12-2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车载通信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车载抗震通信干扰装置,包括底座、下壳体、上壳体、固定组件、锁定组件;下壳体抵接在底座上;下壳体侧壁上设有多个通孔;上壳体设在上壳体上方;上壳体内侧壁上固定有截面为L形的限位环;在上壳体带动限位环下移,限位环驱使弹性杆向内形变而使限位环越过J型钩,J型钩复位而使钩定间隙处于弯杆上方时,锁定组件为上壳体提供向上的顶推力,使得弯杆和限位环啮合,实现上壳体和下壳体的固定,避免了螺母的使用,能够避免潮湿空气对壳体的安装拆卸造成影响。

    可快速拆装的负载转接架
    2.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5656570A

    公开(公告)日:2023-01-31

    申请号:CN202211332909.8

    申请日:2022-10-2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可快速拆装的负载转接架,包括立体矩形支撑架和负载接线排,立体矩形支撑架包括四个顶部横梁和四个立柱,顶部横梁的端部和立柱的顶部设有对应的连接孔,插拔销插入连接孔内将顶部横梁与立柱固定连接,负载接线排与顶部横梁固定连接,插拔销包括销体、压片和复位弹簧,压片包括头端的锥形段、中间的V型环槽段以及尾端的圆筒段,销体穿入压片的内部,销体的头端与锥形段的头端固定连接,销体的侧壁周向上设有与V型环槽段位置对应的V型槽,圆筒段与销体之间设有复位弹簧,多个复位弹簧沿销体的周向均匀分布,复位弹簧的一端与圆筒段的内壁抵接,另一端与销体的外壁抵接。本发明可在无专业工具的情况下通过插拔销快速安装和拆卸。

    集成燃料电池
    3.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4068972B

    公开(公告)日:2025-01-24

    申请号:CN202111527953.X

    申请日:2021-12-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集成燃料电池,包括壳体、燃料电池组、鼓风装置和气体处理装置,燃料电池组包括多个串联的燃料电池单体,多个燃料电池单体并排固定在壳体内;鼓风装置通过导气管与壳体内连通,导气管上设有吹风口,吹风口用于使鼓风装置吹入的风从下而上流经燃料电池组;气体处理装置固定在壳体内,且位于燃料电池组的上方,气体处理装置包括连通的毒气处理装置和消氢装置;壳体的顶部设有第一出风口。本发明能对燃料电池组自下而上吹风,散热效果好,提高燃料电池的工作效率和使用寿命;而且在出风路径上设置气体处理装置,在散热的同时除去有毒气体和氢气,防止燃料电池壳体内工作时因氢气产生爆炸,同时保护环境。

    基于频谱感知的无人机通信干扰抑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498982A

    公开(公告)日:2024-02-02

    申请号:CN202311457626.0

    申请日:2023-11-0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通信干扰抑制技术领域,提出了基于频谱感知的无人机通信干扰抑制方法,包括:获取干扰待处理信号;根据每种仿真信噪比下的单一参数序列获取参数权重;根据干扰待处理信号循环谱特性以及时频域参数之间的相似性获取时频相关系数,根据时频相关系数构建频谱相关性序列;利用分类模型获取干扰待处理信号的初始分类结果;根据每种干扰待处理信号与正常通信信号的稀疏表示之间的差异性获取稀疏拟合系数;根据时频相关系数以及稀疏拟合系数获取真实识别结果,实现飞行路径周围通信系统对无人机通信干扰信号的反制。本发明利用干扰信号在循环谱特性以及稀疏表征上的差异性,避免信号单一数据难以精准实现无人机通信干扰分类抑制的问题。

    基于频谱感知的无人机通信干扰抑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498982B

    公开(公告)日:2024-10-29

    申请号:CN202311457626.0

    申请日:2023-11-0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通信干扰抑制技术领域,提出了基于频谱感知的无人机通信干扰抑制方法,包括:获取干扰待处理信号;根据每种仿真信噪比下的单一参数序列获取参数权重;根据干扰待处理信号循环谱特性以及时频域参数之间的相似性获取时频相关系数,根据时频相关系数构建频谱相关性序列;利用分类模型获取干扰待处理信号的初始分类结果;根据每种干扰待处理信号与正常通信信号的稀疏表示之间的差异性获取稀疏拟合系数;根据时频相关系数以及稀疏拟合系数获取真实识别结果,实现飞行路径周围通信系统对无人机通信干扰信号的反制。本发明利用干扰信号在循环谱特性以及稀疏表征上的差异性,避免信号单一数据难以精准实现无人机通信干扰分类抑制的问题。

    电缆截断装置
    6.
    发明公开
    电缆截断装置 审中-实审

    公开(公告)号:CN117358855A

    公开(公告)日:2024-01-09

    申请号:CN202311460012.8

    申请日:2023-11-0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缆截断装置,包括支架、放线机构、送线机构、扣合机构和截断机构,放线机构与支架转动连接;送线机构包括滑动机构、往复推动机构和夹持机构,夹持机构包括送线辊和压块,一个或多个送线辊固定在支架上且与支架转动连接,压块用于与送线辊配合夹持电缆,往复推动机构用于带动压块靠近或远离送线辊,滑动机构用于带动往复推动机构和压块沿垂直于送线辊的辊轴方向滑动;往复推动机构还用于推动扣合机构在压块和送线辊释放电缆时与支架的面配合扣紧电缆、在压块和送线辊夹持电缆时释放电缆;截断机构固定在支架上,用于截断电缆。提高截线精度,截取长度可调可控,降低截断过程中长电缆本身弯曲影响导致的尺寸误差。

    一种电源车
    7.
    发明公开
    一种电源车 审中-实审

    公开(公告)号:CN119636552A

    公开(公告)日:2025-03-18

    申请号:CN202411868329.X

    申请日:2024-12-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源车,包括车体,所述车体为箱式结构,其内部形成有安装空间,所述车体内设置有发电机组和控制柜,其中,所述发电机组固定在所述车体的底板上,所述控制柜可滑动地连接在所述车体的底板上,所述车体的第一侧板上设置有可开闭的控制窗口,所述控制柜通过滑动可靠近或远离所述控制窗口。本发明提供的电源车中控制柜采用可滑动地连接方式与电源车的车体地板连接,从而方便调整控制柜的位置,使控制柜的操作以及检修更加方便。

    金属燃料电池用抗震散热外架

    公开(公告)号:CN113764715B

    公开(公告)日:2024-12-24

    申请号:CN202111141482.9

    申请日:2021-09-2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金属燃料电池用抗震散热外架,包括顶板、底座、升降板、导风管、鼓风装置、压簧、散热板、导向柱和限位密封板,导风管的两端分别与顶板和底座固定连接,导风管与鼓风装置连通;升降板位于顶板和底座之间,压簧的两端分别抵在底座和升降板上,升降板的顶面固定有电池,多个导风管围绕电池排布,导风管面对电池的壁上设有多个斜向上的导风孔;升降板的中部设有向下凹陷的凹槽,导向柱固定在底座上,导向柱的顶部伸入凹槽内,限位密封板固定在导向柱的顶部,升降板与导向柱和限位密封板滑动密封连接,散热板盖在凹槽的槽口。本发明将热气斜向上吹,提高散热效果;利用震动产生的上下跳动将热气向上吹,提高散热的同时进行减震。

    一种无人值守方舱电站及其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748464A

    公开(公告)日:2024-10-08

    申请号:CN202410777818.8

    申请日:2024-06-1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的一种无人值守方舱电站及其控制方法,包括S1、确定市电电源是否正常,当检测到市电电源异常时,则执行步骤S2;S2、控制第一开关分闸,确定第一发电机组工作是否正常,若正常,则控制第一发电机组与电源柜之间的第二开关合闸,若第一发电机组工作异常,则执行步骤S3;S3、控制第二开关分闸,确定第二发电机组工作是否正常,若正常,则控制第二发电机组于电源柜之间的第三开关合闸;若第二发电机组工作异常,则执行步骤S4;S4、控制第三开关分闸,电源柜通过蓄电池组为方舱电站中的负载设备供电。本发明提供的方法能够实现市电电源、发电机组以及蓄电池组的全自动、快速、准确的转换,为负载设备提供稳定可靠的电源。

    一种车载通信对抗装置
    10.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21930462U

    公开(公告)日:2024-10-29

    申请号:CN202323640078.3

    申请日:2023-12-29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车载通信对抗装置,涉及通信设备领域,包括壳体,壳体内放置有通信装置,壳体内部设置有用于将通信装置推出的弹性机构,壳体两个侧壁内设置有用于对通信装置进行两段式限位的限位机构,壳体两侧开设有通槽,通槽内安装有用于调节弹性机构和限位机构位置的挤推机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设置限位机构,能够对通信装置进行两段式限位,第一段限位使通信装置位于壳体内能够正常工作,第二段限位使通信装置伸出壳体,便于对通信装置进行检修,而且也便于将通信装置拆下进行更换;通过限位机构、弹性机构和挤推机构的配合,在保证通信装置便于检修和更换的同时能够保证缓冲效果,从而保证通信装置的稳定性。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