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646611A
公开(公告)日:2025-03-18
申请号:CN202411708567.4
申请日:2024-11-27
Applicant: 连云港智源电力设计有限公司
IPC: G06F18/241 , G01R31/12 , G06N3/0464 , G06N3/08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力系统监测与故障诊断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基于自适应注意力机制的局部放电检测网络系统,包括数据采集模块、信号预处理与时频图像生成模块、自适应注意力机制的深度学习网络、故障分类与诊断模块以及实时监控与报警模块,据采集模块实时采集多模态局部放电信号,并通过信号预处理与时频图像生成模块进行预处理。自适应注意力机制的深度学习网络对时频图像进行特征提取和分类,最终由故障分类与诊断模块输出诊断结果,实时监控与报警模块据此进行实时监测和自动报警。系统通过实时采集多模态局部放电信号,利用深度学习网络进行特征提取和分类,自适应注意力机制能够动态调整对不同特征的关注度,提高了检测的准确性和鲁棒性。
-
公开(公告)号:CN119322242A
公开(公告)日:2025-01-17
申请号:CN202411490158.1
申请日:2024-10-24
Applicant: 连云港智源电力设计有限公司
IPC: G01R31/12 , G06V10/764 , G06V10/82 , G06V10/52 , G06N3/0455 , G06N3/0464 , G06N3/08 , G06F18/10 , G06F18/241 , G06F18/2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图像识别与局部放电特征提取的智能电力设备故障诊断系统及方法,包括以下模块:数据采集模块、信号预处理与时频图像生成模块、混合深度学习网络模块、故障分类与诊断模块;通过结合CNN和Transformer网络,能够同时捕捉局部放电信号的局部和全局特征,提升检测的精度和可靠性,Transformer网络的自注意力机制使得系统能够在高噪声背景下依然准确识别有效信号,降低了误报率,该系统能够实时监测电力设备的运行状态,提供即时的故障预警和诊断报告,适合应用于在线监测和远程诊断场景,实现了对复杂局部放电信号的精准识别和实时故障预警。相比传统方法,显著提高了检测的准确性、抗干扰能力和实时性,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9168500A
公开(公告)日:2024-12-20
申请号:CN202410776746.5
申请日:2024-06-17
Applicant: 连云港智源电力设计有限公司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连云港供电分公司
IPC: G06Q10/067 , G06Q10/10 , G06F3/0484 , G06T13/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GIM技术的架空线路工程施工进度模拟方法,该方法采用架空线路工程施工进度模拟平台,在模拟平台中设有人机交互界面、GIM模型解析组件、进度计划解析模块、计划模型关联模块、施工进度动画模拟模块等关键组件。该方法通过解析施工进度计划和GIM模型中的杆塔、导线、绝缘子串、基础模型,并自动将模型与施工进度计划相关联,最后将架空线路工程施工进度通过动画的方式可视化展现。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方法具有交互性强、灵活高效的特点,为架空线路工程的施工管理提供了全新的解决方案,有助于提升施工效率,降低施工风险。
-
公开(公告)号:CN117682129B
公开(公告)日:2024-11-12
申请号:CN202311709426.X
申请日:2023-12-13
Applicant: 连云港智源电力设计有限公司 , 连云港云讯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无人机喷涂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绝缘喷涂无人机的稳定控制结构及其组装方法,包括无人机本体,所述无人机本体的底部安装有两个支腿,所述无人机本体的下方设置有稳定支撑结构本体,所述稳定支撑结构本体包括支撑架,所述支撑架的两侧均固定安装有液压缸,所述支撑架的内部设置有两个与所述液压缸相连接的夹持板,所述支撑架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第一固定块,所述第一固定块的两侧均设置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固定框,本发明通过稳定支撑结构本体的设置,由稳定控制结构来代替钩锁算悬吊,使得无人机在飞行的过程中喷涂设备不会晃动,保证了喷涂设备的稳定,能够更好的对电力设备和电缆进行喷涂,提升喷涂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4336414A
公开(公告)日:2022-04-12
申请号:CN202210008185.5
申请日:2022-01-05
Applicant: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连云港供电分公司 , 连云港智源电力设计有限公司
IPC: H02G1/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输电线路沿防坠轨道爬塔载人装置,包括第一杆件、第二杆件、第三杆件、第四杆件和连接座,连接座设置为正方体结构,第一杆件设于连接座上部,第二杆件设于连接座左侧,第三杆件设于连接座下侧,第四杆件设于连接座右侧,第一杆件、第二杆件、第三杆件和第四杆件可拆卸转动连接于连接座上,连接座的前部设置有安装盒,第四杆件上设置有第一固定卡件,第二杆件上设置有第二固定卡件,所述安装盒的上部设置有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所述安装盒的下部设置有第三连接件和第四连接件,所述第一连接件包括第一连接板、第二连接板和第三连接板。该输电线路沿防坠轨道爬塔载人装置,便于连接,且连接方便,保证了工作人员的安全性。
-
公开(公告)号:CN118166834A
公开(公告)日:2024-06-11
申请号:CN202311220809.0
申请日:2023-09-21
Applicant: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连云港供电分公司 , 连云港智源电力设计有限公司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双创中心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活性粉末混凝土转角井,外井筒的第一外侧设置有与中心腔连通的第一穿缆管、第二外侧设置有与中心腔连通并且开口横向延伸的调节窗;内井筒可绕竖向中心轴转动调节的设置在外井筒的中心腔内,内井筒外侧设置有与中心腔连通的第二穿缆管,第二穿缆管由调节窗穿出并位置可调节设置,井筒端盖中间设置有供人员出入的维修口,所述活动盖板活动设置在中心腔内并与维修口适配。这种活性粉末混凝土转角井,能够实现由第一穿缆管、中心腔和第二穿缆管顺次穿过的电缆角度变化,便于根据电缆的敷设角度调整转角井的第一穿缆管和第二穿缆管之间的角度,提高电缆敷设的适应性并便于电缆的穿设,并且提高了转角井的安全性。
-
公开(公告)号:CN117682129A
公开(公告)日:2024-03-12
申请号:CN202311709426.X
申请日:2023-12-13
Applicant: 连云港智源电力设计有限公司 , 连云港云讯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无人机喷涂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绝缘喷涂无人机的稳定控制结构及其组装方法,包括无人机本体,所述无人机本体的底部安装有两个支腿,所述无人机本体的下方设置有稳定支撑结构本体,所述稳定支撑结构本体包括支撑架,所述支撑架的两侧均固定安装有液压缸,所述支撑架的内部设置有两个与所述液压缸相连接的夹持板,所述支撑架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第一固定块,所述第一固定块的两侧均设置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固定框,本发明通过稳定支撑结构本体的设置,由稳定控制结构来代替钩锁算悬吊,使得无人机在飞行的过程中喷涂设备不会晃动,保证了喷涂设备的稳定,能够更好的对电力设备和电缆进行喷涂,提升喷涂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6526676A
公开(公告)日:2023-08-01
申请号:CN202310530110.8
申请日:2023-05-11
Applicant: 连云港智源电力设计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智能变电站监控和预警系统,包括主供电模块(1)、负载/输出端(2)、主供电监测模块(3)、负载监测模块(4)、辅助储放电模块(5)、辅助储放电检测模块(6)、变电站综合管理模块(7)和报警单元(8),本发明的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智能变电站监控和预警系统,不再局限于对变电站的供电、负载参数简单的观察,而是基于负载、供电的功率全方面的深入监控和调控,使得变电站的相应设备最少,降低供电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4336413A
公开(公告)日:2022-04-12
申请号:CN202210008169.6
申请日:2022-01-05
Applicant: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连云港供电分公司 , 连云港智源电力设计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输电线路可视化监拍装置,包括连接体,连接体的一端设置有第一连接座,连接体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二连接座,第一连接座和第二连接座与连接体转动连接,且连接体的两端分别对应安装于第一连接座和第二连接座的中心处,连接体上放置有视频监控器,连接体的一侧设置有驱动器,驱动器位于第二连接座一侧,驱动器上设置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供于将所述驱动器固定,所述第一连接座包括套壳、固定环、轴承、限位挡杆、第一连接耳、第二连接耳,所述连接体的一端与所述固定环固定连接。该输电线路可视化监拍装置,方便对视频监控器进行调节,方便视频监控器实时对输电线路进行监控和拍摄,调节方便,保证了输电线路被监控的正常使用。
-
公开(公告)号:CN119720623A
公开(公告)日:2025-03-28
申请号:CN202411515591.6
申请日:2024-10-29
Applicant: 连云港智源电力设计有限公司
IPC: G06F30/23 , G06F30/27 , G06N20/00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螺旋桩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基于机器学习算法的螺旋桩芯劲性复合桩成桩工艺及使用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进行有限元分析;进行机器学习,得到关于机器学习参数M(x)的机器学习模型;将训练好的关于机器学习参数M(x)的机器学习模型导入电脑,并将电脑与螺旋桩芯劲性复合桩打桩机连接;在施工现场输入现场的土壤信息以及工程所需的抗拔承载能力后,在电脑屏幕上显示本次工程所需螺旋锚结构尺寸,利用公式F=M(x)S(x)ktT实时反映注浆螺旋锚的抗拔承载力,通过有限元分析和机器学习模型相结合,实现了对螺旋桩抗拔承载力的精准预测和实时调整。能减少人力物力浪费,提升施工性能,增强智能化水平和施工安全性,具有显著的技术优势和应用价值。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