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453192A
公开(公告)日:2025-02-18
申请号:CN202411600950.8
申请日:2024-11-11
Applicant: 辽宁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 东北林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云杉花墨天牛引诱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属于害虫防治技术领域。本发明提供的云杉花墨天牛引诱剂由(1R)‑(+)‑α‑蒎烯1~2份,3‑甲基戊烷4~6份,2‑十一烷氧基‑1‑乙醇2~4份,石蜡油88~93份制成,本发明还提供了所述云杉花墨天牛引诱剂的制备方法和应用。本发明所述云杉花墨天牛引诱剂具有生产工艺简单、成本低廉、诱捕效果高、安全、环保的优点,能够有效的控制云杉花墨天牛林间虫口密度,遏制松材线虫病的蔓延和传播。
-
公开(公告)号:CN101849476A
公开(公告)日:2010-10-06
申请号:CN200910010974.7
申请日:2009-04-01
Applicant: 辽宁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中药材猪苓,具体地说是一种猪苓菌种菌核化快速生产方法,1)一级培养基配方组成为:10-50g玉米粉、10-20g蔗糖或葡萄糖、牛肉膏1-3g、水1000ml、琼脂15-22g;灭菌后接种猪苓菌种,进行猪苓菌的一级培养,得一级菌种;2)按重量比,以20-60%玉米馇、80-40%阔叶树木屑和/或直径0.1-2cm、长3-5cm的小木段混合制成二级培养基,加水搅拌均匀,使培养基的重量含水量达55-60%;灭菌后同时接种猪苓菌种的一级种和蜜环菌,在20-25℃条件下培养30-45天,即得到可大量繁殖的二级菌种。本发明生产成本低,菌核形成快。
-
公开(公告)号:CN101849476B
公开(公告)日:2011-12-07
申请号:CN200910010974.7
申请日:2009-04-01
Applicant: 辽宁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中药材猪苓,具体地说是一种猪苓人工栽培菌种和伴生蜜环菌及猪苓菌种菌核化生产方法,猪苓菌种林研猪苓3号,伴生蜜环菌林研3号;猪苓菌种菌核化生产方法为,1)一级培养基为:10-50g玉米粉、10-20g蔗糖或葡萄糖、1-3g牛肉膏、15-22g琼脂、水1000ml;灭菌后接种猪苓菌种,培养得一级菌种;2)按重量比,以20-60%玉米馇、80-40%阔叶树木屑和/或直径0.1-2cm、长3-5cm小木段混合成二级培养基,加水搅拌均匀,培养基的含水量55-60%;灭菌后同时接种猪苓菌种一级种和蜜环菌,在20-25℃条件下培养30-45天,即得到可二级菌种。
-
公开(公告)号:CN102893965A
公开(公告)日:2013-01-30
申请号:CN201210369211.3
申请日:2012-09-27
Applicant: 辽宁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灯光诱捕舞毒蛾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①.将至少一盏灯Ⅰ置于离地面85cm~95cm的位置;在所述灯Ⅰ的下方设置有装水的装水容器;所述灯Ⅰ到装水容器中水面距离为81cm~91cm;其中,灯Ⅰ发出光的波长为320~420nm;装水容器内壁颜色为银色;②.在晚间的20:00~22:00对舞毒蛾成虫进行诱捕。本发明的方法可以大面积压低种群数量,保护生物多样性和森林生态环境,安全有效绿色环保的控制舞毒蛾,对其他非靶标昆虫伤害小。
-
公开(公告)号:CN102037853A
公开(公告)日:2011-05-04
申请号:CN200910187991.8
申请日:2009-10-21
Applicant: 辽宁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中药材猪苓,具体地说是一种猪苓人工栽培菌种和伴生蜜环菌及猪苓菌种菌核化生产方法,猪苓菌种林研猪苓3号,伴生蜜环菌林研3号;猪苓菌种菌核化生产方法为,1)一级培养基为:10-50g玉米粉、10-20g蔗糖或葡萄糖、1-3g牛肉膏、15-22g琼脂、水1000ml;灭菌后接种猪苓菌种,培养得一级菌种;2)按重量比,以20-60%玉米馇、80-40%阔叶树木屑和/或直径0.1-2cm、长3-5cm小木段混合成二级培养基,加水搅拌均匀,培养基的含水量55-60%;灭菌后同时接种猪苓菌种一级种和蜜环菌,在20-25℃条件下培养30-45天,即得到可二级菌种。本发明生产成本低,菌核形成快。
-
公开(公告)号:CN102037853B
公开(公告)日:2012-07-25
申请号:CN200910187991.8
申请日:2009-10-21
Applicant: 辽宁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IPC: C12N3/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中药材猪苓,具体地说是一种猪苓人工栽培菌种和伴生蜜环菌及猪苓菌种菌核化生产方法,猪苓菌种林研猪苓3号,伴生蜜环菌林研3号;猪苓菌种菌核化生产方法为,1)一级培养基为:10-50g玉米粉、10-20g蔗糖或葡萄糖、1-3g牛肉膏、15-22g琼脂、水1000ml;灭菌后接种猪苓菌种,培养得一级菌种;2)按重量比,以20-60%玉米馇、80-40%阔叶树木屑和/或直径0.1-2cm、长3-5cm小木段混合成二级培养基,加水搅拌均匀,培养基的含水量55-60%;灭菌后同时接种猪苓菌种一级种和蜜环菌,在20-25℃条件下培养30-45天,即得到可二级菌种。本发明生产成本低,菌核形成快。
-
公开(公告)号:CN222105172U
公开(公告)日:2024-12-03
申请号:CN202323390751.2
申请日:2023-12-12
Applicant: 辽宁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IPC: G01N1/24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树干挥发性化合物原位采集系统,涉及树干挥发性化合物采集技术领域,包括采样桶和苏玛罐,采样桶呈套筒状,采样桶用于套于处于生长状态下的树干上的待检测部位,采样桶两端与树干紧密接触,采样桶上设置有过气口,苏玛罐能够与过气口连通。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树干挥发性化合物原位采集系统用于对生产状态下的树干进行挥发物采集,本装置采集过程不破坏树体结构,完全按照自然状态下树体的结构、温度和暴露面积采集挥发物,以实现还原自然状态下树体挥发物的成分和比例的目的。
-
公开(公告)号:CN216135065U
公开(公告)日:2022-03-29
申请号:CN202120868201.9
申请日:2021-04-26
Applicant: 辽宁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Inventor: 王建军 , 栾庆书 , 赵同海 , 王敬贤 , 姜旭 , 白慧敏 , 云丽丽 , 王琴 , 刘红民 , 董莉莉 , 汪成成 , 黄瑞芬 , 崔东阳 , 范大庆 , 张铁利 , 董小波 , 马纪红 , 陈明海 , 张伟岩 , 胡明环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纵坑切梢小蠹诱杀装置,涉及昆虫诱杀设备技术领域,纵坑切梢小蠹诱杀装置包括引诱光源,所述引诱光源用于产生波长为380~385nm的光,能够提高对纵坑切梢小蠹的诱杀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212963605U
公开(公告)日:2021-04-13
申请号:CN202022048932.7
申请日:2020-09-18
Applicant: 辽宁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Inventor: 王建军 , 王敬贤 , 王琴 , 栾庆书 , 孟照煜 , 姜旭 , 王微 , 吕琳丽 , 马纪红 , 白慧敏 , 黄瑞芬 , 董莉莉 , 陈罡 , 陈明海 , 许水威 , 汪成成 , 肖尧
IPC: G01G17/04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松沫蝉滴沫量的测量装置,涉及测量工具技术领域,包括旋转平台和支撑元件,旋转平台靠近松沫蝉的寄主树设置,且旋转平台的上端面用于承接松沫蝉产出的泡沫并将泡沫显影,旋转平台能够围绕其中心轴转动,且支撑元件的一端支撑旋转平台,另一端用于可拆卸固定于地面上。该松沫蝉滴沫量的测量装置能够方便测量松沫蝉的滴沫量,且测量过程省时省力。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