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猪苓菌种菌核化快速生产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849476A

    公开(公告)日:2010-10-06

    申请号:CN200910010974.7

    申请日:2009-04-0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中药材猪苓,具体地说是一种猪苓菌种菌核化快速生产方法,1)一级培养基配方组成为:10-50g玉米粉、10-20g蔗糖或葡萄糖、牛肉膏1-3g、水1000ml、琼脂15-22g;灭菌后接种猪苓菌种,进行猪苓菌的一级培养,得一级菌种;2)按重量比,以20-60%玉米馇、80-40%阔叶树木屑和/或直径0.1-2cm、长3-5cm的小木段混合制成二级培养基,加水搅拌均匀,使培养基的重量含水量达55-60%;灭菌后同时接种猪苓菌种的一级种和蜜环菌,在20-25℃条件下培养30-45天,即得到可大量繁殖的二级菌种。本发明生产成本低,菌核形成快。

    猪苓人工栽培菌种和蜜环菌及猪苓菌种菌核化生产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037853B

    公开(公告)日:2012-07-25

    申请号:CN200910187991.8

    申请日:2009-10-2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中药材猪苓,具体地说是一种猪苓人工栽培菌种和伴生蜜环菌及猪苓菌种菌核化生产方法,猪苓菌种林研猪苓3号,伴生蜜环菌林研3号;猪苓菌种菌核化生产方法为,1)一级培养基为:10-50g玉米粉、10-20g蔗糖或葡萄糖、1-3g牛肉膏、15-22g琼脂、水1000ml;灭菌后接种猪苓菌种,培养得一级菌种;2)按重量比,以20-60%玉米馇、80-40%阔叶树木屑和/或直径0.1-2cm、长3-5cm小木段混合成二级培养基,加水搅拌均匀,培养基的含水量55-60%;灭菌后同时接种猪苓菌种一级种和蜜环菌,在20-25℃条件下培养30-45天,即得到可二级菌种。本发明生产成本低,菌核形成快。

    一种猪苓菌种菌核化生产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849476B

    公开(公告)日:2011-12-07

    申请号:CN200910010974.7

    申请日:2009-04-0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中药材猪苓,具体地说是一种猪苓人工栽培菌种和伴生蜜环菌及猪苓菌种菌核化生产方法,猪苓菌种林研猪苓3号,伴生蜜环菌林研3号;猪苓菌种菌核化生产方法为,1)一级培养基为:10-50g玉米粉、10-20g蔗糖或葡萄糖、1-3g牛肉膏、15-22g琼脂、水1000ml;灭菌后接种猪苓菌种,培养得一级菌种;2)按重量比,以20-60%玉米馇、80-40%阔叶树木屑和/或直径0.1-2cm、长3-5cm小木段混合成二级培养基,加水搅拌均匀,培养基的含水量55-60%;灭菌后同时接种猪苓菌种一级种和蜜环菌,在20-25℃条件下培养30-45天,即得到可二级菌种。

    一种蒙古栎无性繁育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166933A

    公开(公告)日:2021-01-05

    申请号:CN202011207680.6

    申请日:2020-11-0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蒙古栎无性繁育方法,属于农业种植技术领域。本发明所述的蒙古栎无性繁育方法,采用压条处理的繁殖方式,首先栽植母株并进行平茬、促萌;6月中旬至7月上旬进行萌条基部绑缚横溢;横溢后,在横缢处至以上10‑15cm处喷涂生根液;喷涂后立即覆盖基质,并喷一次密封水。利用本发明的繁育方法,使蒙古栎苗木长势旺、侧根发达,生根率达到80%以上,有效降低了蒙古栎的生产成本、提高了成活率。

    猪苓人工栽培菌种和蜜环菌及猪苓菌种菌核化生产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037853A

    公开(公告)日:2011-05-04

    申请号:CN200910187991.8

    申请日:2009-10-2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中药材猪苓,具体地说是一种猪苓人工栽培菌种和伴生蜜环菌及猪苓菌种菌核化生产方法,猪苓菌种林研猪苓3号,伴生蜜环菌林研3号;猪苓菌种菌核化生产方法为,1)一级培养基为:10-50g玉米粉、10-20g蔗糖或葡萄糖、1-3g牛肉膏、15-22g琼脂、水1000ml;灭菌后接种猪苓菌种,培养得一级菌种;2)按重量比,以20-60%玉米馇、80-40%阔叶树木屑和/或直径0.1-2cm、长3-5cm小木段混合成二级培养基,加水搅拌均匀,培养基的含水量55-60%;灭菌后同时接种猪苓菌种一级种和蜜环菌,在20-25℃条件下培养30-45天,即得到可二级菌种。本发明生产成本低,菌核形成快。

    一种控水控温扦插棚
    9.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13548483U

    公开(公告)日:2021-06-29

    申请号:CN202022147628.8

    申请日:2020-09-27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控水控温扦插棚,涉及农林种植技术领域,包括遮阳棚、塑料棚、扦插床、温度控制系统和水分控制系统;遮阳棚设置于所述塑料棚的上方,扦插床设置于塑料棚内;所述温度控制系统包括温度传感器和降温喷头,所述温度传感器设置于所述塑料棚内,所述降温喷头设置于所述塑料棚上方;所述水分控制系统包括淋水喷头,所述淋水喷头设置于所述塑料棚内。以塑料棚外部喷水降低扦插棚温度,同时避免扦插床水分过高,对扦插育苗造成水害。扦插床中加入空心砖,有利于基质排水和通气。遮阴网与塑料棚分开,避免遮阳网向塑料棚内传递热量。遮阴棚可以根据需要宽度任意延展,可以内置多个塑料棚,遮阴棚下遮阴通风,可以有效控制降低环境温度。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