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猪苓菌种菌核化生产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849476B

    公开(公告)日:2011-12-07

    申请号:CN200910010974.7

    申请日:2009-04-0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中药材猪苓,具体地说是一种猪苓人工栽培菌种和伴生蜜环菌及猪苓菌种菌核化生产方法,猪苓菌种林研猪苓3号,伴生蜜环菌林研3号;猪苓菌种菌核化生产方法为,1)一级培养基为:10-50g玉米粉、10-20g蔗糖或葡萄糖、1-3g牛肉膏、15-22g琼脂、水1000ml;灭菌后接种猪苓菌种,培养得一级菌种;2)按重量比,以20-60%玉米馇、80-40%阔叶树木屑和/或直径0.1-2cm、长3-5cm小木段混合成二级培养基,加水搅拌均匀,培养基的含水量55-60%;灭菌后同时接种猪苓菌种一级种和蜜环菌,在20-25℃条件下培养30-45天,即得到可二级菌种。

    一种美国白蜡组织培养快速繁殖增殖培养基及其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2197785B

    公开(公告)日:2012-09-12

    申请号:CN201010131281.6

    申请日:2010-03-2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林木组织培养,具体地说是一种美国白蜡组织培养快速繁殖增殖培养基及其应用,其是以MS或WPM培养基为基本培养基,于基本培养基中添加生长催进物,于基本培养基中添加各物至终浓度为:调吡脲(CPPU)0.05~0.5mg·L-1、萘乙酸(NAA)或吲哚丁酸(IBA)0.1~0.5mg·L-1、20~40g·L-1白沙糖,调节培养基pH值至5.8~5.9。本发明二相固化MS或WPM培养基添加植物生长调节剂调吡脲和萘乙酸或吲哚丁酸对美国白蜡种胚诱导无菌苗茎段增殖效果显著。本发明提供了这种培养基在美国白蜡组织培养快速繁殖中的应用,为今后美国白蜡的工厂化生产提供了可行方案。

    一种生态脆弱带沙质海岸沿海防护林造林修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731116B

    公开(公告)日:2011-11-09

    申请号:CN200910220199.8

    申请日:2009-11-27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A40/243 Y02P60/4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沙质海岸沿海防护林生态修复方法,具体的说是沙质海岸生态脆弱带沿海防护林修补造林方法。具体为在防护林脆弱带沙质海岸沿海公路旁边或临海沙质滩涂上用粘壤土筑堤造林,能够改善沙质土壤理化特性,且能抑盐、保水、保肥,同时能够起到防护效能。本发明在沙质海岸延线和滨海大道两翼沙质海岸营养贫瘠和漏肥漏水的沙土地上,用粘壤土筑堤的方法抬高成堤坝形林地,筑堤垫土层的粘壤土物理性质和水分条件满足了植物生长的水、肥、气、热的肥力需求,相比其它土壤质地,有较高的田间持水量和较高的保水保肥能力,有效地保持了土壤中各种有机物和活性酶的生理活性,继而保证合格的造林成活率和保存率。

    一种猪苓菌种菌核化快速生产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849476A

    公开(公告)日:2010-10-06

    申请号:CN200910010974.7

    申请日:2009-04-0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中药材猪苓,具体地说是一种猪苓菌种菌核化快速生产方法,1)一级培养基配方组成为:10-50g玉米粉、10-20g蔗糖或葡萄糖、牛肉膏1-3g、水1000ml、琼脂15-22g;灭菌后接种猪苓菌种,进行猪苓菌的一级培养,得一级菌种;2)按重量比,以20-60%玉米馇、80-40%阔叶树木屑和/或直径0.1-2cm、长3-5cm的小木段混合制成二级培养基,加水搅拌均匀,使培养基的重量含水量达55-60%;灭菌后同时接种猪苓菌种的一级种和蜜环菌,在20-25℃条件下培养30-45天,即得到可大量繁殖的二级菌种。本发明生产成本低,菌核形成快。

    一种美国白蜡组织培养快速繁殖增殖培养基及其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2197785A

    公开(公告)日:2011-09-28

    申请号:CN201010131281.6

    申请日:2010-03-2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林木组织培养,具体地说是一种美国白蜡组织培养快速繁殖增殖培养基及其应用,其是以MS或WPM培养基为基本培养基,于基本培养基中添加生长催进物,于基本培养基中添加各物至终浓度为:调吡脲(CPPU)0.05~0.5mg·L-1、萘乙酸(NAA)或吲哚丁酸(IBA)0.1~0.5mg·L-1、20~40g·L-1白沙糖,调节培养基pH值至5.8~5.9。本发明二相固化MS或WPM培养基添加植物生长调节剂调吡脲和萘乙酸或吲哚丁酸对美国白蜡种胚诱导无菌苗茎段增殖效果显著。本发明提供了这种培养基在美国白蜡组织培养快速繁殖中的应用,为今后美国白蜡的工厂化生产提供了可行方案。

    一种生态脆弱带沙质海岸沿海防护林造林修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731116A

    公开(公告)日:2010-06-16

    申请号:CN200910220199.8

    申请日:2009-11-27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A40/243 Y02P60/4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沙质海岸沿海防护林生态修复方法,具体的说是沙质海岸生态脆弱带沿海防护林修补造林方法。具体为在防护林脆弱带沙质海岸沿海公路旁边或临海沙质滩涂上用粘壤土筑堤造林,能够改善沙质土壤理化特性,且能抑盐、保水、保肥,同时能够起到防护效能。本发明在沙质海岸延线和滨海大道两翼沙质海岸营养贫瘠和漏肥漏水的沙土地上,用粘壤土筑堤的方法抬高成堤坝形林地,筑堤垫土层的粘壤土物理性质和水分条件满足了植物生长的水、肥、气、热的肥力需求,相比其它土壤质地,有较高的田间持水量和较高的保水保肥能力,有效地保持了土壤中各种有机物和活性酶的生理活性,继而保证合格的造林成活率和保存率。

    一种西伯利亚花楸种子打破休眠及播种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731117B

    公开(公告)日:2011-12-07

    申请号:CN200910220200.7

    申请日:2009-11-2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珍优树种引进扩大实生苗繁殖技术,具体西伯利亚花楸种子打破休眠及播种的方法。1)采集优树西伯利亚花楸果实,进行处理,去除果肉,洗净,风干使种子含水率为20%~30%,而后在1~3℃温度下冷藏保存,待用;2)种子打破休眠及播种:将上述种子打破休眠及播种繁殖实生苗,播种后土壤含水量保持18~23%;本发明方法能明显获得较好的育苗效果,试验结果表明,种子打破休眠发芽率可达90%以上,种子发芽整齐,出苗率达85%以上,克服了花楸种子自然下种或常规播种不出苗或缺苗断条的现象,当年西伯利亚花楸苗高最高达到71cm,平均苗高40.78cm,地径最大1.18cm,平均地径0.82cm,育苗效果较好。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