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弱胶结软岩分数阶蠕变损伤本构模型构建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540553A

    公开(公告)日:2024-02-09

    申请号:CN202311508698.3

    申请日:2023-11-1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适用于分级卸围压的弱胶结软岩蠕变损伤本构模型的构建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开展弱胶结软岩分级卸围压蠕变试验,获取蠕变试验数据;基于蠕变试验数据,绘制蠕变量‑时间关系曲线和蠕变速率‑时间关系曲线,分析卸围压弱胶结软岩蠕变特征;引入Riemann‑Liouville分数阶积分算子和负时间指数损伤演化变量,定义非线性损伤Abel黏壶,构建一种适用于分级卸围压的弱胶结软岩蠕变损伤本构模型;基于卸围压蠕变试验结果,采用Levenberg‑Marquardt算法进行模型参数初步识别,再利用蚁群算法,进行模型参数优选,最终确定最优模型参数。根据本方法建立的模型可用于描述开挖卸荷条件下弱胶结软岩全过程蠕变损伤特性,对地下工程围岩长期稳定性预测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种用于单轴压缩试验的温度控制装置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749499A

    公开(公告)日:2020-02-04

    申请号:CN201910956107.6

    申请日:2019-10-1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一种数字式控温装置,涉及一种单轴压缩试验过程中保持试件温度恒定的装置及方法,主要由待测试件、温度检测系统、外接加热系统及控温系统组成。所述的温度检测系统包括温度感应贴片,传感线,数显温度计。所述的外接加热系统包括加热板,感温探头,传感线。所述的控温系统指的是温控器。加热板上部与单轴压缩试验机上方垫块相连,下部与试验机之间留有一定空隙。温控器伸出加热板下方,以随时控制加热板的温度,保证试件及试件周围的温度。该装置结构简单,容易操作,弥补了单轴压缩试验不能控制温度的缺点。图1左部分是内部结构,右部分显示的是外部结构。图2、图3、图4分别为各零件部分结构。

    一种冲击地压巷道支护锚杆

    公开(公告)号:CN108071409A

    公开(公告)日:2018-05-25

    申请号:CN201610986761.8

    申请日:2016-11-1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E21D21/00 E21D11/10 E21D11/152 E21D20/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冲击地压巷道支护锚杆,包括锚杆一、锚杆二、锚杆三、第一阻尼器、第二阻尼器、第一托盘、第二托盘和锚固头;锚固头设置在锚杆三的端部;第一阻尼器一端与锚杆一固定连接,第一阻尼器另一端与锚杆二固定连接,锚杆二的另一端固定连接至第二阻尼器,第二阻尼器与锚杆三固定连接;第一托盘固定安装在锚杆一的顶端,第一托盘与第二托盘之间通过连接杆固定连接,第一托盘和第二托盘均为环形盘结构;第一阻尼器和第二阻尼器内均设置有弹簧。本发明解决了现有的支护方式支护可靠性不高,抗岩爆振动及扰动性能低下,仅能适应低强度的冲击地压的问题,使锚杆具有较高的安全储备,能够适应突发状况。

    一种确定弱胶结软岩各向异性强度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413614A

    公开(公告)日:2025-02-11

    申请号:CN202411545848.2

    申请日:2024-11-0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确定弱胶结软岩各向异性强度的方法,涉及岩体力学领域。具体包括以下步骤:S1采用同轴双芯钻头制备弱胶结软岩空心圆柱试样;S2利用空心圆柱扭剪仪开展不同大主应力作用方向时弱胶结软岩定向剪切试验;S3根据定向剪切试验结果,将破坏点强度包络线简化为椭圆模型;S4建立各向异性椭圆破坏准则隐函数数学模型;S5,确定弱胶结软岩各向异性模型参数。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克服了各向同性强度准则未考虑主应力方向作用的缺陷,提升了软岩各向异性强度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一种含断层类煤岩组合立方体试件的制作装置及操作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183332A

    公开(公告)日:2023-05-30

    申请号:CN202310225087.1

    申请日:2023-03-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含断层类煤岩组合立方体试件的制作装置及操作方法,本装置由试件箱、断层挡板、上挡板、上滑轨围板、下滑轨围板和滑动杆构成;下滑轨围板固定于试件箱顶部边缘线上并向外侧凸出,上滑轨围板固定于下滑轨围板上方,与下滑轨围板围成滑动轨道;滑动杆由滑动杆支架、滑动轮和滑动轮支座片组成,两端嵌于滑动轨道内;断层挡板穿过滑动杆处的断层挡板插缝,用于形成断层;上挡板穿过上挡板插缝,用于防止浇筑材料飞溅。本发明还公开了基于上述试件制作装置的操作方法。本发明装置安装和使用方便,可以根据提前设定好的相似模型参数,制作具有不同断层倾角的煤岩组合立方体试件,填补了含断层类煤岩组合立方体试件制作装置的空白。

    一种用于室内试验的单摆式电磁吸引震源击发装置及使用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064200A

    公开(公告)日:2021-07-02

    申请号:CN202110331955.5

    申请日:2021-03-2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室内试验的单摆式电磁吸引震源击发装置及使用方法,包括包括支架结构、震源能量测量结构、震源击发时刻测量结构。支杆包括固定杆和伸缩杆,震源能量测量结构连接固定杆。震源能量测量结构包括直尺、摆幅刻度尺、摆球组件、摆球控制组件、计数组件,摆球控制组件可沿直尺移动,将摆球准确定位,并读取摆长和摆幅。计数组件包括光电传感器和计时器。本发明解决了便携性的问题,方便组合拆卸,缩短了试验过程中的信息指令交流环,实现了试验过程中的震源及仪器由单人操作,提高了测量精度,有效的降低了制造和使用成本,实用性较强。

    一种基于模糊综合评判法的超深软土基坑安全评价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807576A

    公开(公告)日:2020-02-18

    申请号:CN201910961710.3

    申请日:2019-10-1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模糊综合评判法的超深软土基坑安全评价方法,具体涉及岩土工程稳定评价领域。将基坑工程安全风险因素划分为基坑本体和周边环境两部分,其中基坑本体的风险因素包括围护体测斜、支撑轴力、桩顶竖向位移和桩顶水平位移;周边环境的风险因素为地表沉降和建筑物沉降;以累计变形量和变化速率作为各因素的风险评估模型数据,确定基坑安全评价指标;将软土深基坑的安全等级划分为稳定状态、较稳定状态、极限稳定状态、欠稳定状态、不稳定状态五个等级,建立软土深基坑工程安全评价等级;采用三级模糊综合评判法,建立软土深基坑工程安全评价模型。并结合实施例,进行定量评价,验证三级模糊综合评判模型的可靠性。

    一种便于调节的井下高频微震监测台

    公开(公告)号:CN213239179U

    公开(公告)日:2021-05-18

    申请号:CN202022469663.1

    申请日:2020-10-3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便于调节的井下高频微震监测台,属于微震监测领域,包括调节框,所述调节框的内底壁固定连接有支撑块,所述支撑块的上表面固定镶嵌有固定轴承,所述调节框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有顶板,所述顶板的上表面开设有通孔,所述固定轴承的内圈固定连接有旋转杆,所述旋转杆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斜齿轮,所述调节框的内底壁固定连接有垫块;通过设置电动伸缩杆的伸缩,方便工作人员对高频微震检测器主体的高度进行调节,增加了该装置的检测范围,提高了该装置的灵活性,通过阻尼电机的旋转,方便工作人员对高频微震检测器主体纵向角度的调节,增加了该装置的实用性,为工作人员的调节节省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