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铜绿微囊藻的培养基及其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3555635B

    公开(公告)日:2015-06-10

    申请号:CN201310557730.7

    申请日:2013-11-07

    Applicant: 辽宁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铜绿微囊藻的培养基。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培养基由NaCl、K2HPO4、MgSO4·7H2O、Ca(NO3) 2、柠檬酸、FeCl3、柠檬酸三铵、EDTANa2、Na2CO3、A5储备液和水组成。采用本发明的培养基及培养方法,不仅缩短培养时间,且培养过程中藻液不会变黄,所培养的铜绿微囊藻到达生长稳定期时的藻细胞数可达9×106个/mL。

    一种粪链球菌和酵母菌共生培养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184179A

    公开(公告)日:2013-07-03

    申请号:CN201310093122.5

    申请日:2013-05-03

    Applicant: 辽宁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粪链球菌和酵母菌共生培养的方法。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培养基优化配方:蛋白胨24g‰、葡萄糖12-24g‰、酵母粉5-10g‰、初始pH为7.0;培养方法:酵母菌和粪链球菌种子液的接种量分别为2.5%和1.0%,采用粪链球菌种子液先接种到培养基中培养至对数前期(约4h)后再添加酵母菌种子液的接种方式,于30℃,振荡转速为180rpm,培养20h。然后将酵母菌和粪链球菌在5L发酵罐进行扩大培养,培养条件为:通气量2.4Lpm、搅拌速率100rpm、罐温30℃、装液量60%,培养24h时。本发明成本低、作用效果稳定、提高了复合菌的数量,增强粪链球菌和酵母菌复合菌剂的作用效果。

    一种具有高絮凝能力的菌株及其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3602620B

    公开(公告)日:2016-05-04

    申请号:CN201310626885.1

    申请日:2013-11-28

    Applicant: 辽宁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高絮凝能力的菌株及其应用。以本发明提供的具有高絮凝能力的菌株壁芽孢杆菌(Bacillus muralis)D6的代谢产物作为主要活性成分,作为微生物絮凝剂,将其应用于降解屠宰废水,具有无毒无害、可自然降解、处理效果好、无二次污染等特点。在最佳投加组合条件下,菌株D6经发酵所产生的微生物絮凝剂对屠宰废水的CODCr、SS、浊度、TN、NH4+-N去除率分别为92.19%、93.06%、97.23%、35.91%、38.82%,提高了污水处理效果,为屠宰废水的高效处理提供了新的方法。

    一种铜绿假单胞菌及其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4498387B

    公开(公告)日:2017-06-16

    申请号:CN201410691653.9

    申请日:2014-11-25

    Applicant: 辽宁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铜绿假单胞菌及其应用。本发明提供的铜绿假单胞菌,命名为: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A1,保藏编号为CCTCC NO:M 2014585。本发明提供的菌株A1对铜绿微囊藻具有溶解作用,是以通过分泌胞外物质来进行溶藻,且该物质具有很强的热稳定性,是非蛋白质类物质。将菌株A1上清液以6:100的体积比接种到藻液中,第5天,处理组藻已经彻底黄化且藻细胞叶绿素a的去除率为80.29%。

    一种粪链球菌和酵母菌共生培养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184179B

    公开(公告)日:2015-05-13

    申请号:CN201310093122.5

    申请日:2013-05-03

    Applicant: 辽宁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粪链球菌和酵母菌共生培养的方法。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培养基优化配方:蛋白胨24g‰、葡萄糖12-24g‰、酵母粉5-10g‰、初始pH为7.0;培养方法:酵母菌和粪链球菌种子液的接种量分别为2.5%和1.0%,采用粪链球菌种子液先接种到培养基中培养至对数前期(约4h)后再添加酵母菌种子液的接种方式,于30℃,振荡转速为180rpm,培养20h。然后将酵母菌和粪链球菌在5L发酵罐进行扩大培养,培养条件为:通气量2.4Lpm、搅拌速率100rpm、罐温30℃、装液量60%,培养24h时。本发明成本低、作用效果稳定、提高了复合菌的数量,增强粪链球菌和酵母菌复合菌剂的作用效果。

    一种具有高絮凝能力的菌株及其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3602620A

    公开(公告)日:2014-02-26

    申请号:CN201310626885.1

    申请日:2013-11-28

    Applicant: 辽宁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高絮凝能力的菌株及其应用。以本发明提供的具有高絮凝能力的菌株壁芽孢杆菌(Bacillusmuralis)D6的代谢产物作为主要活性成分,作为微生物絮凝剂,将其应用于降解屠宰废水,具有无毒无害、可自然降解、处理效果好、无二次污染等特点。在最佳投加组合条件下,菌株D6经发酵所产生的微生物絮凝剂对屠宰废水的CODCr、SS、浊度、TN、NH4+-N去除率分别为92.19%、93.06%、97.23%、35.91%、38.82%,提高了污水处理效果,为屠宰废水的高效处理提供了新的方法。

    一种用于铜绿微囊藻的培养基及其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3555635A

    公开(公告)日:2014-02-05

    申请号:CN201310557730.7

    申请日:2013-11-07

    Applicant: 辽宁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铜绿微囊藻的培养基。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培养基由NaCl、K2HPO4、MgSO4·7H2O、Ca(NO3)2、柠檬酸、FeCl3、柠檬酸三铵、EDTANa2、Na2CO3、A5储备液和水组成。采用本发明的培养基及培养方法,不仅缩短培养时间,且培养过程中藻液不会变黄,所培养的铜绿微囊藻到达生长稳定期时的藻细胞数可达9×106个/mL。

    一种铜绿假单胞菌及其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4498387A

    公开(公告)日:2015-04-08

    申请号:CN201410691653.9

    申请日:2014-11-25

    Applicant: 辽宁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12R1/385 C02F3/3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铜绿假单胞菌及其应用。本发明提供的铜绿假单胞菌,命名为: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A1,保藏编号为CCTCC NO:M 2014585。本发明提供的菌株A1对铜绿微囊藻具有溶解作用,是以通过分泌胞外物质来进行溶藻,且该物质具有很强的热稳定性,是非蛋白质类物质。将菌株A1上清液以6:100的体积比接种到藻液中,第5天,处理组藻已经彻底黄化且藻细胞叶绿素a的去除率为80.29%。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