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1410960A
公开(公告)日:2020-07-14
申请号:CN202010355885.2
申请日:2020-04-29
Applicant: 辽宁大学
IPC: C09K11/8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NaErF4:Tm3+/CDs复合纳米荧光粉及其制备方法。以油酸为络合剂,氢氧化钠、氟化铵为钠源、氟源,以及所需稀土氧化物为原料在水热的条件下制备得到NaErF4:Tm3+纳米粉体,与使用柠檬酸、硫脲、丙酮制备得到的硫氮共掺的碳量子点进行复合,制备得到NaErF4:Tm3+/CDs复合纳米荧光粉。本发明制备的NaErF4:Tm3+/CDs复合纳米荧光粉具有强烈的红色上转换发光,样品整体呈现出单色的红光发射,由于生物组织存在特殊的“光谱学窗口”,在红光和红外光谱带(700nm-1500nm)的吸收比较小,并且上转换发光材料对生物组织细胞无杀伤力以及自发背景荧光弱等优点,在生物成像、分析检测技术、生物治疗等诸多领域将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0560140A
公开(公告)日:2019-12-13
申请号:CN201910930212.2
申请日:2019-09-29
Applicant: 辽宁大学
IPC: B01J27/24 , C02F1/30 , C02F101/38 , C02F101/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弱发光g-C3N4光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以三聚氰胺和苯甲酸为原料,利用苯甲酸对三聚氰胺前驱体改性,通过焙烧制备g-C3N4光催化剂。本发明制备的g-C3N4拥有较低的光致发光强度,抑制了光生载流子的复合,能够有效提高能量转换的效率从而提高了光催化效率。本发明制备的g-C3N4拥有多缝隙的表面形貌,有利于光生载流子输送到半导体光催化剂表面。本发明具有成本低和方便操作的优点。利用其在可见光照射下可降解罗丹明B等有害物质,在环境净化和清洁能源生产中具有重要的实际应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07815305A
公开(公告)日:2018-03-20
申请号:CN201711139445.8
申请日:2017-11-16
Applicant: 辽宁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CDs/PVDF复合薄膜的制备方法。将柠檬酸和二乙烯三胺水热法制得的蓝色碳量子点作为荧光填充物,与具有优良压电特性的聚偏氟乙烯(PVDF)相结合,通过共混流延的方式制备出CDs/PVDF复合薄膜。很好地解决了固相碳量子点荧光自淬灭现象,保持了碳量子点优良的荧光特性与聚偏氟乙烯的耐化学腐蚀性、耐高温性、耐氧化性、耐候性和耐射线辐射性。在与优良的压电性、介电性、热电性相结合的基础上,形成了集发光与压电性于一体的复合功能薄膜材料。
-
公开(公告)号:CN111410960B
公开(公告)日:2022-06-14
申请号:CN202010355885.2
申请日:2020-04-29
Applicant: 辽宁大学
IPC: C09K11/8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NaErF4:Tm3+/CDs复合纳米荧光粉及其制备方法。以油酸为络合剂,氢氧化钠、氟化铵为钠源、氟源,以及所需稀土氧化物为原料在水热的条件下制备得到NaErF4:Tm3+纳米粉体,与使用柠檬酸、硫脲、丙酮制备得到的硫氮共掺的碳量子点进行复合,制备得到NaErF4:Tm3+/CDs复合纳米荧光粉。本发明制备的NaErF4:Tm3+/CDs复合纳米荧光粉具有强烈的红色上转换发光,样品整体呈现出单色的红光发射,由于生物组织存在特殊的“光谱学窗口”,在红光和红外光谱带(700nm‑1500nm)的吸收比较小,并且上转换发光材料对生物组织细胞无杀伤力以及自发背景荧光弱等优点,在生物成像、分析检测技术、生物治疗等诸多领域将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7815305B
公开(公告)日:2020-04-10
申请号:CN201711139445.8
申请日:2017-11-16
Applicant: 辽宁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CDs/PVDF复合薄膜的制备方法。将柠檬酸和二乙烯三胺水热法制得的蓝色碳量子点作为荧光填充物,与具有优良压电特性的聚偏氟乙烯(PVDF)相结合,通过共混流延的方式制备出CDs/PVDF复合薄膜。很好地解决了固相碳量子点荧光自淬灭现象,保持了碳量子点优良的荧光特性与聚偏氟乙烯的耐化学腐蚀性、耐高温性、耐氧化性、耐候性和耐射线辐射性。在与优良的压电性、介电性、热电性相结合的基础上,形成了集发光与压电性于一体的复合功能薄膜材料。
-
公开(公告)号:CN111253941A
公开(公告)日:2020-06-09
申请号:CN202010221533.8
申请日:2020-03-26
Applicant: 辽宁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Tm3+/Er3+/Yb3+稀土三掺杂Sc4Zr3O12纳米发光材料的制备及其荧光测温应用。以氧化钪、硝酸锆和所需掺杂的稀土氧化物为原料,在一定水热条件下通过煅烧制得纯相均一的Sc4Zr3O12纳米发光材料。本发明制备的稀土掺杂Sc4Zr3O12纳米发光材料具备良好的蓝光及绿光上转换发射,利用Sc4Zr3O12纳米材料的Tm3+及Er3+的两对热耦合能级,成功制备了能够在高温区和低温区都具有高灵敏度及稳定性的荧光测温材料。该材料物理化学性质稳定,制备过程无有害产物生成,绿色环保。
-
公开(公告)号:CN107916407A
公开(公告)日:2018-04-17
申请号:CN201711124561.2
申请日:2017-11-14
Applicant: 辽宁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23C14/35 , C23C14/088 , C23C14/165 , C23C14/58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表面颗粒均匀银基底的制备方法。分为基片准备、磁控溅射、氮气氛围退火和保存四个步骤。第一步为切割硅片至规格尺寸,分别经过丙酮、乙醇、氢氟酸、水浸泡洗涤来去除有机物和氧化层,用氮气枪吹干备用。第二步为将处理好的硅片放入溅射室内,采用设定的功率和时间进行溅射,采用重复交替的方式的溅射钛酸钡和银,得到多层银和钛酸钡混合的结构。第三步为将溅射好的硅片移入管式炉中,在通氮气的保护下进行退火处理。第四步为将退火后的样品在真空条件下保存。经过以上四个步骤,即可获得表面颗粒均匀的银基底。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