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3852116B
公开(公告)日:2023-11-10
申请号:CN202110846318.1
申请日:2021-07-26
Applicant: 贵州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网规划研究中心 ,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能源并网系统的稳态控制量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将新能源并网系统视为PQ节点并对其进行潮流计算;根据潮流计算结果并利用计算模块计算稳态控制量;将稳态控制量作为仿真输出的初始值,启动并网;本发明适用于所有基于电压源变流器的新能源并网系统,大幅度减小了系统到达稳态的时间,在保证系统稳定和仿真精度的前提下提高仿真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3852116A
公开(公告)日:2021-12-28
申请号:CN202110846318.1
申请日:2021-07-26
Applicant: 贵州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网规划研究中心 ,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能源并网系统的稳态控制量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将新能源并网系统视为PQ节点并对其进行潮流计算;根据潮流计算结果并利用计算模块计算稳态控制量;将稳态控制量作为仿真输出的初始值,启动并网;本发明适用于所有基于电压源变流器的新能源并网系统,大幅度减小了系统到达稳态的时间,在保证系统稳定和仿真精度的前提下提高仿真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08896852B
公开(公告)日:2020-08-04
申请号:CN201810875766.2
申请日:2018-08-03
Applicant: 贵州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网规划研究中心
IPC: G01R31/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公共接入点短路容量在线测量方法及系统。该方法是利用已知容量并联无功补偿设备的投入或切除所产生的非故障扰动的公共接入点的电气扰动量,非故障扰动前后公共接入点电压、非故障扰动前公共接入点上负荷总有功功率值和总无功功率值,计算公共接入点短路容量初始值和公共接入点短路容量更新值,并通过本发明交替迭代求解,交替迭代计算出非故障扰动前后公共接入点电压矢量的相位差,从而交替迭代计算出公共接入点短路容量。因此,采用本发明提供的方法或者系统能够快速准确简单的测量公共接入点的短路容量,且不影响输配电网的正常运行。
-
公开(公告)号:CN109031000B
公开(公告)日:2019-08-16
申请号:CN201810875842.X
申请日:2018-08-03
Applicant: 贵州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网规划研究中心
IPC: G01R31/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非故障扰动就地测量电网短路容量的方法及系统。该方法包括:在电网公共接入点投入或切除无功补偿设备,对电网产生非故障扰动;获取扰动前公共接入点负荷总有功功率和总无功功率;确定扰动前与扰动后,电网公共接入点电压的矢量差;获取扰动前电网公共接入点的电压有效值;获取无功补偿设备的容量;根据所述总有功功率、所述总无功功率、所述电压的矢量差、所述电压有效值和所述无功补偿设备的容量,确定电网该公共接入点的短路容量。本发明提供的基于非故障扰动就地测量电网短路容量的方法及系统能够实现电网公共接入点短路容量在线测量,而且,具有测量精度高的特点。
-
公开(公告)号:CN109031000A
公开(公告)日:2018-12-18
申请号:CN201810875842.X
申请日:2018-08-03
Applicant: 贵州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网规划研究中心
IPC: G01R31/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R31/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非故障扰动就地测量电网短路容量的方法及系统。该方法包括:在电网公共接入点投入或切除无功补偿设备,对电网产生非故障扰动;获取扰动前公共接入点负荷总有功功率和总无功功率;确定扰动前与扰动后,电网公共接入点电压的矢量差;获取扰动前电网公共接入点的电压有效值;获取无功补偿设备的容量;根据所述总有功功率、所述总无功功率、所述电压的矢量差、所述电压有效值和所述无功补偿设备的容量,确定电网该公共接入点的短路容量。本发明提供的基于非故障扰动就地测量电网短路容量的方法及系统能够实现电网公共接入点短路容量在线测量,而且,具有测量精度高的特点。
-
公开(公告)号:CN108896852A
公开(公告)日:2018-11-27
申请号:CN201810875766.2
申请日:2018-08-03
Applicant: 贵州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网规划研究中心
IPC: G01R31/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公共接入点短路容量在线测量方法及系统。该方法是利用已知容量并联无功补偿设备的投入或切除所产生的非故障扰动的公共接入点的电气扰动量,非故障扰动前后公共接入点电压、非故障扰动前公共接入点上负荷总有功功率值和总无功功率值,计算公共接入点短路容量初始值和公共接入点短路容量更新值,并通过本发明交替迭代求解,交替迭代计算出非故障扰动前后公共接入点电压矢量的相位差,从而交替迭代计算出公共接入点短路容量。因此,采用本发明提供的方法或者系统能够快速准确简单的测量公共接入点的短路容量,且不影响输配电网的正常运行。
-
公开(公告)号:CN118157234A
公开(公告)日:2024-06-07
申请号:CN202410168789.5
申请日:2024-02-06
Applicant: 贵州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双馈风力发电系统机电暂态建模方法及系统,涉及风力发电技术领域,包括采集双馈风力发电数据,将双馈风力发电系统接入交流系统,进行初步计算,进行详细计算和优化双馈风力发电系统响应,对双馈风机接口网路中的等值电流源值进行越限判断与设置,对双馈风力发电系统进行整体整合和调整,构建双馈风力发电系统机电暂态模型。本发明通过精确控制定子侧电流,提高发电效率,进行详细计算和优化双馈风力发电系统响应,通过对等值电流源的计算,优化双馈风机与电网的互动,构建双馈风力发电系统机电暂态模型,将双馈风力发电系统的各个组件和操作参数整合到一个统一的框架中,从而实现系统层面的优化和调整。
-
公开(公告)号:CN108418251A
公开(公告)日:2018-08-17
申请号:CN201810446248.9
申请日:2018-05-11
Applicant: 贵州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园区级综合能源供能系统,它包括市政用电,天然气分布式能源站(1)电源输出端与产业园或者工业园区负荷中心(9)、空气源热泵(7)和电制冷空调(8)电源输入端连接,天然气分布式能源站(1)烟气输出端与余热回收装置(2)连接,余热回收装置(2)蒸汽输出端与蒸汽型溴化锂制冷机组(5)和蒸汽储热单元(4)连接;余热回收装置(2)热水输出端与生活热水储存单元(3)连接;屋顶分布式光伏(6)电源输出端与产业园或者工业园区负荷中心(9)、空气源热泵(7)和电制冷空调(8)电源输入端连接;解决了现有技术过于依赖大电网供电,容易导致大面积的停电,用能可靠性较低等技术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9180452A
公开(公告)日:2024-12-24
申请号:CN202411258145.1
申请日:2024-09-09
Applicant: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贵州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Inventor: 唐建林 , 肖艳红 , 林晓明 , 胡厚鹏 , 钱斌 , 宋强 , 周密 , 欧家祥 , 王吉 , 朱灵子 , 罗奕 , 孟杨 , 周晓东 , 谭驰 , 冯祥勇 , 高正浩 , 余斌 , 侯鹏远 , 张俊伟 , 黄宇 , 丁超 , 张裕 , 邓钥丹 , 陈泽瑞
IPC: G06Q10/0631 , G06Q50/06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电力系统中碳排放流的调度方法、装置和计算机设备。所述方法包括:根据目标电力系统的用电信息、其他负荷功率、储能设备的储能碳排放信息,电动汽车集群的集群运行功率、充放电功率、碳交易信息、充电模式选择模型、集群碳排放信息,发电设备的设备运行功率、运行成本信息、发电碳排放信息,构建目标电力系统的系统运行成本函数、系统运行约束和碳排放流模型;根据系统运行成本函数、系统运行约束和碳排放流模型,确定目标电力系统中发电设备的第一碳排放流和电动汽车的第二碳排放流;根据第一碳排放流和第二碳排放流,对发电设备和电动汽车的碳排放流进行调度。采用本方法电力系统的碳排放进行精准、有效的调度。
-
公开(公告)号:CN118651110A
公开(公告)日:2024-09-17
申请号:CN202411083395.6
申请日:2024-08-08
Applicant: 贵州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Inventor: 肖艳红 , 钱斌 , 胡厚鹏 , 唐建林 , 欧家祥 , 林晓明 , 殷子皓 , 周密 , 纪元 , 林伟斌 , 侯鹏远 , 朱灵子 , 王力立 , 张帆 , 宋强 , 张裕 , 高正浩 , 孟杨 , 谭驰 , 高芳萍 , 吴欣 , 黄宇 , 余斌 , 柏文健 , 邓钥丹 , 陈泽瑞 , 田钺 , 何沛林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考虑碳排放的电动汽车充电策略生成方法及相关装置,方法包括:依据电动汽车的充放电参数对电动汽车充放电时间进行分段处理,得到离散时间段;基于离散时间段和充放电功率构建电动汽车充电收入模型;根据电动汽车充电收入模型、电网基础模型和碳排放成本模型构建光储充电系统模型;光储充电系统模型包括多个约束条件,约束条件包括功率平衡约束、储能相关约束、光伏机组出力约束、传输功率约束、电动汽车充放电约束和电动汽车电池功率约束;基于约束条件求解光储充电系统模型,得目标电动汽车充电策略。本申请能解决现有技术对电动汽车充电过程存在不恰当假设,且未考虑碳排放影响,导致生成的充电策略缺乏准确性和可靠性的技术问题。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