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7972971A
公开(公告)日:2024-05-03
申请号:CN202311263609.3
申请日:2023-09-27
Applicant: 贵州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序列化场景驱动的动模测试方法及系统,包括:定义动模系统中设备的参数,搭建网络模型;根据不同测试场景制作测试案例;利用所述网络模型和所述测试案例,进行动模系统测试并输出测试报告。本发明设备参数统一建模,网络模型灵活扩展,可满足不同类型设备接入和各种定制化需求;测试流程自动化,实现系统化测试,测试过程中无需人工修改相关设备参数;基于序列化场景的案例控制保证设备间运行状态变化时的协同配合,可模拟测试场景的全流程周期,同时可动态展示开关状态、量测变化、拓扑网络以及测试管理界面,并具有告警提示功能。
-
公开(公告)号:CN108418251A
公开(公告)日:2018-08-17
申请号:CN201810446248.9
申请日:2018-05-11
Applicant: 贵州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园区级综合能源供能系统,它包括市政用电,天然气分布式能源站(1)电源输出端与产业园或者工业园区负荷中心(9)、空气源热泵(7)和电制冷空调(8)电源输入端连接,天然气分布式能源站(1)烟气输出端与余热回收装置(2)连接,余热回收装置(2)蒸汽输出端与蒸汽型溴化锂制冷机组(5)和蒸汽储热单元(4)连接;余热回收装置(2)热水输出端与生活热水储存单元(3)连接;屋顶分布式光伏(6)电源输出端与产业园或者工业园区负荷中心(9)、空气源热泵(7)和电制冷空调(8)电源输入端连接;解决了现有技术过于依赖大电网供电,容易导致大面积的停电,用能可靠性较低等技术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9325634B
公开(公告)日:2022-03-18
申请号:CN201811245435.7
申请日:2018-10-24
Applicant: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贵州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网规划研究中心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佛山供电局
Inventor: 贺墨琳 , 高华 , 袁智勇 , 李鹏 , 陈露东 , 黄伟 , 刘金森 , 卢嗣斌 , 张彦 , 罗宁 , 徐常 , 于力 , 姜臻 , 张斌 , 郭晓斌 , 陆锦培 , 何山 , 陈法文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考虑用户潜在用电需求的农村电网负荷预测方法,不仅能根据家用电器的实际功率确定预测区域的第一用电需求和第二用电需求,同时通过第一用电需求和第二用电需求之前的误差大小进一步确定预测区域的实际用电需求,相比于现有技术中不考虑家用电器的用电功率而由用户直接报装的方式而言,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由于是以居民用户使用的家用电器的用电功率和参考功率为依据,因此能准确的对农村的家用电器的实际需电量进行预测,避免了多余电量的浪费和满足了用户的实际用电需求,提升了用户体验。
-
公开(公告)号:CN109325634A
公开(公告)日:2019-02-12
申请号:CN201811245435.7
申请日:2018-10-24
Applicant: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贵州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网规划研究中心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佛山供电局
Inventor: 贺墨琳 , 高华 , 袁智勇 , 李鹏 , 陈露东 , 黄伟 , 刘金森 , 卢嗣斌 , 张彦 , 罗宁 , 徐常 , 于力 , 姜臻 , 张斌 , 郭晓斌 , 陆锦培 , 何山 , 陈法文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考虑用户潜在用电需求的农村电网负荷预测方法,不仅能根据家用电器的实际功率确定预测区域的第一用电需求和第二用电需求,同时通过第一用电需求和第二用电需求之前的误差大小进一步确定预测区域的实际用电需求,相比于现有技术中不考虑家用电器的用电功率而由用户直接报装的方式而言,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由于是以居民用户使用的家用电器的用电功率和参考功率为依据,因此能准确的对农村的家用电器的实际需电量进行预测,避免了多余电量的浪费和满足了用户的实际用电需求,提升了用户体验。
-
公开(公告)号:CN115238970A
公开(公告)日:2022-10-25
申请号:CN202210770589.8
申请日:2022-06-30
Applicant: 贵州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Inventor: 龙家焕 , 白浩 , 李震 , 袁智勇 , 李庆生 , 李巍 , 邓朴 , 潘姝慧 , 薛毅 , 汪黔江 , 郭琦 , 罗宁 , 喻磊 , 卢嗣斌 , 史训涛 , 罗文雲 , 徐敏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能源配电网光伏功率预测方法,包括:对光伏发电影响因素数据进行预处理,通过灰色关联度得到各个变量的关联系数;选取关联系数较高的为输入变量计算相似度提取相似日样本数据;通过优化IMFO‑LSTM模型提高日样本数据精度,实现光伏功率精准预测。本发明提供的光伏功率预测方法,对飞蛾优化算法的位置更新公式和火焰数量的更新公式进行改进,减少其陷入局部最优的情况,提高了算法的收敛速度和收敛精度,利用改进后的飞蛾优化算法对LSTM神经网络的部分参数进行优化,降低了模型输出的随机性,提高了模型预测结果的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15133544A
公开(公告)日:2022-09-30
申请号:CN202210730888.9
申请日:2022-06-24
Applicant: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贵州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静止无功补偿装置的数字孪生模型构建方法,包括:根据静止无功补偿装置构建TCR+FC型SVC电气系统的电磁暂态模型;根据所述电磁暂态模型采用不同的控制目标构建控制环节,计算得到相应的等值导纳B;利用TCR触发角α与等值导纳B的换算关系构建触发角求解控制环节,计算得到最合适的触发角α;通过比较最合适触发角α与锁相环同步信号构建TCR六脉冲信号发生模块,控制TCR的导通,达到无功补偿的效果。本发明构建的TCR+FC静止无功补偿的电磁暂态模型,能够模拟详细的开关动态,触发角计算流程简单,物理机理明确,控制系统具备明确的控制目标,能够有效改善配电网负荷变化引起的功率因数低、电压波动现象。
-
公开(公告)号:CN208445292U
公开(公告)日:2019-01-29
申请号:CN201820707665.X
申请日:2018-05-11
Applicant: 贵州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园区级综合能源供能装置,它包括市政用电,天然气分布式能源站(1)电源输出端与产业园或者工业园区负荷中心(9)、空气源热泵(7)和电制冷空调(8)电源输入端连接,天然气分布式能源站(1)烟气输出端与余热回收装置(2)连接,余热回收装置(2)蒸汽输出端与蒸汽型溴化锂制冷机组(5)和蒸汽储热单元(4)连接;余热回收装置(2)热水输出端与生活热水储存单元(3)连接;屋顶分布式光伏(6)电源输出端与与产业园或者工业园区负荷中心(9)、空气源热泵(7)和电制冷空调(8)电源输入端连接;解决了现有技术过于依赖大电网供电,容易导致大面积的停电,用能可靠性较低等技术问题。(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号:CN119940588A
公开(公告)日:2025-05-06
申请号:CN202411773894.8
申请日:2024-12-05
Applicant: 贵州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IPC: G06Q10/04 , G06Q50/06 , G06N3/0464 , G06N3/0442 , G06N3/049 , G06N3/0455 , G06N3/08 , H02J3/00 , H02J3/3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LSTM‑Transformer中长期风电预测组合模型方法及系统,包括:获取风电场的气象数据并进行预处理,使用对抗生成网络捕获原始数据集的内在特征,并生成合成历史天气数据样本对已有数据集进行扩充;对增强数据集进行经验模态分解获得不同时间尺度的本征模态分量,对增强数据集进行变分模态分解获得风机功率趋势序列和周期序列;构建SwinLSTM网络模型,利用信号分解得到的数据对SwinLSTM网络模型进行训练,分别预测风机位置综合环境数据和风机位置风电功率;构建基于深度强化学习柔性动作评价的自适应权重调节方法,并对理论风电功率与预测风电功率进行自适应权重调整得到最终预测风电功率。
-
公开(公告)号:CN119853164A
公开(公告)日:2025-04-18
申请号:CN202411724185.0
申请日:2024-11-28
Applicant: 贵州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IPC: H02J3/46 , G06N3/0442 , G06N3/045 , G06N3/0464 , G06N3/092 , G06N3/126 , G06Q50/06 , G05B13/04 , H02J3/38 , H02J3/06 , H02J3/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用于分布式能源的聚合控制优化方法及系统,涉及分布式能源聚合优化控制技术领域,方法包括:收集第一数据并进行预处理;根据预处理后的第一数据,建立分布式能源的数学模型;利用混合深度学习模型对负荷需求和可再生能源出力进行短期预测;建立多目标优化模型并进行求解,得到多目标优化结果;从多目标优化结果中选择最优控制决策,并生成具体的控制策略;引入分层控制机制、自适应控制机制,实时监测系统运行状态,检测并处理故障;本发明实现了对多类型分布式能源的灵活高效聚合控制;可以有效平衡经济性、可靠性和环保性等多维度指标,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和鲁棒性,为分布式能源的大规模应用和智能化运行提供了重要支撑。
-
公开(公告)号:CN119813155A
公开(公告)日:2025-04-11
申请号:CN202411741487.9
申请日:2024-11-29
Applicant: 贵州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IPC: H02J3/00 , G06Q10/063 , G06Q50/06 , G06F18/2433 , G06F18/23 , H02J3/14 , H02J3/28 , H02J3/4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力系统工程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基于光储充系统的配电网安全评估方法及系统,包括采集光储充系统的三类关键数据;基于三类关键数据,建立发电预测模型、构建储能调度策略、生成负荷特性曲线;计算配电网节点电压偏差值和支路功率损耗值,形成网络状态评估指标;将网络状态评估指标与预设安全阈值进行对比分析,当节点电压偏差值或支路功率损耗值超出预设安全阈值时,标记异常节点位置;针对异常节点,调整储能系统充放电功率和充电设施运行方式,输出光储充系统优化运行参数。本发明通过光伏发电、储能系统和充电设施的协同运行,实现配电网节点电压和线路功率损耗的精准评估和动态调控,提升配电网运行安全性和能源互补效率。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