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4840247A
公开(公告)日:2022-08-02
申请号:CN202210489156.5
申请日:2022-05-06
Applicant: 贵州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 南方电网数字电网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芯片级电力智能系统配置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应用于电力智能系统中的管理核以及保护核,所述方法包括:S1、管理核在确定目标电力设备处于运行状态时,确定同步产生的目标电力数据,所述目标电力数据包括输电线路数据、变压器数据以及配电供电设备数据中的至少一种;S2、管理核根据获取到的目标电力数据、芯片配置信息以及历史配置记录,用于生成目标保护程序的目标配置文件;S3、管理核将目标配置文件输送至保护核,以触发保护核根据接收到的目标配置文件,生成目标保护程序,并运行所述目标保护程序,以实现监测保护;解决了现有技术缺乏对电力设备实际运行状态的考虑,存在保护监测不全面等技术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5934268A
公开(公告)日:2023-04-07
申请号:CN202211213252.3
申请日:2022-09-29
Applicant: 贵州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 南方电网数字电网研究院有限公司
Inventor: 徐长宝 , 辛明勇 , 习伟 , 文屹 , 蔡田田 , 谈竹奎 , 林呈辉 , 杨婧 , 邓清唐 , 陈波 , 杨英杰 , 姚浩 , 孟令雯 , 王冕 , 孟悦恒 , 袁艺仓 , 李博文 , 刘斌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力边缘计算方法、系统、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方法包括:通过连接到预设的数据采集终端,获取由所述数据采集终端采集到的初始电力监管数据;对所述初始电力监管数据进行预处理,得到目标电力监管数据;基于所述目标电力监管数据,进行用电特征分析,并基于分析所得的用电特征数据进行用电异常的判定;本发明规避了缺失数据、冗余数据等异常数据的产生,提高了数据质量,保证了数据可靠性,提高了用电异常检测效率,以及用电异常检测的准确性,保证了系统的稳定运行。
-
公开(公告)号:CN119988818A
公开(公告)日:2025-05-13
申请号:CN202411962931.X
申请日:2024-12-30
Applicant: 贵州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IPC: G06F17/18 , G06F18/213 , G06N20/00 , G06N20/20 , G06N5/01 , G06Q10/04 , G06Q50/06 , G06N20/10 , G06N3/04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贝蒂曲线的数据驱动光伏发电估计方法及系统,包括:采集第一对象数据,进行第一重构计算,得到第一对象的第一特征。根据第一对象数据进行统计计算,得到第一对象的第二特征。针对第一对象数据的特定信息,进行第一转换任务,得到第一转换任务结果。拼接第一特征、第二特征和第一转换任务结果,形成特征空间,输入至第一预测模型,输出第一对象的预测结果。本发明捕捉了时间序列的复杂动态模式,实现了特征空间的多样化,提高了预测模型的泛化能力。结合了多维特征并采用高效的机器学习算法,实现了对光伏发电功率的高精度估计,同时提升了模型对非线性和多尺度特性的适应性。
-
公开(公告)号:CN119814627A
公开(公告)日:2025-04-11
申请号:CN202411728810.9
申请日:2024-11-28
Applicant: 贵州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变电站物联网设备MQTT通信协议测试方法及系统包括:根据目标变电站物联网设备的第一参数建立若干个第一设备模型,第一设备模型均配置相同的通信协议;预设第一测试集;建立基于第一测试集的第一测试环境,并在第一测试环境下结合第一测试集对第一设备模型进行测试;根据测试结果生成测试报告,完成变电站物联网设备测试。能够自动化地执行测试过程,显著提高测试效率,减少人为因素对测试结果的影响,确保测试结果的客观性和准确性。通过建立设备模型和测试集,能够模拟各种实际运行场景,对变电站物联网设备进行全面的测试,从而确保设备在实际应用中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19695987A
公开(公告)日:2025-03-25
申请号:CN202411304197.8
申请日:2024-09-19
Applicant: 贵州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考虑电动汽车电池的二次调频控制方法及系统,方法包括:获取电动汽车关键参数;将电动汽车关键参数输入至神经网络中,获取电动汽车电池的容量老化系数和功率老化系数;基于容量老化系数和功率老化系数,计算电动汽车的最小充电时间,根据最小充电时间,将电动汽车进行分组;基于分组结果,计算电动汽车的调频备用容量,根据调频备用容量生成调频策略。本发明使用神经网络拟合未知的电池老化系数,对于实际应用中常见的电池老化现象具有良好的适应性;通过设计分组判据和优先级指数,避免即将离开电网车辆电池遭受频繁充放电所致的可能损害;降低老化程度较高车辆参与调频优先级,避免电池状态进一步恶化,同时提高调频备用容量。
-
公开(公告)号:CN119695938A
公开(公告)日:2025-03-25
申请号:CN202411742838.8
申请日:2024-11-29
Applicant: 贵州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IPC: H02J3/14 , H02J3/24 , G06Q10/0631 , G06Q50/06 , G06N3/09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强化学习的需求侧资源调控方法,涉及电力系统需求侧管理技术领域,包括:采集电力系统中包括历史用电数据、实时负荷信息、天气预报数据和用户行为模式的需求侧负载数据,建立环境模型,定义状态、动作和奖励函数。本发明实现了电力需求响应负载调控的精确控制。采集系统状态数据,不仅包括常规的频率、电压参数,还引入环境温度等外部因素,为负载调控提供更全面的决策基础。
-
公开(公告)号:CN119647895A
公开(公告)日:2025-03-18
申请号:CN202411847335.7
申请日:2024-12-16
Applicant: 贵州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Inventor: 谈竹奎 , 王扬 , 邓松 , 欧阳广泽 , 宋子宏 , 蔡永翔 , 徐玉韬 , 刘斌 , 冯起辉 , 何明君 , 贺红艳 , 杨臻 , 张松 , 孙宗宇 , 李骥 , 张广秋 , 乔镖 , 梁书奎
IPC: G06Q10/0631 , G06Q10/04 , G06Q50/06 , G06F18/22 , G06N3/1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低碳园区综合能源数据抓取方法及系统,包括:采集低碳园区数据,进行预处理。综合评估预处理后的数据与整体能源消耗的相关性和依存度。基于数据与整体能源消耗的相关性和依存度,建立能源数据模型,分析不同能源类型与园区整体能耗之间的动态变化关系。根据动态变化关系生成能源使用优化建议。本发明有效捕捉了不同能源系统与整体能耗的时序变化和非线性依赖性,实现了更为准确的系统间相互影响评估。将相关性和依存度引入能耗预测和调度优化,并使用遗传算法动态调整系统权重,提供了智能化的能源调度方案,使得能源系统的负荷响应更加灵活、精准。
-
公开(公告)号:CN119628389A
公开(公告)日:2025-03-14
申请号:CN202411544754.3
申请日:2024-10-31
Applicant: 贵州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Inventor: 谈竹奎 , 徐玉韬 , 冯起辉 , 陈敦辉 , 李继凯 , 刘斌 , 齐雪雯 , 张后谊 , 王扬 , 蔡永祥 , 古庭赟 , 闫鑫 , 王宇 , 何雨旻 , 毛钧毅 , 鲁轲 , 武壮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辅助电路及运行方法包括:建立基于待保护电路的辅助电路,辅助电路包括若干个辅助模块;建立基于辅助模块的辅助运行策略,辅助运行策略包括:第一辅助运行策略、第二辅助运行策略以及第三辅助运行策略;在申请的辅助运行策略下,当交流侧发生短路故障时可以有效的减少故障冲击电压,减小故障的影响,同时通过利用桥臂切换开关原有的元件,可以有效的节省经济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9624159A
公开(公告)日:2025-03-14
申请号:CN202411460500.3
申请日:2024-10-18
Applicant: 贵州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IPC: G06Q10/0637 , G06Q50/06 , G06Q50/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低碳园区多维评价方法及系统包括:构建基于目标低碳园区的第一评价指标体系以及针对目标低碳园区第一评价指标体系的第一评分标准;基于第一预设赋权逻辑,建立基于第一评价指标体系的第一预设赋权模型;根据第一预设赋权模型获取第一评价指标体系的第一目标效率,并根据第一目标效率进行低碳园区多维评价。所提方法可有效评价低碳园区的综合发展效率,为低碳园区、低碳建筑等应用对象在能源利用、经济发展、环境保护等方面的效率提升提供标杆参考。
-
公开(公告)号:CN119582161A
公开(公告)日:2025-03-07
申请号:CN202411619670.1
申请日:2024-11-13
Applicant: 贵州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负荷识别方法及系统包括:获取家用电器稳态运行时的参数数据;基于参数数据构建第一复合特征;根据第一复合特征,结合预设第一负荷识别模型,进行负荷识别。通过时域与频域特征的融合,全面表征不同负荷的运行特征,提高识别精度;采用BiLSTM模型能够有效捕捉负荷数据的前向和反向特征,增强了对复杂时序数据的处理能力;引入多头注意力机制(MA),在特征选择过程中对关键负荷特征赋予更高权重,提升了模型的稳定性和泛化能力。该方法设计轻量化,适用于边缘计算环境,能够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保障识别精度并降低计算开销。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