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光二极管组件
    2.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4979448B

    公开(公告)日:2018-09-07

    申请号:CN201410394673.X

    申请日:2014-08-1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L33/12 H01L33/0025 H01L33/04 H01L33/06 H01L33/32

    Abstract: 本发明揭示一种发光二极管组件,包含:硅基板、缓冲层、超晶格结构层、纳米结构层、第一半导体层、发光层及第二半导体层,其中缓冲层设置在硅基板上、超晶格结构层设置在缓冲层上、奈米结构层设置在超晶格结构层上、第一半导体层设置在奈米结构层上以及发光层设置在第一半导体层及第二半导体层之间,藉由超晶格结构层及奈米结构层可以有效的释放发光二极管组件的应力以及降低磊晶缺陷,并且可以提高内部量子效率以及外部量子效率。

    发光二极管组件
    3.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4979448A

    公开(公告)日:2015-10-14

    申请号:CN201410394673.X

    申请日:2014-08-1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L33/12 H01L33/0025 H01L33/04 H01L33/06 H01L33/32

    Abstract: 本发明揭示一种发光二极管组件,包含:硅基板、缓冲层、超晶格结构层、纳米结构层、第一半导体层、发光层及第二半导体层,其中缓冲层设置在硅基板上、超晶格结构层设置在缓冲层上、奈米结构层设置在超晶格结构层上、第一半导体层设置在奈米结构层上以及发光层设置在第一半导体层及第二半导体层之间,藉由超晶格结构层及奈米结构层可以有效的释放发光二极管组件的应力以及降低磊晶缺陷,并且可以提高内部量子效率以及外部量子效率。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