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双高栅的4H-SiC金属半导体场效应晶体管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870190B

    公开(公告)日:2019-04-12

    申请号:CN201610256738.3

    申请日:2016-04-22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场效应晶体管技术领域,特别公开了一种具有双高栅的4H‑SiC金属半导体场效应晶体管的制备方法;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提高场效应晶体管的输出电流和击穿电压,改善频率特性的具有双高栅的4H‑SiC金属半导体场效应晶体管的制备方法。采用的技术方案为:对4H‑SiC半绝缘衬底进行清洗;外延生长SiC层并原位掺杂乙硼烷形成P缓冲层;P缓冲层上外延生长SiC层并原位掺杂形成N型沟道层;N型沟道层外延生长SiC层并原位掺杂形成N+帽层;N+帽层上制作隔离区和有源区;制作源电极和漏电极;对源电极和漏电极之间的N+型帽层和沟道进行光刻、刻蚀,形成的双高栅区域;制作栅电极;制作电极压焊点,完成器件的制作。

    一种具有双高栅的4H-SiC金属半导体场效应晶体管

    公开(公告)号:CN105932047A

    公开(公告)日:2016-09-07

    申请号:CN201610255961.6

    申请日:2016-04-2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双高栅的4H‑SiC金属半导体场效应晶体管,自下而上包括4H‐SiC半绝缘衬底、P型缓冲层、N型沟道层,N型沟道层的两侧分别为源极帽层和漏极帽层,源极帽层和漏极帽层表面分别是源电极和漏电极,N型沟道层上方且靠近源极帽层的一侧形成栅电极,栅电极在N型沟道左侧、右侧、中间分别形成左沟道凹陷区、右沟道凹陷区、中间沟道凹陷区,所述沟道表面和栅电极之间形成左高栅区域和右高栅区域。本发明的优点体现在:漏极电流提高;击穿电压提高;频率特性改善。

    一种具有双高栅的4H-SiC金属半导体场效应晶体管

    公开(公告)号:CN105932047B

    公开(公告)日:2019-12-17

    申请号:CN201610255961.6

    申请日:2016-04-2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双高栅的4H‑SiC金属半导体场效应晶体管,自下而上包括4H‐SiC半绝缘衬底、P型缓冲层、N型沟道层,N型沟道层的两侧分别为源极帽层和漏极帽层,源极帽层和漏极帽层表面分别是源电极和漏电极,N型沟道层上方且靠近源极帽层的一侧形成栅电极,栅电极在N型沟道左侧、右侧、中间分别形成左沟道凹陷区、右沟道凹陷区、中间沟道凹陷区,所述沟道表面和栅电极之间形成左高栅区域和右高栅区域。本发明的优点体现在:漏极电流提高;击穿电压提高;频率特性改善。

    一种具有部分高掺杂沟道4H-SiC金半场效应管

    公开(公告)号:CN105789282A

    公开(公告)日:2016-07-20

    申请号:CN201610256739.8

    申请日:2016-04-2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L29/49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场效应晶体管技术领域,特别是公开了一种具有部分高掺杂沟道4H?SiC金半场效应管;旨在提供能够提高输出电流和器件跨导,改善频率特性的一种具有部分高掺杂沟道4H?SiC金半场效应管;采用的技术方案为:自下而上设置有4H?SiC半绝缘衬底、P型缓冲层、N型沟道层,N型沟道层的两侧分别设置有源极帽层和漏极帽层,N型沟道层中部且靠近源极帽层的一侧设置有栅区域,栅区域在N型沟道两侧形成左侧沟道凹陷区和右侧沟道凹陷区,左侧沟道凹陷区和右侧沟道凹陷区的深度为0.05?0.1μm,左侧沟道的宽度为0.5μm,右侧沟道的宽度为1μm,在左侧沟道凹陷区正下方区域为具有高掺杂浓度的沟道高掺杂区域。

    一种具有部分高掺杂沟道4H-SiC金半场效应管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789056A

    公开(公告)日:2016-07-20

    申请号:CN201610255963.5

    申请日:2016-04-2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L29/66068 H01L29/1029 H01L29/36 H01L29/81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部分高浓度掺杂沟道4H?SiC金半场效应管的制备方法;旨在提供能够提高输出电流和器件跨导,改善频率特性的一种具有部分高浓度掺杂沟道的4H?SiC金属半导体场效应晶体管;采用的技术方案为:在4H?SiC半绝缘衬底上形成P型缓冲层;在P型缓冲层上形成N型沟道层;N型沟道层形成N+型帽层;在N+型帽层上形成隔离区和有源区;对有源区加工形成源电极和漏电极;对源电极和漏电极之间的N+型帽层进行加工,形成凹沟道区域;对凹沟道区域正下方区域进行重掺杂;对源电极和漏电极之间的凹沟道进行加工,形成栅区域;对栅区域进行加工,形成栅区域;对所形成的4H?SiC金属半导体场效应晶体管表面进行加工,形成电极压焊点,完成器件的制作。

    一种具有部分高掺杂沟道4H-SiC金半场效应管

    公开(公告)号:CN105789282B

    公开(公告)日:2019-01-25

    申请号:CN201610256739.8

    申请日:2016-04-22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场效应晶体管技术领域,特别是公开了一种具有部分高掺杂沟道4H‑SiC金半场效应管;旨在提供能够提高输出电流和器件跨导,改善频率特性的一种具有部分高掺杂沟道4H‑SiC金半场效应管;采用的技术方案为:自下而上设置有4H‑SiC半绝缘衬底、P型缓冲层、N型沟道层,N型沟道层的两侧分别设置有源极帽层和漏极帽层,N型沟道层中部且靠近源极帽层的一侧设置有栅区域,栅区域在N型沟道两侧形成左侧沟道凹陷区和右侧沟道凹陷区,左侧沟道凹陷区和右侧沟道凹陷区的深度为0.05‑0.1μm,左侧沟道的宽度为0.5μm,右侧沟道的宽度为1μm,在左侧沟道凹陷区正下方区域为具有高掺杂浓度的沟道高掺杂区域。

    一种具有部分下沉沟道的4H-SiC金属半导体场效应晶体管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118867B

    公开(公告)日:2018-01-12

    申请号:CN201510532352.6

    申请日:2015-08-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部分下沉沟道的4H‑SiC金属半导体场效应晶体管,其自下而上包括4H‑SiC半绝缘衬底、P型缓冲层、N型沟道层,N型沟道层表面设有源极帽层和漏极帽层,源极帽层和漏极帽层表面分别设有源电极和漏电极,N型沟道层上方且靠近源级帽层一侧形成栅电极,靠近源级帽层侧的部分栅电极向下凹陷,形成凹栅结构,栅电极与漏极帽层之间形成凹陷栅漏漂移区,P缓冲层上端面靠近漏极帽层处与凹栅漏侧之间形成凹陷栅漏缓冲层,凹陷栅漏漂移区的凹陷深度与凹陷栅漏缓冲层的凹陷深度相同。本发明具有漏极输出电流大、击穿电压高、频率特性优良的优点。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