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角度估计和指纹定位算法的室内定位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259837A

    公开(公告)日:2021-08-13

    申请号:CN202110475245.X

    申请日:2021-04-29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通信技术领域,涉及一种角度估计和指纹定位的融合方法,具体涉及一种融合指纹定位和角度估计的无源定位方法,可适用于室内定位的场景中,在不增加指纹数据库的存储成本和匹配算法复杂度的前提下,将指纹定位算法和天线阵列测向算法进行融合,有效提高室内定位精度;包括以下步骤:(1)在待测量区域进行接收信号强度的采集,构建指纹数据库;(2)在待测位置接收多个发送端的数据,记录信号强度并进行预处理和归一化;(3)将待测目标指纹与指纹数据库进行匹配;(4)构建室内多径信号模型,并对阵列接收信号进行预处理;(5)对信号到达角度进行估计;(6)构建权重,对参考指纹点坐标进行加权求和,得到待测目标的位置估计。

    基于北斗信号及地面无线信号的天气预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897073A

    公开(公告)日:2018-11-27

    申请号:CN201810637395.4

    申请日:2018-06-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的于北斗信号及地面无线信号的天气预测方法,涉及天气预报技术领域,结合北斗定位信号与地面无线信号,通过采用训练后的数据融合模型和神经网络预测模型进行天气预测,使得神经网络预测模型易于训练,提高了现有天气预测方法的准确度,解决了现有现有天气预测方法存在的循环神经网络模型难以训练及预报的准确度不高的缺陷。

    基于定位信息辅助的大规模多输入多输出波束赋形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099534A

    公开(公告)日:2015-11-25

    申请号:CN201510519360.7

    申请日:2015-08-2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4B7/0617 H04B7/086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基于定位信息辅助的大规模多输入多输出波束赋形方法,用于解决现有大规模多输入多输出波束赋形方法中存在的运算复杂度高的问题,包括如下步骤:(1)用户终端获取其定位信息,并将该定位信息发送给基站;(2)基站获取自己的定位信息;(3)基站根据自己和用户终端的定位信息计算波达方向角;(4)基站根据波达方向角计算波束赋形向量。本发明将Massive MIMO波束赋形方法与定位技术相结合,具有运算简单、信息反馈量小、时延短和系统容量大且通信协议简单的特点,可用于在室外环境实现Massive MIMO系统的波束赋形发送。

    一种无人机编队分布式协作通信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836640A

    公开(公告)日:2015-08-12

    申请号:CN201510161676.3

    申请日:2015-04-0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无人机编队分布式协作通信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无人机组成编队并建立通信机制;无人机编队在飞行时保持阵形不变并获得导航信息和目标信息;当无人机编队与地面移动接收站的距离小于L时,无人机编队构成一个虚拟的多天线阵列,无人机编队与地面移动接收站利用虚拟MIMO技术进行通信;当无人机编队与地面移动接收站的距离大于L时,无人机编队构成一个虚拟的多天线阵列进行协作通信,共享所获取的导航信息和目标信息,无人机编队采用波束成形技术向地面移动接收站发送信息。本发明的有益之处在于:不仅能够提高无人机编队无线通信网络的传输速率以及时变信道的传输可靠性,而且能够扩大无线网络的传输距离和覆盖范围。

    宽带无线通信与测距定位一体化系统和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932032A

    公开(公告)日:2013-02-13

    申请号:CN201210392983.9

    申请日:2012-10-1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宽带无线通信与测距定位一体化系统和方法,主要解决现有宽带无线通信与测距定位相结合的系统中带宽浪费、系统吞吐量低的问题。该系统包括发射系统和接收系统,其中发射系统用于产生通信信息和测距定位信息,并进行发端信息变换,将通信信息和扩频后的测距定位信息在同一带宽频段上叠加后,经射频天线发送;接收系统用于从射频天线接收信号,分两步并行处理,完成收端信息恢复,通过解调和译码恢复出通信信息,同时通过解扩频、解调和译码恢复出测距定位信息。本发明使通信信息与测距定位信息能在同一带宽中传输而不产生相互干扰,降低了系统开销,提高了网络频谱利用率和系统的吞吐量,可用于同时进行通信和测距定位。

    一种无先验拓扑信息的非合作关键节点识别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411197A

    公开(公告)日:2021-09-17

    申请号:CN202110464358.X

    申请日:2021-04-2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无线自组网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无先验拓扑信息的非合作关键节点识别方法,其降低了识别的复杂度,减少了运算量,在保证低延迟的同时提高了关键节点识别的准确性;包括:(1)初始化网络,获取网络中待预测节点的分布情况,并为每个节点分配一个唯一的全局ID;(2)根据节点区域,采用二维情况下节点通信范围预测算法计算节点的最小通信范围;(3)计算节点度值,并将身份信息与度值信息融合;(4)根据节点度值和ID排序,选取阈值,遍历节点集并选择邻居数量大于或等于阈值的节点作为关键节点预测结果。

    一种链路有效的高动态网络媒体接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585843A

    公开(公告)日:2020-08-25

    申请号:CN202010381432.7

    申请日:2020-05-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链路有效的高动态网络媒体接入方法,主要用于解决现有技术由于节点快速移动及密度快速动态变化,导致碰撞加剧,分组传输时延高,投递率低的问题,其实现方案是:1)对分组的下一跳链路的有效性进行预测,获得发送节点的分组有效时间;2)根据该分组有效时间,划分分组的优先级,设计业务差分策略;3)发送节点根据当前分组发送时所处的状态,获取相应的竞争窗口大小及当前退避时间,执行退避过程;4)计算链路负载因子,通过比较该因子与预设阈值的大小,结合分组优先级,设计退避算法来更新竞争窗口。本发明由于考虑了节点间的链路状态,为高动态网络中节点的有效接入提供了保障,可用于提高无人机、船舶等的数据传输效率。

    一种窄带全双工系统的二维天线对消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376184B

    公开(公告)日:2019-03-29

    申请号:CN201510711024.2

    申请日:2015-10-2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窄带全双工系统的二维天线对消方法。其基于相位抵消原理的自干扰消除上增设N对发射天线,在窄带全双工系统中,在近端全双工节点处由N副发射天线和一副接收天线构成一个圆形的天线布阵结构,接收天线在圆心处,发射天线分布在两个以接收天线为圆心的同心圆上,且两两在一条直径成对分布,每一对中,其中之一距离圆心的距离为d,另一个距离圆心的距离是d+λ/2,达到一条路径长度与另一条相比相差信号载波波长一半的奇数倍,即使得相位相差π,满足相互对消的原理,发送信号从发射天线处经功分器分为N份,同时同频发送出去,在接收天线处使自干扰信号相消叠加,明显减少对接收端有用信号的干扰。

    基于RBM网络和BP神经网络的联合调制识别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449295A

    公开(公告)日:2018-08-24

    申请号:CN201810113576.7

    申请日:2018-02-0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RBM网络和BP神经网络的联合调制识别方法,包括:(1)预处理调制信号;(2)提取特征参数;(3)随机产生每类调制方式的训练样本和测试样本;(4)将BP输入层与第一层隐藏层作为一个RBM进行训练;(5)初始化RBM的参数的合集;(6)训练RBM,得到参数的合集及隐藏层的输出特征;(7)将BP的第一层隐藏层和下一层作为第二个RBM的可见层和隐藏层进行训练,第一个RBM的输出作为第二个RBM的输入,重复(5)(6)(7)直到获取所有RBM的参数的合集;(8)重新训练BP,直到达最优解状态;(9)将测试数据归一化,输入训练好的BP,计算调制方式识别率。本发明的有益之处在于:降低了输入维度,提高了调制识别率。

    单载波频域均衡系统时频二维联合同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320363B

    公开(公告)日:2017-09-05

    申请号:CN201410566592.3

    申请日:2014-10-2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单载波频域均衡系统时频二维联合同步方法,其步骤为:(1)生成导频序列;(2)生成载荷序列;(3)获得发送序列;(4)获得延迟相关序列;(5)获得时间粗同步位置集合;(6)纠正小数倍频率偏移;(7)获得时间细同步位置和整数倍频率偏移值。本发明通过一次延迟相关运算获取接收信号的初始时间同步位置,在初始时间同步位置的估计基础上,增加了时间细同步方法,使得本发明具有时间同步精确、系统资源消耗低的优点;利用整数倍频率偏移与时间细同步联合估计的方法,能够同时进行整数倍频率偏移的估计以及时间细同步,提高了整数倍频率偏移值及时间同步的准确性。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