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门极换流晶闸管GCT器件结构及其制造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692489A

    公开(公告)日:2023-02-03

    申请号:CN202211317007.7

    申请日:2022-10-2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门极换流晶闸管GCT器件结构及其制造方法,从上往下依次设置有阴极和门极铝层,阴极N+区,门极P区,P‑区,N‑基区,N缓冲区,透明阳极P+区和阳极铝层。该结构门极沟槽深度大于阴极N+区深度,阴极N+区正下方分别设有波状P区和波状P‑区,其深度都等于门极沟槽深度。本发明由于门极沟槽深度大于阴极N+区深度,可以避免寄生的NPN晶体管栓锁,提高GCT的可关断电流。通过分立的门—阴极高度差扩散形成波纹高度等于门极沟槽深度的波状P区和波状P‑区,可以减少离子注入和光刻步骤,并进一步提高可关断电流。阴极铝层和门极铝层同时形成,避免了二次刻铝,降低了制造成本和反刻铝的工艺难度。

    一种具有强穿通的非对称快速晶闸管

    公开(公告)号:CN114759087A

    公开(公告)日:2022-07-15

    申请号:CN202210421370.7

    申请日:2022-04-2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具强穿通的非对称快速晶闸管,从上往下依次设置有阴极AL层、阴极P区,N‑基区,阳极N缓冲层,阳极高浓度P+区和阳极AL层,在阴极AL层与阴极P区之间设有阴极高浓度N+区和P+区,本发明结构的N‑基区厚度比普通对称型快速晶闸管薄约20%~50%,片厚减薄的程度视应用要求的反向阻断电压值而定。因此,本发明大大降低器件的通态压降,提高di/dt能力,降低存储电荷,提高快速关断能力,在开通和关断特性之间实现良好折中。主要应用于大功率的中、高频感应加热电源领域。

    一种逆阻型集成门极换流晶闸管

    公开(公告)号:CN113206150A

    公开(公告)日:2021-08-03

    申请号:CN202110464892.0

    申请日:2021-04-2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逆阻型集成门极换流晶闸管,包括阴极梳条、阴极电极、门极电极、阳极电极,该逆阻型集成门极换流晶闸管中心对称布满阴极梳条,门极接触区位于器件中心、中间或边缘位置,器件最外圈是终端区。轴向从上到下依次包括:阴极电极、阴极N+掺杂区、门极电极、P基区、N‑衬底区、阳极P+掺杂区和阳极电极,本发明在一个芯片上串联集成了门极换流晶闸管与二极管,使器件数量减少,功耗降低,总成本下降,同时提高系统可靠性,本发明正反向能够耐受高电压,正向通过大电流,门极控制器件开通、关断。

    非对称快速晶闸管
    8.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3506823A

    公开(公告)日:2021-10-15

    申请号:CN202110881031.2

    申请日:2021-08-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非对称快速晶闸管,由四层三端组成,四层分别为P1层、N1层、P2层、N2层,三端分别G端、K端、A端,结构上设有中心门极、放大门极、放大门极延伸枝条、阴极、台面、中心隔离槽、隔离槽,根据正反向阻断电压不同,设计了不同的P1层和P2层,由于P1层较薄,使晶闸管的通态压降降低,提高通流能力,使dv/dt和di/dt耐量提高,尤其指出的是,由于P1区较薄,电子可以直接穿透阳极结消失,使关断时间大大缩短,广泛应用于中频电力电子装置中,提高了装置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一种串联阻容吸收测试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1537801A

    公开(公告)日:2020-08-14

    申请号:CN202010497916.8

    申请日:2020-06-0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串联阻容吸收测试装置,由下述部分组成:电阻测试单元、电容测试单元分别连接控制显示单元,控制显示单元、电容测试单元和电阻测试单元分别连接切换输出单元,切换输出单元的R输出端连接被测串联阻容吸收电路的电阻一端,切换输出单元的C输出端连接被测串联阻容吸收电路的电容不与电阻连接在一起的另一端。本发明具有:1.在只接两点的情况下自动测试出串联的阻容吸收的电阻值及电容值。2.测试速度快,测试精度高。3.便于携带、构成部件少、重量轻的特点。4.具有液晶显示屏,屏上除了可以显示测试数据外,还可以将测试数据保存并通过U盘导出。

    一种门极换流晶闸管GCT器件结构

    公开(公告)号:CN218730959U

    公开(公告)日:2023-03-24

    申请号:CN202222845340.7

    申请日:2022-10-26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门极换流晶闸管GCT器件结构,从上往下依次设置有阴极铝层和门极铝层,阴极N+区,门极P区,P‑区,N‑基区,N缓冲区,透明阳极P+区和阳极铝层。该结构门极沟槽深度大于阴极N+区深度,阴极N+区下方分别设有波状P区和波状P‑区,其深度都等于门极沟槽深度。本实用新型由于门极沟槽深度大于阴极N+区深度,可以避免寄生的NPN晶体管栓锁,提高GCT的可关断电流。通过分立的门—阴极高度差扩散形成波纹高度等于门极沟槽深度的波状P区和波状P‑区,可以减少离子注入和光刻步骤,并进一步提高可关断电流。阴极铝层和门极铝层同时形成,避免了二次刻铝,降低了制造成本和反刻铝的工艺难度。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