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8847782B
公开(公告)日:2019-06-28
申请号:CN201810582129.6
申请日:2018-06-07
Applicant: 西安交通大学 , 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
IPC: H02N2/04
Abstract: 采用微齿驱动的大行程压电直线作动及作动方法,该作动器主要包括带有微齿结构的作动轨道,以及可以分别与作动轨道啮合,安装后相互存在相位差的三组驱动齿,控制驱动齿上下运动的压电陶瓷及其位移放大结构,以及约束作动轨道与驱动齿相互啮合的弹性预紧装置组成;该作动器通过带有相位差的驱动齿与作动轨道轮流啮合驱动作动轨道完成双向直线位移的输出,每次的啮合都可以将作动轨道推动1/3的齿间距行程;该作动器使用微齿结构实现大行程的位移输出,具有输出行程大,钳位可靠,控制简单,易于闭环控制的特点。
-
公开(公告)号:CN108847782A
公开(公告)日:2018-11-20
申请号:CN201810582129.6
申请日:2018-06-07
Applicant: 西安交通大学 , 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
IPC: H02N2/0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2N2/043
Abstract: 采用微齿驱动的大行程压电直线作动及作动方法,该作动器主要包括带有微齿结构的作动轨道,以及可以分别与作动轨道啮合,安装后相互存在相位差的三组驱动齿,控制驱动齿上下运动的压电陶瓷及其位移放大结构,以及约束作动轨道与驱动齿相互啮合的弹性预紧装置组成;该作动器通过带有相位差的驱动齿与作动轨道轮流啮合驱动作动轨道完成双向直线位移的输出,每次的啮合都可以将作动轨道推动1/3的齿间距行程;该作动器使用微齿结构实现大行程的位移输出,具有输出行程大,钳位可靠,控制简单,易于闭环控制的特点。
-
公开(公告)号:CN119504277A
公开(公告)日:2025-02-25
申请号:CN202411656575.9
申请日:2024-11-19
Applicant: 西安交通大学
IPC: C04B35/80 , C04B35/48 , C04B35/622 , C04B41/8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真空高耐磨氧化锆基复合陶瓷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属于陶瓷材料制备技术领域。制备方法包括:1)将氧化锆粉、稳定剂和无水乙醇充分混合均匀,制得混合浆料;2)向混合浆料中加入晶须,充分搅拌均匀,然后干燥、过筛,制得混合粉体;3)将混合粉体静压成型,制得复合陶瓷素坯,然后进行真空烧结和退火处理,制得复合陶瓷;4)将复合陶瓷进行高温渗碳处理,获得渗碳复合陶瓷,再经表面处理,制得真空高耐磨氧化锆基复合陶瓷材料。本发明提出的氧化锆基复合陶瓷材料,其真空磨损率比传统氧化钇稳定的氧化锆材料降低1‑2个数量级,为航空航天领域精密摩擦驱动部件提供了一种新型高耐磨陶瓷材料。
-
公开(公告)号:CN115313909B
公开(公告)日:2024-05-28
申请号:CN202210841837.3
申请日:2022-07-18
Applicant: 西安交通大学
IPC: H02N2/00
Abstract: 基于充放电原理的断电位移可保持压电作动器及驱动方法,该压电作动器包括上套筒、下套筒、波纹预紧环、压电堆、垫片和预紧顶丝;上套筒和下套筒通过法兰盘用螺钉连为一体,波纹预紧环设置在上、下套筒连接形成的空腔内并通过螺钉固定在下套筒上底端,波纹预紧环和下套筒的底部中心分别设置有螺纹孔和通孔,波纹预紧环顶端伸出有输出杆,输出杆从上套筒中心通孔穿出;压电堆底端粘接有垫片,并设置在波纹预紧环中;顶丝旋入波纹预紧环底部中心的螺纹孔,旋紧或旋松顶丝可对压电堆进行不同程度地预紧。本发明还提供压电作动器输出位移可断电保持的驱动方法;本发明能够在驱动电压为零时,压电作动器仍能保持输出位移。
-
公开(公告)号:CN114244183A
公开(公告)日:2022-03-25
申请号:CN202111605668.5
申请日:2021-12-25
Applicant: 西安交通大学
IPC: H02N2/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双向驱动的X型结构共振式压电作动器及其作动方法,该作动器包括驱动轨道以及关于运动方向轴线对称的X型结构,及一组压电驱动元件。作动器以单相的正弦电压进行激励,激起驱动足的一阶共振模态,拨动驱动轨道以实现大行程直线驱动。作动器正向、负向驱动足具有不同的刚度特性,可以通过改变单相信号的频率选择激起某一方向驱动足的模态,以实现驱动方向的控制。相比于其他压电材料驱动的共振式作动器,本发明具有结构简单、驱动信号简单,易于微型化的特点。
-
公开(公告)号:CN106911264B
公开(公告)日:2019-04-09
申请号:CN201710213572.1
申请日:2017-04-01
Applicant: 西安交通大学
Abstract: 轻小型单压电叠堆驱动式双向旋转惯性作动器及作动方法,该作动器由底座、轴承、输出轴、作动平面板及压电堆组成;底座左侧设有安装凸台,底座右上角设有轴承座,安装于轴承座中的轴承内部过盈配合有输出轴;底座的安装凸台上方固定有一体加工的作动平面板,该作动平面板由纵向板、作动臂、菱形环以及柔性铰链组成,其中作动臂左侧经水平柔性铰链与纵向板相连,作动臂靠近水平柔性铰链端的下方经纵向柔性铰链与菱形环上端相连,该菱形环内部过盈配合有压电堆,另外作动臂末端设有圆弧凹面,圆弧凹面与输出轴同心并且两者紧密贴合;本发明结构新颖,易于加工,结合惯性驱动及杠杆放大原理,具有作动快速精准,结构轻简小巧的特点。
-
公开(公告)号:CN106773021B
公开(公告)日:2019-02-26
申请号:CN201611230843.6
申请日:2016-12-27
Applicant: 西安交通大学
IPC: G02B26/08
Abstract: 一种转动中心与镜面中心重合的偏转反射镜装置及方法,该装置包括底座,安装于底座上控制X轴偏转的非对称多边形组及其驱动压电陶瓷,安装于底座上控制Y轴偏转的非对称多边形组及其驱动压电陶瓷,连接反射镜支撑台与非对称多边形的柔性铰的X轴、Y轴方向支撑梁,反射镜支撑台以及反射镜;压电陶瓷分为两组,采用差动的方式驱动同组的压电陶瓷,即可实现对应的单轴偏转位移,同时驱动四个压电陶瓷即可实现反射镜的双轴偏转控制;本发明使用刚度不对称的非对称多边形结构嵌套在压电陶瓷外,将压电陶瓷的直线位移输出转化为所需的镜面偏转,使反射镜产生偏转时偏转轴相交于反射镜表面,减少了镜面平移所带来的光路控制误差,同时本装置具有结构紧凑、便于加工实施的特点。
-
公开(公告)号:CN108768205A
公开(公告)日:2018-11-06
申请号:CN201810582127.7
申请日:2018-06-07
Applicant: 西安交通大学
IPC: H02N2/0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2N2/021
Abstract: 一种具有E型轨道的两压电陶瓷驱动的步进式作动器装置及方法,该作动器装置包括固定在底座上的两条固定轨道,与底座之间通过柔性铰链链接,能够小范围上下运动的驱动轨道,以及安装在固定轨道、驱动轨道之间,能够实现与轨道之间钳位状态装换的钳位控制‑位移输出结构;本发明还提供了作动方法,按照一定次序驱动压电陶瓷与电机,能够实现钳位输出结构与底座之间的大行程直线位移输出,且装置具有断电锁止功能;断电后能对保持在当前的作动位置上;该作动器具有输出行程大,输出分辨率高,体积轻巧,控制波形简单的特点。
-
公开(公告)号:CN105651818B
公开(公告)日:2018-10-23
申请号:CN201511016535.9
申请日:2015-12-29
Applicant: 西安交通大学
IPC: G01N27/00
Abstract: 通过扭转半圆柱结构测量剪切向挠曲电系数的装置及方法,该装置包括挠曲电材料,固定连接在半圆柱状挠曲电材料两端的夹持端,位于半圆柱状挠曲电材料侧面平面上沿对称轴左右对称分布的电极,与电极电连接的电荷放大器,与电荷放大器电连接的信号处理模块,与信号处理模块连接的驱动电源,与驱动电源连接的作动器;信号处理模块输出控制信号至驱动电源,驱动电源将控制信号功率放大并控制作动器输出扭矩,挠曲电材料因扭转发生形变,在沿半圆柱径向产生剪切应变梯度,继而产生剪挠曲电效应导致的电极化,该极化电荷通过电极送至电荷放大器并被转换为相应的电压形式,通过控制信号、电荷输出量和材料参数即可计算得到挠曲电材料的剪切挠曲电响应。
-
公开(公告)号:CN108540008A
公开(公告)日:2018-09-14
申请号:CN201810442758.9
申请日:2018-05-10
Applicant: 西安交通大学
IPC: H02N2/00 , H01L41/047 , H01L41/083 , H01L41/09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2N2/0015 , H01L41/0471 , H01L41/0835 , H01L41/0926
Abstract: 基于逆挠曲电原理的柔性材料往复式多层结构超大变形作动器及方法,该作动器包括控制器,与控制器电连接的高压电源,由多层柔性薄膜状材料往复重叠组成的挠曲电型半半圆环状作动结构,作动结构中靠近单层材料膜上下表面位置的材料内部分别埋设具有可大范围弯曲和伸展的电极,电极与高压电源电连接,作动器通电后由于逆挠曲电作用,会产生沿作动结构圆环径向向内的弯曲变形;该变形导致半圆环曲率增大,使得电压作用不变的情况下原电场梯度进一步加大,电场梯度致的弯曲应力也进一步加大,从而使得作动结构进一步变形直至与材料抵抗变形的力相平衡或接触被夹持物体,继而保持该形状和握力;该超大变形作动器相对于现有刚性结构的机械手而言,具有对待作用结构的潜在破坏和损伤小等优势,具有非常广泛的应用价值。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