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0441691A
公开(公告)日:2019-11-12
申请号:CN201810407465.7
申请日:2018-05-02
Applicant: 西南科技大学
Inventor: 王顺利 , 于春梅 , 李小霞 , 李永桥 , 侯广海 , 张晓琴 , 熊丽英 , 乔静 , 陈蕾 , 张丽 , 王瑶 , 潘小琴 , 李进 , 凌利 , 袁会芳 , 苏杰 , 谢非
IPC: G01R31/367 , G01R31/38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精简粒子无迹变换的SOC估算方法,属于新能源测控领域;该方法针对锂离子电池组SOC值精确估算目标,通过精简三粒子和双重Sigma化处理过程,实现了SOC值的有效迭代计算;该方法在样本数据序列的权重系数计算基础上,通过进行精简三粒子无迹变换,实现迭代计算过程的精简化处理;该方法在权重系数计算基础上,实现权重系数向量预处理;该方法在过程噪声和观测噪声修正分析的基础上,利用无迹卡尔曼中的第一步和第四步的双重Sigma化处理过程,获得噪声影响的修正计算方法;该方法改进以无迹卡尔曼为基础的迭代计算过程,将精简粒子无迹变换思想具体应用于预测和修改环节,实现SOC值的数学迭代运算,为SOC估算模型构建提供方法参考。
-
公开(公告)号:CN110389302A
公开(公告)日:2019-10-29
申请号:CN201810328651.1
申请日:2018-04-13
Applicant: 西南科技大学
IPC: G01R31/396 , G01R31/36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锂离子电池组单体间一致性评价方法,属于新能源测控领域。该方法针对锂离子电池组单体间一致性评价目标,提出并构建了一种平衡状态(State of Balance,SOB)评价模型,通过单体电压间均值、方差和变异系数的计算,实现了锂离子电池成组工作过程中平衡状态的有效评价;该方法在各单体电压期望值求取基础上,进行标准差求取以表征其波动性;该方法在标准差求取基础上,通过平方运算进行方差值求取以降低计算过程复杂度;该方法在均值和方差值求取基础上,通过变异系数的计算进行不一致程度的归一化表征;该方法在充分考虑锂离子电池成组工作基础上,结合平衡状态SOB评价模型构建,实现对锂离子电池组单体电压间的不一致程度描述。
-
公开(公告)号:CN108829911A
公开(公告)日:2018-11-16
申请号:CN201810335636.X
申请日:2018-04-16
Applicant: 西南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开路电压与SOC函数关系优化方法,属于新能源测控领域。该方法针对开路电压(Open Circuit Voltage,OCV)与荷电状态(State of Charge,SOC)函数关系优化目标,提出了一种OCV-SOC函数关系优化方法,通过间歇放电实验分析和多项式函数拟合,实现了锂离子电池成组函数关系的有效表征;该方法在间歇放电与搁置实验的基础上,实现其关系离散点的获取;该方法在混合动力脉冲能力特性测试实验基础上,通过充放电过程影响互补的方式快速获得其函数关系;该方法在对比分析拟合效果的基础上,结合以最小二乘法为基础的六次多项式拟合,获得良好的动态拟合效果;该方法在充分考虑锂离子电池成组工作基础上,结合OCV-SOC函数关系优化,实现对开路电压特性的函数表征。
-
公开(公告)号:CN108828446A
公开(公告)日:2018-11-16
申请号:CN201810357583.1
申请日:2018-04-20
Applicant: 西南科技大学
IPC: G01R31/3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老化过程对容量影响的修正方法,属于新能源测控领域;该方法针对老化过程对容量影响的修正目标,提出了一种锂离子电池组老化过程对容量影响的修正方法,通过间歇式老化程度测定和实时校准计算处理过程,实现了锂离子电池成组老化过程对容量影响关系的有效表征;该方法在容量归一化表征的基础上,通过老化状态对电量的影响系数计算获得老化因素影响的数学表达;该方法在定期测定校准基础上,通过额定容量与循环次数相关值的同步获取和修正,获得叠加循环次数修正的函数关系;该方法在老化影响系数和循环次数修正计算的基础上,结合两因素影响的叠加计算处理,获得老化过程对额定容量影响修正的计算方法;该方法在充分考虑锂离子电池成组工作基础上,结合老化过程对容量影响函数关系的建立,实现对锂离子电池组老化过程特性的数学表达。
-
公开(公告)号:CN109001643A
公开(公告)日:2018-12-14
申请号:CN201810984933.7
申请日:2018-08-28
Applicant: 西南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二分法迭代的静态SOC估算方法,属于新能源测控领域;该方法根据二分法理论得到逼近迭代方法,通过不断缩小区间取中间值对比处理,实现了对锂离子电池静态SOC值的有效估算;直接利用锂离子电池由OCV-SOC曲线得到的拟合多项式,避开了变换或近似处理,最大程度上降低了系统处理误差;该方法通过设置OCV逼近误差范围,可以人为调整SOC误差,实现了精度可控;该方法算法复杂度低,迭代次数少,响应速度快,可实现类似万用表的功能,从外部直接测量静态SOC;该方法在传统查表法和插值法的基础上,改进为直接利用特性拟合表达式计算的方法,提高精度的同时减少了预先数据处理工作,减小处理单元的运算能力要求,实现了有效的锂离子电池静态SOC测算。
-
公开(公告)号:CN113189492A
公开(公告)日:2021-07-30
申请号:CN202110545909.5
申请日:2021-05-19
Applicant: 西南科技大学
IPC: G01R31/367 , G01R31/387 , G01R31/38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时变校正扩展卡尔曼滤波的锂离子电池SOC估算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在卡尔曼滤波算法基础上利用泰勒展开式进行线性化处理使卡尔曼滤波能应用于具有非线性关系的锂离子电池组SOC估算,实现了对锂离子电池组SOC值的有效迭代计算,克服SOC初值误差和安时积分存在的累积误差;考虑到模型内部参数受多种因素影响而并非恒定不变,通过曲线拟合法得到SOC与各个参数的函数关系并应用在算法中;建立Thevenin等效电路模型,克服极化效应出现的误差,步骤简短且原理清晰,适合功率型电池充放电的暂态分析,且对电池具有更好的表征效果;该方法在充分考虑锂离子电池成组工作基础上,基于等效模型电路。
-
公开(公告)号:CN112649734A
公开(公告)日:2021-04-13
申请号:CN201910956491.X
申请日:2019-10-10
Applicant: 西南科技大学
IPC: G01R31/367 , G01R31/38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扩展卡尔曼的SOC估算方法,其特征在于,建立基于PNGV的改进等效电路模型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内阻模型无法表征锂电池动态特性的缺点,加入RC回路表征电池内部的极化效应,并加入自放电回路以表征充放电累积引起的电池端电压的变化,对电池具有更加精确的表征性能;通过在卡尔曼滤波算法基础上利用泰勒级数变换使卡尔曼滤波能应用于具有非线性关系的锂离子电池组SOC估算,实现了对锂离子电池组SOC值的有效迭代计算,克服SOC初值误差和安时积分存在的累积误差;该方法在充分考虑锂离子电池成组工作基础上,基于等效模型电路,改进以卡尔曼为基础的迭代计算过程,实现锂离子电池组SOC估算模型的建立和SOC值的数学迭代运算算法的可靠运行。
-
公开(公告)号:CN110412471B
公开(公告)日:2021-03-12
申请号:CN201910727790.6
申请日:2019-08-08
Applicant: 西南科技大学 , 德阳市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所 , 绵阳市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所
IPC: G01R31/367 , G01R31/387 , G01R31/39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锂离子电池组复合电化学极化模型的构建方法,包括:S1,建立锂离子电池组的等效电路模型;S2,基于基尔霍夫电路定律,构建所述等效电路模型的状态空间方程式;S3,根据所述等效电路模型的状态空间方程式,计算锂离子电池组在k时刻的闭路电压UL(k)的离散式子;S4,采用最小二乘法求解锂离子电池组在k时刻的闭路电压UL(k)的离散式子中需要辨识的参数。本发明通过综合考虑表征准确度和计算复杂度,结合不同等效电路模型的优点,实现了锂离子电池组工作状态的准确描述。
-
公开(公告)号:CN112364471A
公开(公告)日:2021-02-12
申请号:CN201910679595.0
申请日:2019-07-26
Applicant: 西南科技大学
Inventor: 徐文华 , 王顺利 , 于春梅 , 李小霞 , 李永桥 , 侯广海 , 张晓琴 , 熊丽英 , 乔静 , 陈蕾 , 张丽 , 王瑶 , 潘小琴 , 李进 , 凌利 , 袁会芳 , 苏杰 , 谢非
IPC: G06F30/20 , G06F17/11 , G01R31/367 , G01R31/38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无迹卡尔曼的SOC估算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在卡尔曼滤波算法基础上利用无迹变换使卡尔曼滤波能应用于具有明显非线性关系的锂离子电池组SOC估算,实现了对锂离子电池组SOC值的有效迭代计算,克服SOC初值误差和安时积分存在的累积误差;针对卡尔曼忽略高阶项,使估算精度低、稳定性差的确定,无迹卡尔曼没有忽略高阶项,具有较高的精度;建立Thevenin等效电路模型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内阻模型无法表征锂电池动态特性的缺点,并加入RC回来表征电池内部的极化效应,对电池具有更好的表征效果;该方法在充分考虑锂离子电池成组工作基础上,基于等效模型电路,改进以卡尔曼为基础的迭代计算过程,实现锂离子电池组SOC估算模型的建立和SOC值的数学迭代运算算法的可靠运行。
-
公开(公告)号:CN110412471A
公开(公告)日:2019-11-05
申请号:CN201910727790.6
申请日:2019-08-08
Applicant: 西南科技大学 , 德阳市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所 , 绵阳市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所
IPC: G01R31/367 , G01R31/387 , G01R31/39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锂离子电池组复合电化学极化模型的构建方法,包括:S1,建立锂离子电池组的等效电路模型;S2,基于基尔霍夫电路定律,构建所述等效电路模型的状态空间方程式;S3,根据所述等效电路模型的状态空间方程式,计算锂离子电池组在k时刻的闭路电压UL(k)的离散式子;S4,采用最小二乘法求解锂离子电池组在k时刻的闭路电压UL(k)的离散式子中需要辨识的参数。本发明通过综合考虑表征准确度和计算复杂度,结合不同等效电路模型的优点,实现了锂离子电池组工作状态的准确描述。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