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470216B
公开(公告)日:2025-03-25
申请号:CN202510066625.6
申请日:2025-01-16
Applicant: 西南石油大学
IPC: G01N15/0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非常规储层压窜气井井间渗透率实验分析方法,属于油气田开发领域;它建立一种科学的非常规储层压窜气井井间渗透率实验分析方法,其技术方案是:基于非常规储层压窜气井井间渗透率实验系统,收集油气田生产数据和标准实验岩心几何参数;计算折合实验压窜压差和折合岩心加砂量;进行岩心造缝实验并在填砂后测试渗透率;进行非常规储层压窜气井井间渗透率实验得到实验数据;处理实验数据和矿场压力数据,绘制被压窜井压力响应特征曲线图版;找出与被压窜井实际压力曲线相关性最大的实验压力曲线,据此快速得到压裂井与被压窜井之间的储层渗透率;本发明实际应用效果较好,计算结果可靠,可推广性强。
-
公开(公告)号:CN118655181A
公开(公告)日:2024-09-17
申请号:CN202410814786.4
申请日:2024-06-24
Applicant: 西南石油大学
IPC: G01N27/04 , G06F17/10 , G01N15/08 , G01N23/2251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油气田开发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泥页岩气藏储层含水饱和度的确定方法;本发明通过获取储层中的岩石样品,测量岩石样品初始孔隙度和黏土矿物含量,测出地层水电阻率,加压不断饱和岩石样品并测出不同含水饱和度下的岩石电阻率和孔隙度,根据测出的岩石样品初始孔隙度和不同含水饱和度下的孔隙度得到黏土矿物在孔隙中所占体积分数,建立起储层岩石有效孔隙度计算模型,结合储层岩石电阻率与储层含水饱和度之间的关系式,得到储层含水饱和度计算模型;在本发明中的新方法能快速确定泥页岩气藏储层含水饱和度,优化配产策略,制定合理生产计划。
-
公开(公告)号:CN118549312A
公开(公告)日:2024-08-27
申请号:CN202410604881.1
申请日:2024-05-15
Applicant: 西南石油大学
IPC: G01N15/08 , G06Q10/063 , G06Q50/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有水气藏平面非均匀水侵挖潜潜力评价方法,属于油气田开发领域;它解决了有水气藏水侵后由于储层的非均质性导致的剩余气分布区域不明确,挖潜潜力认识不清晰,无法合理指导气藏挖潜的问题;其技术方案是:通过实验测试不同渗透率级差下的岩心被地层水突破时的含水饱和度;计算不同渗透率级差下低渗岩心的剩余气饱和度;根据渗透率级差与低渗岩心剩余气饱和度的对应关系,绘制渗透率级差与低渗岩心剩余气饱和度图版;建立挖潜潜力评价标准,根据实际气藏储层渗透率级差,结合图版快速进行有水气藏平面非均匀水侵后的挖潜潜力评价。本发明实际应用效果较好,计算结果可靠,可推广性强。
-
公开(公告)号:CN117738636B
公开(公告)日:2024-04-26
申请号:CN202410180318.6
申请日:2024-02-18
Applicant: 西南石油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油气田开发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压裂改造储层气井合理生产压差控制方法;本发明通过选取储层具有代表性的基质和裂缝岩心,在高温高压条件下开展物理模拟实验,得到实验结果后,绘制渗透率特征曲线和生产指示曲线,合理压力梯度取生产指示曲线由直线段变为曲线段的流量变化临界点对应的压力梯度,在渗透率特征曲线中该临界压力梯度对应的渗透率降幅小于5%,此时可以忽略应力敏感,那么该临界压力梯度即为合理压力梯度,结合所给基质或裂缝泄压系统半径就能确定气井合理生产压差;在本发明中的新方法能延长气井的经济生产周期,实现气井产能最大化。
-
公开(公告)号:CN119720609B
公开(公告)日:2025-04-25
申请号:CN202510225389.8
申请日:2025-02-27
Applicant: 西南石油大学
IPC: G06F30/20 , E21B43/16 , E21B43/22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油田开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砾岩油藏凝胶‑二氧化碳交替驱替临界压力梯度的确定方法;它解决现今砾岩油藏凝胶‑二氧化碳交替驱替压力梯度不合理导致交替驱替效率和波及效率低下的问题;其技术方案是:建立大尺度物理模型,优选凝胶‑二氧化碳为交替驱替介质,得到不同驱替压力梯度下的井周平面含油饱和度变化值,根据井周平面含油饱和度变化值,计算不同驱替压力梯度下的交替驱替效率和波及效率,建立驱替压力梯度与波及效率和交替驱替效率图版,在实际生产不同阶段,根据两个图版可分别确定砾岩油藏前500天和后500天的交替驱替临界压力梯度;在本发明中的新方法能为实际应用提供科学依据,减少运营成本,提高油藏开采效益。
-
公开(公告)号:CN119777807A
公开(公告)日:2025-04-08
申请号:CN202510071979.X
申请日:2025-01-16
Applicant: 西南石油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页岩油藏开发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页岩油藏分舱注二氧化碳隔板间距优化方法及系统;它解决现今页岩油藏分舱注二氧化碳隔板间距不合理导致二氧化碳气窜且驱油效率低下的问题;其技术方案是:搭建分舱注二氧化碳开采物理模型,建立起分舱注二氧化碳开采物理模型的初始状态,进行分舱注二氧化碳驱油实验,不断增加隔板数量,得到在不同隔板间距下二氧化碳驱油效率,建立不同隔板间距与二氧化碳驱油效率和见气时间的关系图版,根据图版可得到分舱注二氧化碳开采物理模型的最优隔板间距,通过相似准则,能够确定实际现场生产的页岩油藏分舱注二氧化碳最优隔板间距;在本发明中的新方法能优化页岩油藏开发方案,提高整体经济效益。
-
公开(公告)号:CN119754759A
公开(公告)日:2025-04-04
申请号:CN202411989298.3
申请日:2024-12-31
Applicant: 西南石油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油气田开发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考虑环空储集效应的分层控制阀油井产量预测方法;本发明通过考虑环空内的压力变化和流体流动特性,首先在未下入分层控制阀前拟合得到各层采液指数,在下入分层控制阀后通过迭代计算在分层控制阀改变开度影响下的环空压力,并利用计算的环空压力计算环空流入量和井筒流入量,最后将计算得到的井筒流入量与实际油井产量进行拟合得到各层的流量系数,通过各层的流量系数可进行定井底流压的产量预测,解决了环空储集效应对产量预测的影响。本发明不仅提高了产量预测的精度和稳定性,还具有广泛的适用性和推广价值,为多层油藏的高效开发提供了有力支持。
-
公开(公告)号:CN119670433A
公开(公告)日:2025-03-21
申请号:CN202411808950.7
申请日:2024-12-10
Applicant: 西南石油大学
IPC: G06F30/20 , E21B43/26 , G06Q50/02 , G06F17/18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确定低渗透油藏在气驱条件下生产井最小压裂缝长的方法,属于油藏工程领域;其技术方案是对不同渗透率岩心在不同实验注入流量下进行气驱油实验,确定最优实验注入压力和流量;将最优实验注入流量转化为最优矿场注入流量,进而回归得到渗透率与最优矿场注入压力、最优矿场注入流量的关系;在储层渗透率范围内等间隔多次选取渗透率,结合回归关系计算出不同渗透率条件下的注入井压降曲线和生产井压降曲线,通过调整压裂缝长使两曲线相交于储层压力点,从而确定最小压裂缝长;最后,绘制不同渗透率对应的最小压裂缝长曲线。本发明能够给出唯一最优解,且可以通过曲线直接读取最小压裂缝长,方便现场人员操作。
-
公开(公告)号:CN118958920A
公开(公告)日:2024-11-15
申请号:CN202410883810.X
申请日:2024-07-03
Applicant: 西南石油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油气藏排水采气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页岩气井柱塞排水采气智能控制系统及其工作方法。本发明提供的一种页岩气井柱塞排水采气智能控制系统及其工作方法,通过感应器及各类阀门的开关状态记录柱塞状态及上行、下行时间,并及时将信息发送至控制器,控制器根据实时信息发送相关指令控制柱塞捕捉放行及开关井时间,从而实现柱塞气举最优开关井制度,及时调整柱塞气举运行参数,减少人为干预,实现柱塞气举的智能控制。
-
公开(公告)号:CN119720609A
公开(公告)日:2025-03-28
申请号:CN202510225389.8
申请日:2025-02-27
Applicant: 西南石油大学
IPC: G06F30/20 , E21B43/16 , E21B43/22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油田开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砾岩油藏凝胶‑二氧化碳交替驱替临界压力梯度的确定方法;它解决现今砾岩油藏凝胶‑二氧化碳交替驱替压力梯度不合理导致交替驱替效率和波及效率低下的问题;其技术方案是:建立大尺度物理模型,优选凝胶‑二氧化碳为交替驱替介质,得到不同驱替压力梯度下的井周平面含油饱和度变化值,根据井周平面含油饱和度变化值,计算不同驱替压力梯度下的交替驱替效率和波及效率,建立驱替压力梯度与波及效率和交替驱替效率图版,在实际生产不同阶段,根据两个图版可分别确定砾岩油藏前500天和后500天的交替驱替临界压力梯度;在本发明中的新方法能为实际应用提供科学依据,减少运营成本,提高油藏开采效益。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