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470216B
公开(公告)日:2025-03-25
申请号:CN202510066625.6
申请日:2025-01-16
Applicant: 西南石油大学
IPC: G01N15/0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非常规储层压窜气井井间渗透率实验分析方法,属于油气田开发领域;它建立一种科学的非常规储层压窜气井井间渗透率实验分析方法,其技术方案是:基于非常规储层压窜气井井间渗透率实验系统,收集油气田生产数据和标准实验岩心几何参数;计算折合实验压窜压差和折合岩心加砂量;进行岩心造缝实验并在填砂后测试渗透率;进行非常规储层压窜气井井间渗透率实验得到实验数据;处理实验数据和矿场压力数据,绘制被压窜井压力响应特征曲线图版;找出与被压窜井实际压力曲线相关性最大的实验压力曲线,据此快速得到压裂井与被压窜井之间的储层渗透率;本发明实际应用效果较好,计算结果可靠,可推广性强。
-
公开(公告)号:CN119712091B
公开(公告)日:2025-05-16
申请号:CN202510239152.5
申请日:2025-03-03
Applicant: 西南石油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石油开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砾岩油藏二氧化碳吞吐与二氧化碳‑水驱替应用界限的确定方法;它解决现今砾岩油藏二氧化碳吞吐与二氧化碳‑水驱替应用界限不合理导致原油开采效率低的问题;其技术方案是:获取砾岩油藏标准基质和裂缝岩心,按调和平均法对岩心排列顺序,以排列顺序依次装入长岩心驱替装置,建立油藏初始状态,首先全部用基质岩心组合开展实验,不断增加裂缝占比,分别进行二氧化碳吞吐和二氧化碳‑水驱替实验,得到各实验的原油开采效率,建立裂缝占比与原油开采效率图版,通过图版可确定砾岩油藏二氧化碳吞吐与二氧化碳‑水驱替应用界限;在本发明中的新方法能够优化油藏开发方案,实现更高的经济效益和操作灵活性。
-
公开(公告)号:CN119720609B
公开(公告)日:2025-04-25
申请号:CN202510225389.8
申请日:2025-02-27
Applicant: 西南石油大学
IPC: G06F30/20 , E21B43/16 , E21B43/22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油田开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砾岩油藏凝胶‑二氧化碳交替驱替临界压力梯度的确定方法;它解决现今砾岩油藏凝胶‑二氧化碳交替驱替压力梯度不合理导致交替驱替效率和波及效率低下的问题;其技术方案是:建立大尺度物理模型,优选凝胶‑二氧化碳为交替驱替介质,得到不同驱替压力梯度下的井周平面含油饱和度变化值,根据井周平面含油饱和度变化值,计算不同驱替压力梯度下的交替驱替效率和波及效率,建立驱替压力梯度与波及效率和交替驱替效率图版,在实际生产不同阶段,根据两个图版可分别确定砾岩油藏前500天和后500天的交替驱替临界压力梯度;在本发明中的新方法能为实际应用提供科学依据,减少运营成本,提高油藏开采效益。
-
公开(公告)号:CN119777807A
公开(公告)日:2025-04-08
申请号:CN202510071979.X
申请日:2025-01-16
Applicant: 西南石油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页岩油藏开发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页岩油藏分舱注二氧化碳隔板间距优化方法及系统;它解决现今页岩油藏分舱注二氧化碳隔板间距不合理导致二氧化碳气窜且驱油效率低下的问题;其技术方案是:搭建分舱注二氧化碳开采物理模型,建立起分舱注二氧化碳开采物理模型的初始状态,进行分舱注二氧化碳驱油实验,不断增加隔板数量,得到在不同隔板间距下二氧化碳驱油效率,建立不同隔板间距与二氧化碳驱油效率和见气时间的关系图版,根据图版可得到分舱注二氧化碳开采物理模型的最优隔板间距,通过相似准则,能够确定实际现场生产的页岩油藏分舱注二氧化碳最优隔板间距;在本发明中的新方法能优化页岩油藏开发方案,提高整体经济效益。
-
公开(公告)号:CN119470216A
公开(公告)日:2025-02-18
申请号:CN202510066625.6
申请日:2025-01-16
Applicant: 西南石油大学
IPC: G01N15/0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非常规储层压窜气井井间渗透率实验分析方法,属于油气田开发领域;它建立一种科学的非常规储层压窜气井井间渗透率实验分析方法,其技术方案是:基于非常规储层压窜气井井间渗透率实验系统,收集油气田生产数据和标准实验岩心几何参数;计算折合实验压窜压差和折合岩心加砂量;进行岩心造缝实验并在填砂后测试渗透率;进行非常规储层压窜气井井间渗透率实验得到实验数据;处理实验数据和矿场压力数据,绘制被压窜井压力响应特征曲线图版;找出与被压窜井实际压力曲线相关性最大的实验压力曲线,据此快速得到压裂井与被压窜井之间的储层渗透率;本发明实际应用效果较好,计算结果可靠,可推广性强。
-
公开(公告)号:CN119355241A
公开(公告)日:2025-01-24
申请号:CN202411592382.1
申请日:2024-11-08
Applicant: 西南石油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油气田开发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有水疏松砂岩储层出砂临界产气速度确定方法;它解决现今有水疏松砂岩储层不合理产气速度导致出砂的问题;其技术方案是:获取砂岩储层中岩样的基础物性,开展岩石剪切破坏实验,得到岩样内聚力和内摩擦角,开展岩石力学实验,测出岩样在不同含水饱和度下的抗拉强度,测量岩样颗粒的直径以及储层中气体密度,考虑实际储层气体对岩样颗粒的拖拽力以及岩样颗粒自身的阻力,得到储层出砂临界产气速度计算模型,绘制含水饱和度与储层出砂临界产气速度关系曲线图;在本发明中的新方法能控制气藏的合理产气速度,避免出砂对生产带来的伤害,实现最大产能效益。
-
公开(公告)号:CN118655181A
公开(公告)日:2024-09-17
申请号:CN202410814786.4
申请日:2024-06-24
Applicant: 西南石油大学
IPC: G01N27/04 , G06F17/10 , G01N15/08 , G01N23/2251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油气田开发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泥页岩气藏储层含水饱和度的确定方法;本发明通过获取储层中的岩石样品,测量岩石样品初始孔隙度和黏土矿物含量,测出地层水电阻率,加压不断饱和岩石样品并测出不同含水饱和度下的岩石电阻率和孔隙度,根据测出的岩石样品初始孔隙度和不同含水饱和度下的孔隙度得到黏土矿物在孔隙中所占体积分数,建立起储层岩石有效孔隙度计算模型,结合储层岩石电阻率与储层含水饱和度之间的关系式,得到储层含水饱和度计算模型;在本发明中的新方法能快速确定泥页岩气藏储层含水饱和度,优化配产策略,制定合理生产计划。
-
公开(公告)号:CN119720609A
公开(公告)日:2025-03-28
申请号:CN202510225389.8
申请日:2025-02-27
Applicant: 西南石油大学
IPC: G06F30/20 , E21B43/16 , E21B43/22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油田开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砾岩油藏凝胶‑二氧化碳交替驱替临界压力梯度的确定方法;它解决现今砾岩油藏凝胶‑二氧化碳交替驱替压力梯度不合理导致交替驱替效率和波及效率低下的问题;其技术方案是:建立大尺度物理模型,优选凝胶‑二氧化碳为交替驱替介质,得到不同驱替压力梯度下的井周平面含油饱和度变化值,根据井周平面含油饱和度变化值,计算不同驱替压力梯度下的交替驱替效率和波及效率,建立驱替压力梯度与波及效率和交替驱替效率图版,在实际生产不同阶段,根据两个图版可分别确定砾岩油藏前500天和后500天的交替驱替临界压力梯度;在本发明中的新方法能为实际应用提供科学依据,减少运营成本,提高油藏开采效益。
-
公开(公告)号:CN119712091A
公开(公告)日:2025-03-28
申请号:CN202510239152.5
申请日:2025-03-03
Applicant: 西南石油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石油开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砾岩油藏二氧化碳吞吐与二氧化碳‑水驱替应用界限的确定方法;它解决现今砾岩油藏二氧化碳吞吐与二氧化碳‑水驱替应用界限不合理导致原油开采效率低的问题;其技术方案是:获取砾岩油藏标准基质和裂缝岩心,按调和平均法对岩心排列顺序,以排列顺序依次装入长岩心驱替装置,建立油藏初始状态,首先全部用基质岩心组合开展实验,不断增加裂缝占比,分别进行二氧化碳吞吐和二氧化碳‑水驱替实验,得到各实验的原油开采效率,建立裂缝占比与原油开采效率图版,通过图版可确定砾岩油藏二氧化碳吞吐与二氧化碳‑水驱替应用界限;在本发明中的新方法能够优化油藏开发方案,实现更高的经济效益和操作灵活性。
-
公开(公告)号:CN118858097A
公开(公告)日:2024-10-29
申请号:CN202410895955.1
申请日:2024-07-05
Applicant: 西南石油大学
IPC: G01N15/0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质量变化的岩石水敏程度评价方法,属于油气田开发领域;它解决使用室内实验评价岩石水敏程度耗时长,人力成本高,过程繁琐的问题;其技术方案是:根据泊肃叶定律,建立岩石水敏指数与平均孔隙半径关系模型;水敏后黏土吸水膨胀,质量改变,建立质量变化与平均孔隙半径关系模型;利用水敏前后质量变化系数表征质量变化程度,对质量变化进行无因次化处理,联立水敏指数与平均孔隙半径关系模型及质量变化与平均孔隙半径关系模型,建立水敏指数与质量变化关系模型;再测试岩样孔隙体积、黏土矿物体积及黏土矿物水敏前后密度变化,再根据岩样在不同矿化度盐水中完全饱和前后的质量,即可计算岩石在不同矿化度盐水中的水敏指数,快速判断岩石水敏程度。本发明实际应用效果较好,计算结果可靠,可推广性强。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