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6655762A
公开(公告)日:2023-08-29
申请号:CN202310700747.7
申请日:2023-06-13
IPC: C07K14/415 , C12N15/29 , C12N15/82 , A01H6/20 , A01H5/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植物分子生物学领域,具体涉及一个白魔芋钙调素AaCaM3基因及其编码的蛋白质和应用。该基因的cDNA序列全长如SEQ ID No.1所示,其编码蛋白质的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2所示。本发明的AaCaM3基因在烟草叶片细胞中瞬时表达,定位于细胞核和细胞质中。本发明所述的AaCaM3基因具有潜在的抗高温胁迫的能力,在高温处理下转录水平显著提高。通过农杆菌介导的花序侵染法将AaCaM3基因表达载体转入到野生型拟南芥中,结果显示转AaCaM3基因的拟南芥植株在高温胁迫下表现出明显的抗高温胁迫性,对培育抗高温胁迫能力的植物具有重要意义,即可用于白魔芋的耐热新品种育种,具有极好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6655762B
公开(公告)日:2024-06-21
申请号:CN202310700747.7
申请日:2023-06-13
IPC: C07K14/415 , C12N15/29 , C12N15/82 , A01H6/20 , A01H5/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植物分子生物学领域,具体涉及一个白魔芋钙调素AaCaM3基因及其编码的蛋白质和应用。该基因的cDNA序列全长如SEQ ID No.1所示,其编码蛋白质的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2所示。本发明的AaCaM3基因在烟草叶片细胞中瞬时表达,定位于细胞核和细胞质中。本发明所述的AaCaM3基因具有潜在的抗高温胁迫的能力,在高温处理下转录水平显著提高。通过农杆菌介导的花序侵染法将AaCaM3基因表达载体转入到野生型拟南芥中,结果显示转AaCaM3基因的拟南芥植株在高温胁迫下表现出明显的抗高温胁迫性,对培育抗高温胁迫能力的植物具有重要意义,即可用于白魔芋的耐热新品种育种,具有极好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6535476B
公开(公告)日:2025-01-28
申请号:CN202310409132.9
申请日:2023-04-17
Applicant: 西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植物分子生物学领域,公开了一种含单突变位点的茎瘤芥(榨菜)BjuDA1基因及其克隆方法和应用。本发明通过同源克隆法得到茎瘤芥BjuDA1基因cDNA的编码区,通过将该cDNA第1067位碱基由G变为A,得到单突变位点的茎瘤芥BjuDA1R356K基因cDNA的编码区,序列全长如Seq ID No.3所示,其编码蛋白质的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4所示。通过农杆菌介导法,将BjuDA1R356K基因过表达载体,遗传转化野生型拟南芥,结果显示,过表达拟南芥阳性株系的种子和叶片器官显著增大;利用农杆菌介导法侵染茎瘤芥下胚轴,将BjuDA1R356K基因过表达载体,遗传转化茎瘤芥,所得阳性植株的瘤状茎显著增大。本发明创制的单突变位点的茎瘤芥BjuDA1R356K基因具有增大瘤状茎的特性,对于榨菜的增产具有极大的利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03865897A
公开(公告)日:2014-06-18
申请号:CN201310750735.1
申请日:2014-04-15
Applicant: 西南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12N9/22 , C07K14/415 , C07K2319/80 , C12N15/82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芥菜基因组定点突变系统及其应用”,属于生物技术领域。基因组定点突变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由特异识别目的基因两个靶序列的两个转录激活效应因子核酸酶(TALEN)所组成;所述两个靶序列为位于所述目的基因5’端的第一靶序列和位于所述目的基因3’端的第二靶序列;所述两个转录激活效应因子核酸酶由转录激活子效应因子核酸酶TALEN‐L和TALEN‐R组成,所述TALEN‐L和TALEN‐R分别特异性识别第一靶序列和第二靶序列。本发明还公开了该删除系统的应用,能提供丰富的育种材料,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6535476A
公开(公告)日:2023-08-04
申请号:CN202310409132.9
申请日:2023-04-17
Applicant: 西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植物分子生物学领域,公开了一种含单突变位点的茎瘤芥(榨菜)BjuDA1基因及其克隆方法和应用。本发明通过同源克隆法得到茎瘤芥BjuDA1基因cDNA的编码区,通过将该cDNA第1067位碱基由G变为A,得到单突变位点的茎瘤芥BjuDA1R356K基因cDNA的编码区,序列全长如Seq ID No.3所示,其编码蛋白质的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4所示。通过农杆菌介导法,将BjuDA1R356K基因过表达载体,遗传转化野生型拟南芥,结果显示,过表达拟南芥阳性株系的种子和叶片器官显著增大;利用农杆菌介导法侵染茎瘤芥下胚轴,将BjuDA1R356K基因过表达载体,遗传转化茎瘤芥,所得阳性植株的瘤状茎显著增大。本发明创制的单突变位点的茎瘤芥BjuDA1R356K基因具有增大瘤状茎的特性,对于榨菜的增产具有极大的利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13924882A
公开(公告)日:2022-01-14
申请号:CN202111100983.2
申请日:2021-09-18
Applicant: 西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褪黑素在调节芥菜现蕾抽薹中的应用,涉及植物培育技术领域。本发明应用方法包括:配制不同高浓度褪黑素溶液;选取饱满的芥菜种子,消毒后,放置在恒温培养箱中催芽;待芥菜种子露白后,放入春化;挑选出芽整齐的种子播种于穴盘中进行育苗,待开始长出三片真叶时,挑选长势整齐的幼苗移栽;当芥菜幼苗移栽缓苗生长后生长5片真叶时,在叶片正反两面,以叶片滴水为度,每天外施1次持续处理6次。本发明通过采用高浓度褪黑素连续喷施芥菜5叶期幼苗6次,可延迟芥菜现蕾抽薹10‑15天,且施用高浓度褪黑素可使芥菜中可溶性糖含量增加27.1%、可溶性蛋白含量增加24.0%、超氧化物歧化酶增加20.5%,芥菜品质显著提高。
-
公开(公告)号:CN109706266B
公开(公告)日:2022-04-01
申请号:CN201910186568.X
申请日:2019-03-12
Applicant: 西南大学
IPC: C12Q1/6895 , C12N15/11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分子生物学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鉴定甘蓝表皮毛有无的分子标记及其开发方法和应用,本发明公开一种鉴定甘蓝表皮毛有无的分子标记Bol.trichome‑CAPS.02,具有如SEQ ID No.1所示的核苷酸序列,该分子标记与甘蓝表皮毛性状紧密相关,并公开了与该分子标记对应的引物,正向引物具有如SEQ ID No.2所示的核苷酸序列,反向引物具有如SEQ ID No.3所示的核苷酸序列,本发明还公开该分子标记的开发方法,并公开该分子标记在甘蓝育种中的应用,可大规模精准鉴定甘蓝表皮毛分离群体中杂合与纯合基因型,使后代选择更具针对性,提高甘蓝遗传育种的效率,并减小育种占用的土地空间。
-
公开(公告)号:CN119979600A
公开(公告)日:2025-05-13
申请号:CN202510380288.8
申请日:2025-03-28
Applicant: 西南大学
IPC: C12N15/82 , C12N15/29 , C07K14/415 , A01H5/00 , A01H6/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芥菜BjuTPR2基因在调控植物开花期中的应用,涉及植物生物技术领域,其技术要点为:本发明利用同源克隆法在芥菜中克隆BjuTPR2基因,通过将BjuTPR2基因连接到植物表达载体或干扰载体上,经农杆菌介导转化到植物中,通过培育可获得BjuTPR2过表达以及BjuTPR2干扰植株。表型观察发现,与野生型相比,干扰植株的开花时间早于野生型,而过表达植株的开花时间则明显晚于野生型。同时,过表达植株中BjuTPR2的相对表达量显著高于野生型;而开花整合子BjuSOC1、BjuFT基因的相对表达量显著低于野生型。与此相反,干扰植株中BjuTPR2表达量显著低于对照;而BjuSOC1、BjuFT表达量则显著高于对照。由此可见,BjuTPR2基因能够提前/延迟芥菜抽薹开花时间,在改良高品质芥菜品种方面,具有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9706266A
公开(公告)日:2019-05-03
申请号:CN201910186568.X
申请日:2019-03-12
Applicant: 西南大学
IPC: C12Q1/6895 , C12N15/11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分子生物学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鉴定甘蓝表皮毛有无的分子标记及其开发方法和应用,本发明公开一种鉴定甘蓝表皮毛有无的分子标记Bol.trichome-CAPS.02,具有如SEQ ID No.1所示的核苷酸序列,该分子标记与甘蓝表皮毛性状紧密相关,并公开了与该分子标记对应的引物,正向引物具有如SEQ ID No.2所示的核苷酸序列,反向引物具有如SEQ ID No.3所示的核苷酸序列,本发明还公开该分子标记的开发方法,并公开该分子标记在甘蓝育种中的应用,可大规模精准鉴定甘蓝表皮毛分离群体中杂合与纯合基因型,使后代选择更具针对性,提高甘蓝遗传育种的效率,并减小育种占用的土地空间。
-
公开(公告)号:CN103822958B
公开(公告)日:2015-12-30
申请号:CN201310744011.6
申请日:2013-12-30
Applicant: 西南大学
IPC: G01N27/44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DNA琼脂糖凝胶电泳的上样缓冲液及其制备方法,包括作为容剂的水与作为溶质的以下各组分配制而成,各溶质组分在上样缓冲液中的浓度为:35-37%V/V丙三醇、28-32mM乙二胺四乙酸二钠、3-5%W/V十二烷基硫酸钠、0.005-0.01%W/V溴酚蓝、0.01-0.05%W/V二甲苯青FF、0.05-0.18%W/V二甲酚橙和0.1-0.25%W/V柠檬黄;该上样缓冲液是一种经过改良的五色六倍浓缩的上样缓冲液,对DNA片段的观察无干扰,在可见光条件下可对整个电泳进程进行观测,防止小片段DNA在电泳中丢失。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