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217643406U
公开(公告)日:2022-10-21
申请号:CN202220259799.6
申请日:2022-02-08
Applicant: 西南交通大学 , 国网经济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H04L67/12 , H04L67/01 , H04L69/18 , H04W4/38 , G16Y10/35 , G16Y10/75 , G16Y20/00 , G16Y30/00 , G16Y40/10 , G16Y40/35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基于电力物联网与数字孪生的换流站设备监测系统,包括物理实体、虚拟实体、感知层、网络层、平台层以及应用层。本实用新型将泛在电力物联网与数字孪生技术结合,运用多种通讯协议将各层进行连接。物理实体与虚拟实体为整个系统的底层,二者间通过迭代更新进行优化,以满足在线监测的实效性。底层数据经过感知层采集、网络层初步处理、平台层进一步处理后,通过应用层反馈给用户,用户根据应用需求进行决策,借助平台层将指令下达给底部各层,完成整个系统的闭环运行。
-
公开(公告)号:CN120014406A
公开(公告)日:2025-05-16
申请号:CN202411984309.9
申请日:2024-12-31
Applicant: 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中南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 国网经济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IPC: G06V10/82 , G06V10/774 , G06V10/26 , G06N3/0464 , G06V20/70 , G06V10/80 , G06N3/04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基于深度学习的交互式水体提取方法、系统、设备及介质,首先对水体样本数据集进行预处理,生成前景样本线图和背景样本线图,并通过对用户交互情况进行模拟,生成顾及多种特征的交互数据编码图,同时通过深度学习网络获取水体图像特征图,并将预处理后的水体样本数据集中的影像数据、交互数据编码图以及水体图像特征图作为输入对分割网络模型进行训练更新得到水体交互分割模型,依据水体交互分割模型即可得到水体数据概率图,并利用全连接条件随机场进行水体边界优化。本发明可以一次性和高质量地自动提取地物目标,不需要对预测结果进行人工核检和修正,大大提升了水体提取的效率,具有很强的实用性。
-
公开(公告)号:CN119494998A
公开(公告)日:2025-02-21
申请号:CN202411377961.4
申请日:2024-09-30
Applicant: 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中南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国网经济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G06V10/774 , G06V10/764 , G06V10/82 , G06N3/0464 , G06N3/089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遥感影像的弱监督长时序地表覆盖制图方法,包括获取低分辨率产品,将低分辨率产品以高分辨率影像显示,从高分辨率影像收集训练数据,通过训练数据训练一个分类器,通过训练好的分类器对目标区域的地表覆盖类别进行预测,得到目标区域高分辨率影像的地表覆盖类别标签;对含有噪声的标签进行校正,得到优化后的地表覆盖类别标签;对优化后的地表覆盖类别标签进行细节验证及时序一致性检查,得到确定的地表覆盖制图结果;本发明使用有限的高分辨率影像原始地表覆盖标签进行模型训练,节省了人工标注时间和成本对含噪声的标签进行优化,再对优化后得到的标签进行细节验证及时序一致性检查,利于提高地表覆盖类别分类的准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115879250A
公开(公告)日:2023-03-31
申请号:CN202211475491.6
申请日:2022-11-23
Applicant: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淮南供电公司 , 国网经济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G06F30/18 , H02J3/00 , G06F30/20 , G06F113/0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配电系统算例设计与测试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S1、根据配电网实际需求,明确该配电网的典型场景及其对应的配电网特征,根据配电网典型场景下对应的配电网特征,并基于现行配电网标准,进行典型场景配电网算例设计;S2、基于配电网运行标准对设计的典型场景配电网算例进行测试分析,得到典型场景配电网算例的测试分析结果。本发明使得算例分析结果更加准确的反应配电网的实际情况;本发明能够有效验证设计的算例是否符合分布式电源接入的典型场景,是否能支撑分布式电源接入与消纳分析,使得设计的算例更加合理。
-
公开(公告)号:CN118570657A
公开(公告)日:2024-08-30
申请号:CN202410569170.5
申请日:2024-05-09
Applicant: 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中南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 国网经济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Inventor: 程正逢 , 张济勇 , 徐辉 , 杨长江 , 吴冰 , 李双江 , 孙小虎 , 张奇 , 易祎 , 刘冬晖 , 曹鹏财 , 姚远 , 肖淞 , 孙俊杰 , 田龙强 , 刘凯 , 胡莹
IPC: G06V20/13 , G06V10/774 , G06V10/80 , G06V10/8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多分辨率遥感影像变化检测方法、装置、介质及产品。方法包括:获取多分辨率遥感影像数据;将多分辨率遥感影像数据输入训练后的遥感影像变化检测模型,输出变化检测结果,其中,遥感影像变化检测模型的训练包括:构建预设范围内的双时相多分辨率遥感影像数据集并进行预处理;对预处理后的双时相多分辨率遥感影像数据进行孪生编码,分别提取两个时相的多尺度高维特征;根据预设的多分辨率残差对齐块,将提取出的两个时相的多尺度高维特征分别与对应时相的原始图像进行融合对齐;对融合对齐后的两个时相的多尺度高维特征进行特征融合;对特征融合后的高维特征进行解码,恢复至原始输入图像的大小,并输出解码结果。
-
公开(公告)号:CN116187639A
公开(公告)日:2023-05-30
申请号:CN202211477556.0
申请日:2022-11-23
Applicant: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淮南供电公司 , 国网经济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G06Q10/0631 , G06Q50/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分布式电源接入方案的评价方法及评价系统,其中所述评价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基于待评价的分布式电源接入方案及与采集的分布式电源发展信息,搭建分布式电源建成后的网架模型,所述网架模型用于对电网承载力关键指标进行计算;S2、根据关键指标的计算结果判断是否满足预设标准限值,若满足,则通过分布式电源的消纳范围判断生产的电量能否在其接入电网的电压等级进行消纳,获得适配性判断结果后,执行步骤S3;若不满足,则输出不推荐的结论;S3、所述适配性判断结果中,若是,则输出推荐的结论;若不是,则输出需专项论证的结论。通过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分布式电源规范建设决策提供依据,避免电网设备反向重过载。
-
公开(公告)号:CN115112246B
公开(公告)日:2025-04-04
申请号:CN202210727001.0
申请日:2022-06-24
Applicant: 西南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温度微分的车载电缆终端内部热缺陷定位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S1、获取车载电缆终端的二维表面温度分布及其一维曲线温度分布;S2、分别对所述二维表面温度分布及一维曲线温度分布进行滤波,得到滤波后的表面和滤波后的曲线;S3:分别求取所述滤波后的表面和所述滤波后的曲线的温度二阶、四阶、六阶微分分布;S4、提取所述滤波后的表面温度二阶、四阶、六阶微分分布的表面主峰位置,以及,提取所述滤波后的曲线温度二阶、四阶、六阶微分分布的曲线主峰位置和主旁峰间距;S5、根据所述表面主峰位置、所述曲线主峰位置和主旁峰间距确定所述车载电缆终端内部热缺陷的位置及深度。
-
公开(公告)号:CN118797787A
公开(公告)日:2024-10-18
申请号:CN202411272172.4
申请日:2024-09-11
Applicant: 西南交通大学
IPC: G06F30/13 , G06F30/23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轨道交通技术领域,提供一种计算大跨度高铁桥梁车-轨-桥耦合动力响应的模拟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建立大跨度桥梁有限元模型;步骤2、获取大跨度桥梁主梁节点里程及移动荷载作用下轨枕对应处节点动位移;步骤3:获取大跨度桥梁轨枕对应处节点动刚度;步骤4:建立车-轨耦合动力学模型;步骤5:大跨度桥梁等效动刚度以弹簧元件耦合至轨道子系统下部;步骤6:进行耦合桥梁等效刚度的大跨度桥上车轨‑桥动力学仿真。本发明在开展高铁大跨桥上车轨桥动力学研究时,充分考虑轨道结构,以桥梁等效刚度替代规模庞大的大跨桥梁有限元模型,能快速高效地完成高铁大跨桥上车‑轨‑桥耦合动力学仿真。
-
公开(公告)号:CN117556703A
公开(公告)日:2024-02-13
申请号:CN202311570766.9
申请日:2023-11-23
Applicant: 中铁大桥局集团有限公司 , 西南交通大学
IPC: G06F30/27 , G06V10/774 , G06F119/0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边坡的岩体结构面识别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涉及边坡防护技术领域,包括获取边坡的点云数据,生成边坡的三维点云模型;对所述三维点云模型进行立方体分割,得到若干个立方体,并剔除立方体中的点云离群点;对立方体进行岩体结构面分组后得到若干个岩体结构面;由所有的立方体和岩体结构面构建数据集,构建深度学习模型,对深度学习模型进行训练和测试后生成岩体结构面识别模型;将待预测边坡的点云数据输入所述岩体结构面识别模型中,得到待预测边坡的若干岩体结构面,并计算每个岩体结构面的产状,本发明用于点云模型的实时识别任务,能够更加快速的识别结构面并进行产状分类。
-
公开(公告)号:CN117388707A
公开(公告)日:2024-01-12
申请号:CN202311371934.1
申请日:2023-10-23
Applicant: 西南交通大学
IPC: G01R31/367 , G01R31/38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融合电‑热‑机多物理特征的电池性能标定预测方法,具体为:采集电池参数,微分获得差分曲线,提取电‑热‑机多物理特征;基于灰色关联度分析法研究特征关联性;基于多维物理性能与电‑热‑机多物理特征的映射,构建电‑热‑机多物理特征全寿命周期储能电池多维物理性能标定模型;基于DS证据融合理论融合表征,结合PHM人工智能预测技术,实现电‑热‑机多物理特征储能电池性能的智能标定与快速预测。本发明可以对储能电池性能进行智能标定与快速预测,帮助实现储能电池的智能监测、预防性维护等功能,提高设备的可用性和可靠性,减少故障停机时间和维修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和安全性,而且拓展性强、操作简便且准确性高。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