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锚固体系及地下工程施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339835B

    公开(公告)日:2024-10-11

    申请号:CN201811326790.7

    申请日:2018-11-0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地下硐室施工支护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锚固体系及地下工程施工方法。该地下施工方法采用一种锚固体系,该锚固体系包括用于即时支护的第一锚固体系,和用于后期加强支护的第二锚固体系,第一锚固体系包括第一锚具和多孔垫板,第二锚固体系包括在第一锚固体系的基础上增设的第二锚具;相邻的多孔垫板局部交叠,第一锚具和第二锚具分别对应多孔垫板上的开孔且交错设置,第一锚具伸入岩体的长度小于第二锚具。本发明的锚固体系适用于分部开挖过程中第一分部施做空间受限的情况,其不容易失效,锚固体系衔接性好,支护力渐次递增;施工方法的开挖工作面、初期支护面和后期支护面循序推进,能够保证场地安全,缩短开挖时间,加快施工进度。

    基于机械波应用的隧道含水地质结构的探测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6840913A

    公开(公告)日:2023-10-03

    申请号:CN202310500344.8

    申请日:2023-05-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机械波应用的隧道含水地质结构的探测方法及系统,其方法包括:获取目标隧道所在山体的地层岩性数据,根据地层岩性数据确定山体的地质类型;基于地质类型和地层岩性数据确定探测波信号的待发射频率参数和波信号扩散参数;根据探测波信号的待发射频率参数波信号扩散参数生成机械波探测信号并将其发射到目标隧道所在山体的多个预设采样点中;根据每个预设采样点的反馈信号确定目标隧道含水地质结构的空间分布情况。利用机械波信号的高穿透性以及不同介质对于其的反馈信号来快速准确地确定出隧道施工区域的含水地质结构分布情况。规避了在施工过程中的安全隐患,提高了安全性,同时也极大地节省了电力资源,降低了成本。

    一种锚固体系及地下工程施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339835A

    公开(公告)日:2019-02-15

    申请号:CN201811326790.7

    申请日:2018-11-0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地下硐室施工支护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锚固体系及地下工程施工方法。该地下施工方法采用一种锚固体系,该锚固体系包括用于即时支护的第一锚固体系,和用于后期加强支护的第二锚固体系,第一锚固体系包括第一锚具和多孔垫板,第二锚固体系包括在第一锚固体系的基础上增设的第二锚具;相邻的多孔垫板局部交叠,第一锚具和第二锚具分别对应多孔垫板上的开孔且交错设置,第一锚具伸入岩体的长度小于第二锚具。本发明的锚固体系适用于分部开挖过程中第一分部施做空间受限的情况,其不容易失效,锚固体系衔接性好,支护力渐次递增;施工方法的开挖工作面、初期支护面和后期支护面循序推进,能够保证场地安全,缩短开挖时间,加快施工进度。

    一种锚固体系
    4.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9339136U

    公开(公告)日:2019-09-03

    申请号:CN201821839611.5

    申请日:2018-11-08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锚固体系,其包括用于即时支护的第一锚固体系,和用于后期加强支护的第二锚固体系,所述第一锚固体系包括第一锚具和多孔垫板,所述第二锚固体系包括在第一锚固体系的基础上增设的第二锚具;相邻的所述多孔垫板局部交叠,所述第一锚具和所述第二锚具分别对应所述多孔垫板上的开孔且交错设置,所述第一锚具伸入岩体的长度小于所述第二锚具。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第一锚固体系和第二锚固体系,解决现有技术中高地应力软弱围岩条件下,锚固体系效果不佳,支护力不足,围岩易失稳等问题。(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