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1420067B
公开(公告)日:2021-08-27
申请号:CN202010160254.5
申请日:2020-03-09
Applicant: 西南交通大学
IPC: A61K47/69 , A61K47/64 , A61K9/50 , A61K47/36 , A61K48/00 , A61L27/02 , A61L27/20 , A61L27/22 , A61L27/50 , A61L27/54
Abstract: 一种复合微球纳米载体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属于医药技术领域。复合微球纳米载体的制备方法包括将包含壳聚糖‑三聚磷酸钠复合微球与牛血清白蛋白的混合溶液在85~95℃反应0.5~1h后形成纳米混合物溶液,待纳米混合物溶液冷却至15~30℃后调节纳米混合物溶液的pH值至5.9~6,搅拌0.5~1h形成复合微球纳米载体。壳聚糖‑三聚磷酸钠复合微球能够在特定pH值下与高温变性的牛血清白蛋白交联形成粒径均匀的壳聚糖‑三聚磷酸钠‑牛血清白蛋白复合微球。此制备方法简便,制得的壳聚糖‑三聚磷酸钠‑牛血清白蛋白复合微球可以接枝生物功能因子及药物且可以延长生物功能因子及药物的作用时间,控制其释放。
-
公开(公告)号:CN111420067A
公开(公告)日:2020-07-17
申请号:CN202010160254.5
申请日:2020-03-09
Applicant: 西南交通大学
IPC: A61K47/69 , A61K47/64 , A61K9/50 , A61K47/36 , A61K48/00 , A61L27/02 , A61L27/20 , A61L27/22 , A61L27/50 , A61L27/54
Abstract: 一种复合微球纳米载体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属于医药技术领域。复合微球纳米载体的制备方法包括将包含壳聚糖-三聚磷酸钠复合微球与牛血清白蛋白的混合溶液在85~95℃反应0.5~1h后形成纳米混合物溶液,待纳米混合物溶液冷却至15~30℃后调节纳米混合物溶液的pH值至5.9~6,搅拌0.5~1h形成复合微球纳米载体。壳聚糖-三聚磷酸钠复合微球能够在特定pH值下与高温变性的牛血清白蛋白交联形成粒径均匀的壳聚糖-三聚磷酸钠-牛血清白蛋白复合微球。此制备方法简便,制得的壳聚糖-三聚磷酸钠-牛血清白蛋白复合微球可以接枝生物功能因子及药物且可以延长生物功能因子及药物的作用时间,控制其释放。
-
公开(公告)号:CN108287113A
公开(公告)日:2018-07-17
申请号:CN201810132874.0
申请日:2018-02-09
Applicant: 西南交通大学 , 四川水利职业技术学院 , 四川金洪源金属网栏制造有限公司 , 四川卓奥交通设施工程有限公司 , 核工业西南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边坡防护结构中圆环构件的试验设备,其包括框架和施力加载装置,施力加载装置包括底板、多个滑轮组件和施力推杆组件;底板安装于框架的立柱之间,并且底板具有口径大于圆环构件的通孔;多个滑轮组件设置于底板上并且多个滑轮组件围绕通孔分布,滑轮组件包括固定于底板上的滑轮以及穿过滑轮的拉绳,在试验状态下,拉绳的一端与施力推杆组件的推杆连接,拉绳的另一端与圆环构件连接;施力推杆组件安装于框架的横梁上。本发明能够同时对圆环施加不同方向且每个方向大小均等的力,克服了现有试验方法复杂、误差大的缺点,提升了该试验的便捷性、高效性和准确性,使试验与实际情况更加符合。
-
公开(公告)号:CN101787350B
公开(公告)日:2012-11-07
申请号:CN201010100179.X
申请日:2010-01-22
Applicant: 西南交通大学
IPC: C12N1/00 , C12N1/20 , C12N1/14 , B09B3/00 , C05F9/04 , C12R1/07 , C12R1/01 , C12R1/885 , C12R1/66 , C12R1/38 , C12R1/2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A40/216 , Y02W30/4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生活垃圾高效降解功能复合菌剂及其应用,菌剂由纤维素高效降解菌和垃圾渗滤液COD降解菌构成,纤维素高效降解菌和垃圾渗滤液COD降解菌按照体积分数1~5∶1(V/V)比例构成,微生物种群间具有良好的协同作用。所述生活垃圾高效降解功能复合菌剂不仅对垃圾中常见有机废弃物具有高效稳定的降解能力,而且对不同环境的适应性及抗污染能力强,在有机废弃物处理与处置及资源化利用等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1787350A
公开(公告)日:2010-07-28
申请号:CN201010100179.X
申请日:2010-01-22
Applicant: 西南交通大学
IPC: C12N1/00 , C12N1/20 , C12N1/14 , B09B3/00 , C05F9/04 , C12R1/07 , C12R1/01 , C12R1/885 , C12R1/66 , C12R1/38 , C12R1/2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A40/216 , Y02W30/4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生活垃圾高效降解功能复合菌剂及其应用,菌剂由纤维素高效降解菌和垃圾渗滤液COD降解菌构成,纤维素高效降解菌和垃圾渗滤液COD降解菌按照体积分数1~5∶1(V/V)比例构成,微生物种群间具有良好的协同作用。所述生活垃圾高效降解功能复合菌剂不仅对垃圾中常见有机废弃物具有高效稳定的降解能力,而且对不同环境的适应性及抗污染能力强,在有机废弃物处理与处置及资源化利用等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3276433B
公开(公告)日:2015-10-14
申请号:CN201310122245.7
申请日:2013-04-10
Applicant: 西南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纯金属铌片着全色的方法,采用电化学方法使金属铌片表面获得全色面层,其具体操作方法包括:欲着色铌片和钛片加在电极夹上,以铌片为阳极,钛片为阴极,放入电解液中,在70℃恒温下,电源电压控制在15-80v之间,通电时间10s,获得单彩色表面的铌片;所述电解液浓度组成为:前驱体草酸铌4.0g/200ml离子水,并加有0.25g PVP。本发明对设备的要求低,能在超短的时间(数秒钟)内获得一层均匀细致的彩膜。最有益的效果就是,只需稍微改变电压大小,就可获得一系列具有在可见光区大部分颜色的薄膜,且色泽十分光鲜艳丽,变化规律与电压大小呈一定的关系。
-
公开(公告)号:CN119849801A
公开(公告)日:2025-04-18
申请号:CN202411833151.5
申请日:2024-12-13
Applicant: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西南交通大学
IPC: G06Q10/0631 , G06Q10/0635 , G06Q50/06 , G06F18/2433 , G06F18/214 , G06F18/23 , G06Q10/063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强风雨天气下考虑应急资源动态调度的配网停电风险评估方法。在强风雨极端天气下,首先根据风速、降雨强度的预报数据,预测配电线路的杆塔、导线元件故障概率,并组合得到全段线路故障概率;采用拉丁超立方抽样生成配电网原始故障场景集,并采用k‑medoids法对原始场景进行聚类,以最终的聚类中心构建代表性故障场景集,实现场景筛减;进一步,针对其中的每个场景,构建考虑移动储能与维修资源动态协同调度的配电网恢复优化模型,求解获得最优的恢复决策,并计算各节点的停电风险指标;在遍历全部场景后,统计得到最终的配电网停电风险指标。本发明的方法解决了现有技术难以准确、客观地反映配电网的真实风险水平的技术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7292861A
公开(公告)日:2017-10-24
申请号:CN201610195149.9
申请日:2016-03-31
Applicant: 成都交大光芒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西南交通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6T7/000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绝缘子破损检测方法,包括:获得绝缘子外观图像;对获得的绝缘子外观图像进行预处理,以得到待测绝缘子图像;将待测绝缘子图像分为绝缘子轮廓上区域和绝缘子轮廓下区域以及绝缘子中间区域;对绝缘子轮廓上区域和绝缘子轮廓下区域通过形态学方法进行分割,计算分割后每个小区域的连通性;比较绝缘子轮廓上区域和绝缘子轮廓下区域中的各个连通区域;检测绝缘子中间区域的绝缘子边缘;如果在比较绝缘子轮廓上区域和绝缘子轮廓下区域中的各个连通区域的过程中以及在检测绝缘子中间区域的绝缘子边缘的过程中发现异常,则判断绝缘子在相应区域的相应位置存在破损。
-
公开(公告)号:CN104027811B
公开(公告)日:2016-10-05
申请号:CN201410134151.6
申请日:2014-04-03
Applicant: 西南交通大学
IPC: A61K47/34 , A61K9/14 , A61K9/127 , C08G65/33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以帕米膦酸二钠修饰的Brij78为关键成分的钙亲和纳米粒及其制备方法。所述关键成分是一种具有钙亲和作用的表面活性剂,它们由Brij系列化合物与对甲基苯磺酰氯反应制得中间体,再由该中间体与二膦酸盐反应制备得到。本发明保留了Brij系列化合物的良好表面活性,同时增加了其对钙的亲和能力。其制备方法原理可靠,步骤简单,易于操作,所用反应物和溶剂安全性高,对环境污染小。它的高温稳定性和化学稳定性好,由其制备的多种载药纳米粒具有钙亲和性和骨靶向型,可用于医药技术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03276433A
公开(公告)日:2013-09-04
申请号:CN201310122245.7
申请日:2013-04-10
Applicant: 西南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纯金属铌片着全色的方法,采用电化学方法使金属铌片表面获得全色面层,其具体操作方法包括:欲着色铌片和钛片加在电极夹上,以铌片为阳极,钛片为阴极,放入电解液中,在70℃恒温下,电源电压控制在15-80v之间,通电时间10s,获得单彩色表面的铌片;所述电解液浓度组成为:前驱体草酸铌4.0g/200ml离子水,并加有0.25g PVP。本发明对设备的要求低,能在超短的时间(数秒钟)内获得一层均匀细致的彩膜。最有益的效果就是,只需稍微改变电压大小,就可获得一系列具有在可见光区大部分颜色的薄膜,且色泽十分光鲜艳丽,变化规律与电压大小呈一定的关系。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