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4921672B
公开(公告)日:2023-02-03
申请号:CN202210599474.7
申请日:2022-05-30
Applicant: 西南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镁合金及调控其析出相取向的加工方法,包括:熔炼得到Mg‑5Sn合金铸锭;将Mg‑5Sn合金铸锭均匀化热处理,热处理完毕后再淬火处理;对Mg‑5Sn合金铸锭进行挤压处理,得到镁合金挤压板材;对镁合金挤压板材进行固溶处理,固溶处理完毕后淬火处理;对固溶处理后的镁合金挤压板材制备成试样,进行压缩变形引入{10‑12}孪生后再进行一次时效,之后对一次时效处理后的样品去孪生变形、再进行二次时效析出处理。本发明的析出相在基面/柱面均有分布时,对基面滑移和非基面滑移的阻碍效果最优,即有效提高了镁合金的力学性能;本发明方法操作步骤简单,经济可行,性能提高效果明显,适合较大规模工业化生产。
-
公开(公告)号:CN107815578B
公开(公告)日:2019-06-25
申请号:CN201711024351.6
申请日:2017-10-27
Applicant: 西南交通大学
Abstract: 一种两次挤压制备纳米准晶增强Mg‑Zn‑Y合金的方法,步骤如下:A、按照设定的各组成元素的原子百分含量配比制备铸态Mg‑Zn‑Y合金;设定的各组成元素的原子百分含量分别为:0.5‑6%Zn、0.08‑1.2%Y,其余为Mg,且所述Zn、Y原子百分含量比值为5‑7:1;B、将铸态Mg‑Zn‑Y合金在380‑420℃退火8‑20h,随炉冷却;C、将经过退火的Mg‑Zn‑Y合金在300‑400℃下保温2‑4h后,进行热挤压,挤压温度为300‑400℃,挤压比为9‑60:1;D、将步骤C得到的热挤压加工后的Mg‑Zn‑Y合金置于热处理炉中,随炉升温至540‑600℃,保温5‑20min,淬火;E、将步骤D得到的Mg‑Zn‑Y合金在300‑400℃下保温2‑4h后,然后进行二次热挤压,即得。该方法可制备兼具优良的屈服强度、拉伸强度和延伸率的高性能镁合金。
-
公开(公告)号:CN105544327B
公开(公告)日:2017-05-24
申请号:CN201610067125.5
申请日:2016-01-2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钢轨快速在线检测复能装置,包括数据采集系统、主控系统、快速热处理系统和钢轨修磨系统,主控系统分别与机车控制系统、数据采集系统、快速热处理系统和钢轨修磨系统相连;数据采集系统包括主水平轮廓光电传感器、边缘轮廓光电传感器、硬度计A、次水平轮廓光电传感器和硬度计B;钢轨修磨系统包括预磨砂轮机、修磨砂轮机、粗抛光机和精抛光机;快速热处理系统包括平板式淬火感应线圈、喷水枪、平板式回火感应线圈和水箱。本发明通过对轨道表面变形进行快速打磨和抛光,恢复其硬度、强度、平顺度和光洁度;采用快速感应加热淬火+回火克服因循环载荷和对轨道踏面造成的反复弹塑性变形导致表面硬度降低的软化效应,维护效率高。
-
公开(公告)号:CN104894445B
公开(公告)日:2017-04-12
申请号:CN201510366356.1
申请日:2015-06-29
Applicant: 西南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超高延伸率Mg‑Zn‑Y合金的制备方法,步骤是:A按Zn3‑8%、Y0.7‑1.8%,余量为Mg的质量百分比浇注Mg‑Zn‑Y合金铸锭;B将Mg‑Zn‑Y合金铸锭在480‑500℃下保温8‑24h,水淬,得到Mg‑Zn‑Y合金锭;C将Mg‑Zn‑Y合金锭在300‑400℃下保温2‑4h后,进行温度为320‑380℃,挤压比为1.2‑3.5的预变形处理;D将Mg‑Zn‑Y合金锭在300‑400℃下保温2‑4h后,进行温度为330‑400℃,挤压比为20‑60的热挤压处理,即得。通过该方法制备过程中,形成了纳米共准晶组织,使最终得到的Mg‑Zn‑Y合金具有高于40%的室温延伸率。
-
公开(公告)号:CN102632822A
公开(公告)日:2012-08-15
申请号:CN201210092956.X
申请日:2012-03-31
Applicant: 北京华盛荣镁业科技有限公司 , 西南交通大学
IPC: B60N2/6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客车座椅框架及其制造方法与客车座椅,其中客车座椅框架包括靠背支撑板和坐垫支撑板,其中,所述靠背支撑板和坐垫支撑板一体压铸成型。一体压铸成型的客车座椅框架结构强度更高,客车座椅框架的稳定性更高,使用安全性也更高,能够满足高速列车,尤其是高速动车组的使用需求。
-
公开(公告)号:CN119506670A
公开(公告)日:2025-02-25
申请号:CN202411665160.8
申请日:2024-11-20
Applicant: 鼎镁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西南交通大学 , 中车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制备列车内置转向架抗蛇形减震器座的合金及其制备方法,属于金属材料技术领域。该合金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Zn 5‑8%、Mg 1.5‑3%、Cu 2.0‑5%、Zr 0.1‑0.5%、Ti 0.04‑0.5%、Y 0.05~0.5%、Si 2.5~4.5%、Co 0.05~0.5%、Nb 0.1~0.5%,其余为Al和不可避免的杂质。本发明通过Zn、Mg、Cu、Si、Co、Nb等成分的配合,制得的合金产品具有优异的抗拉强度、屈服强度和断后延伸率,显著提升了合金的力学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9397760A
公开(公告)日:2025-02-07
申请号:CN202411442003.0
申请日:2024-10-16
Applicant: 西南交通大学
IPC: G06F30/2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核工程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合金相界/晶界辐照损伤行为模型的构建方法及评价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根据AZ31的EBSD结果图,得到AZ31中α‑Mg的晶面及晶面夹角,根据LZ91的TEM结果图,得到(1100)Mg和(200)Li晶面及晶面夹角,构建α‑Mg和β‑Li的相界界面模型;通过S1得到的晶面,构建表面模型,得到表面原子层数,并在表面模型上方添加真空隔离层,对表面模型做收敛性测试,通过得到的结果分别建立AZ31镁合金和LZ91镁锂合金的界面模型;S3:通过在S2中得到的界面模型中分别掺杂一个Mg空位、一个Li空位、一个Mg空位和Li空位,构建了合金相界/晶界辐照损伤行为模型。
-
公开(公告)号:CN118064746A
公开(公告)日:2024-05-24
申请号:CN202410226849.4
申请日:2024-02-29
Applicant: 西南交通大学
Abstract: 一种两类纳米颗粒增强Al‑Cu二元合金及其制备方法,制备方法步骤如下:A、按照如下质量百分配比2‑10%Cu,不可避免的杂质元素含量≤0.1%,其余为Al制备铸态Al‑Cu二元合金;B、将铸态Al‑Cu二元合金进行退火处理;C、将Al‑Cu二元合金在300‑450℃下保温2‑4h后,进行热挤压,挤压温度为300‑450℃,挤压速度为0.1‑5mm/s,挤压比为9‑30:1;D、将Al‑Cu二元合金置于热处理炉中,随炉升温至530‑630℃进行半固态等温处理,保温0.1‑3h,然后水冷淬火;E、将Al‑Cu二元合金在150‑250℃下保温0.5‑2h后,然后进行二次挤压,挤压温度为150‑250℃,挤压速度为0.1‑5mm/s,挤压比为9‑30:1,即可得到纳米颗粒增强Al‑Cu二元合金;F、将纳米颗粒增强Al‑Cu二元合金进行时效处理,即得。上述制备方法制备的Al‑Cu二元合金兼具优良的屈服强度、拉伸强度和延伸率。
-
公开(公告)号:CN113053464A
公开(公告)日:2021-06-29
申请号:CN202110291789.0
申请日:2021-03-18
Applicant: 西南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新型钛合金及其成分设计方法。该方法包括:建立Ti‑xAl‑yV合金体系;确定Ti‑xAl‑yV合金体系中的各合金在室温下稳定存在的第二相,并计算各合金中第二相的含量;基于第一性原理,判断第二相的力学性能;综合分析第二相对合金性能的影响,从Ti‑xAl‑yV合金体系中初步筛选出3种合金作为目标研究体系;基于第一性原理,构建超胞并计算得到目标研究体系中的3种合金的弹性常数;从目标研究体系的3种合金中确定出性能最优异的钛合金作为新型钛合金。由该方法得到的新型钛合金为Ti‑7Al‑5.5V。该方法实现了新型材料研发成本的降低和研发效率的提高,且由该方法得到的新型钛合金Ti‑7Al‑5.5V在强度和塑性方面均有较大幅度的提高。
-
公开(公告)号:CN109301112B
公开(公告)日:2021-01-26
申请号:CN201811157684.0
申请日:2018-09-30
Applicant: 西南交通大学 , 中车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 , 惠州市亿能电子有限公司
IPC: H01M50/204 , B60K1/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速列车蓄电池箱体,其包括外箱体和台车,外箱体包括外框架,外框架外侧套设要箱体外壳,箱体外壳包括设置于一侧的外箱门;外框架包括顶部外框架,顶部外框架的两端面上分别对称设置有两个吊装轴,每一侧端面的中间处设置有导向柱。本发明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蓄电池箱体散热性能不足、箱体结构容易形变的问题,结构安全可靠,耐热性能好。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