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动态特性可调的汽车副车架与车身连接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8706049A

    公开(公告)日:2018-10-26

    申请号:CN201810512427.8

    申请日:2018-05-2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2D24/02 F16F3/10 F16F2238/0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动态特性可调的汽车副车架与车身连接装置,包括从下到上依次相连的基座、防尘罩、压电陶瓷保护罩和连接板,防尘罩内部安装有橡胶衬套,橡胶衬套的底部通过橡胶衬套下连接法兰与基座相连,橡胶衬套的上部通过橡胶衬套上连接法兰与压电陶瓷保护罩相连;橡胶衬套内部设有弹簧,弹簧的下端与基座相连,弹簧的上端通过弹簧上连接法兰与压电陶瓷作动器相连,压电陶瓷作动器与连接轴相连,压电陶瓷保护罩上设有长通孔,连接轴穿设于长通孔的内部,连接轴的端部设有摩擦块,摩擦块位于压电陶瓷保护罩的外侧。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动态特性可调的汽车副车架与车身连接装置结构简单,既可调节副车架刚度特性,又可调节副车架阻尼特性。

    一种基于道路减速的能量收集器

    公开(公告)号:CN107218186A

    公开(公告)日:2017-09-29

    申请号:CN201710327849.3

    申请日:2017-05-1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3G7/08 F16F9/10 F16F9/32 F16F13/007

    Abstract: 一种基于道路减速的能量收集器,用作采集轴承垂直方向运动能量的液压缸一的油口通过软管一与小直径大行程的液压缸三的前、后油口连接,液压缸三的活塞杆与位于该活塞杆左面的齿条一连接;用作采集车辆水平方向运动能量的液压缸二的油口通过软管二与小直径大行程的液压缸四的前、后油口连接,液压缸四的活塞杆与位于该活塞杆右面的齿条二连接,再经过与之啮合的齿轮组转换为发动机转子的转动。它能有效地实现汽车压过减速带时在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上的动能和势能回收,并带动发电装置进行能量转换,具有能量回收效率高的特点。

    一种动态特性可调的汽车副车架与车身连接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8706049B

    公开(公告)日:2023-06-06

    申请号:CN201810512427.8

    申请日:2018-05-2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动态特性可调的汽车副车架与车身连接装置,包括从下到上依次相连的基座、防尘罩、压电陶瓷保护罩和连接板,防尘罩内部安装有橡胶衬套,橡胶衬套的底部通过橡胶衬套下连接法兰与基座相连,橡胶衬套的上部通过橡胶衬套上连接法兰与压电陶瓷保护罩相连;橡胶衬套内部设有弹簧,弹簧的下端与基座相连,弹簧的上端通过弹簧上连接法兰与压电陶瓷作动器相连,压电陶瓷作动器与连接轴相连,压电陶瓷保护罩上设有长通孔,连接轴穿设于长通孔的内部,连接轴的端部设有摩擦块,摩擦块位于压电陶瓷保护罩的外侧。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动态特性可调的汽车副车架与车身连接装置结构简单,既可调节副车架刚度特性,又可调节副车架阻尼特性。

    一种复合式车用驾驶室悬置单元制造方法及其专用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2963449B

    公开(公告)日:2015-08-05

    申请号:CN201210486874.3

    申请日:2012-11-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复合式车用驾驶室悬置单元制造方法及其专用装置,属于车辆工程技术领域。本发明将固、液、气三相复合材料同时置于车用驾驶室悬置单元内,使悬置结构具有较强的整体性,便于布置、安装。同时,化解了传统悬置单元高、低频带隔振能力难以兼顾的矛盾,能够实现对共振峰值的选择性抑制。本发明的密闭容器底部设有固定台,台面中心设有与下连接板上的连接螺栓相配合的孔,容器侧下方设有带有调节阀的充气管接口,容器密封盖的侧壁设有观察窗,顶部设有夹具和夹具执行机构。主要用于制造复合式车用驾驶室悬置单元。

    一种基于道路减速的能量收集器

    公开(公告)号:CN107218186B

    公开(公告)日:2023-10-24

    申请号:CN201710327849.3

    申请日:2017-05-11

    Abstract: 一种基于道路减速的能量收集器,用作采集轴承垂直方向运动能量的液压缸一的油口通过软管一与小直径大行程的液压缸三的前、后油口连接,液压缸三的活塞杆与位于该活塞杆左面的齿条一连接;用作采集车辆水平方向运动能量的液压缸二的油口通过软管二与小直径大行程的液压缸四的前、后油口连接,液压缸四的活塞杆与位于该活塞杆右面的齿条二连接,再经过与之啮合的齿轮组转换为发动机转子的转动。它能有效地实现汽车压过减速带时在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上的动能和势能回收,并带动发电装置进行能量转换,具有能量回收效率高的特点。

    一种复合式车用驾驶室悬置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2963450B

    公开(公告)日:2015-08-05

    申请号:CN201210487330.9

    申请日:2012-11-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复合式车用驾驶室悬置装置,属于车辆工程技术领域。需要突破传统工作原理,以化解传统悬置单元高、低频带隔振能力难以兼顾的矛盾,能够实现对共振峰值的选择性抑制。悬置装置弹性基体为分层结构,该层结构包括带周期布置凹槽的弹性基体层,以及设有充液型腔的中间层,气穴和充液型腔均为多层叠加构成,气穴以空间点阵形态,周期性地排布于由弹性基体层构成的固态基体中;对应于基体中部的呈放射状的充液型腔的每一放射方向的基体周边设有一个带质量块的悬臂。主要用于车辆驾驶室悬置。

    一种复合式车用驾驶室悬置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2963450A

    公开(公告)日:2013-03-13

    申请号:CN201210487330.9

    申请日:2012-11-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复合式车用驾驶室悬置装置,属于车辆工程技术领域。需要突破传统工作原理,以化解传统悬置单元高、低频带隔振能力难以兼顾的矛盾,能够实现对共振峰值的选择性抑制。悬置装置弹性基体为分层结构,该层结构包括带周期布置凹槽的弹性基体层,以及设有充液型腔的中间层,气穴和充液型腔均为多层叠加构成,气穴以空间点阵形态,周期性地排布于由弹性基体层构成的固态基体中;对应于基体中部的呈放射状的充液型腔的每一放射方向的基体周边设有一个带质量块的悬臂。主要用于车辆驾驶室悬置。

    一种复合式车用驾驶室悬置单元制造方法及其专用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2963449A

    公开(公告)日:2013-03-13

    申请号:CN201210486874.3

    申请日:2012-11-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复合式车用驾驶室悬置单元制造方法及其专用装置,属于车辆工程技术领域。本发明将固、液、气三相复合材料同时置于车用驾驶室悬置单元内,使悬置结构具有较强的整体性,便于布置、安装。同时,化解了传统悬置单元高、低频带隔振能力难以兼顾的矛盾,能够实现对共振峰值的选择性抑制。本发明的密闭容器底部设有固定台,台面中心设有与下连接板上的连接螺栓相配合的孔,容器侧下方设有带有调节阀的充气管接口,容器密封盖的侧壁设有观察窗,顶部设有夹具和夹具执行机构。主要用于制造复合式车用驾驶室悬置单元。

    一种基于道路减速的能量收集器

    公开(公告)号:CN206972451U

    公开(公告)日:2018-02-06

    申请号:CN201720517205.6

    申请日:2017-05-11

    Abstract: 一种基于道路减速的能量收集器,用作采集轴承垂直方向运动能量的液压缸一的油口通过软管一与小直径大行程的液压缸三的前、后油口连接,液压缸三的活塞杆与位于该活塞杆左面的齿条一连接;用作采集车辆水平方向运动能量的液压缸二的油口通过软管二与小直径大行程的液压缸四的前、后油口连接,液压缸四的活塞杆与位于该活塞杆右面的齿条二连接,再经过与之啮合的齿轮组转换为发动机转子的转动。它能有效地实现汽车压过减速带时在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上的动能和势能回收,并带动发电装置进行能量转换,具有能量回收效率高的特点。(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一种动态特性可调的汽车副车架与车身连接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08360312U

    公开(公告)日:2019-01-11

    申请号:CN201820798802.5

    申请日:2018-05-25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动态特性可调的汽车副车架与车身连接装置,包括从下到上依次相连的基座、防尘罩、压电陶瓷保护罩和连接板,防尘罩内部安装有橡胶衬套,橡胶衬套的底部通过橡胶衬套下连接法兰与基座相连,橡胶衬套的上部通过橡胶衬套上连接法兰与压电陶瓷保护罩相连;橡胶衬套内部设有弹簧,弹簧的下端与基座相连,弹簧的上端通过弹簧上连接法兰与压电陶瓷作动器相连,压电陶瓷作动器与连接轴相连,压电陶瓷保护罩上设有长通孔,连接轴穿设于长通孔的内部,连接轴的端部设有摩擦块,摩擦块位于压电陶瓷保护罩的外侧。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动态特性可调的汽车副车架与车身连接装置结构简单,既可调节副车架刚度特性,又可调节副车架阻尼特性。(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