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975715A
公开(公告)日:2025-05-13
申请号:CN202510108743.9
申请日:2025-01-23
Applicant: 西北工业大学
Abstract: 为了解决现有的水下电能补给和对接技术存在的容易发生机械卡位、充电效率低、锁紧成功率低、AUV回收成功率低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水下充电坞,包括支架、充电基站、无线电能发射装置、回收笼、定位单元、导向单元、锁紧单元和管控舱;定位单元为声光组合定位单元,能有效提高对接效率和精度;导向单元采用V型导槽杆对水下装备进行进坞导向,保证了回坞对接精度;锁紧单元结构简单,可靠性高,能保证水下装备进坞后的安全性和无线充电功能稳定运行;无线电能发射装置的壳体上端面具有弹性橡胶,在被压紧时产生形变,能使耦合区域海水排出,提高充电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8849818A
公开(公告)日:2024-10-29
申请号:CN202411351341.3
申请日:2024-09-26
Applicant: 西北工业大学
Abstract: 为了解决现有的水下无线充电装置电能传输效率较低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提高水下无线充电效率的线圈组件、无线充电装置和方法。本发明通过在位于水下充电基站侧的原边线圈组件中增设可变形介质储囊和用于向该可变形介质储囊充入及抽出绝缘介质的绝缘介质充放装置,使得线圈组件在对接后具备排出线圈耦合区海水的功能,从而最大程度减小甚至消除海水在线圈耦合区引起的涡流损耗,提高了电能传输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8868436B
公开(公告)日:2025-02-11
申请号:CN202411367498.5
申请日:2024-09-29
Applicant: 西北工业大学
Abstract: 为了解决现有的水下无线充电装置因难以避免海水引起的线圈耦合区的涡流损耗而导致电能传输效率较低,以及未考虑原、副边线圈不对中对线圈参数的影响而不利于水下无线充电装置高效稳定运行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水下无线充电线圈组件、对接方法和水下无线充电装置。本发明通过在位于水下充电基站侧的原边线圈组件中增设可变形介质储囊和用于向该可变形介质储囊充入及抽出绝缘介质的绝缘介质充放装置,使得线圈组件在对接后具备排出线圈耦合区海水的功能和自动对中功能,提高了电能传输效率和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18849818B
公开(公告)日:2025-01-28
申请号:CN202411351341.3
申请日:2024-09-26
Applicant: 西北工业大学
Abstract: 为了解决现有的水下无线充电装置电能传输效率较低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提高水下无线充电效率的线圈组件、无线充电装置和方法。本发明通过在位于水下充电基站侧的原边线圈组件中增设可变形介质储囊和用于向该可变形介质储囊充入及抽出绝缘介质的绝缘介质充放装置,使得线圈组件在对接后具备排出线圈耦合区海水的功能,从而最大程度减小甚至消除海水在线圈耦合区引起的涡流损耗,提高了电能传输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9094063B
公开(公告)日:2025-01-17
申请号:CN202411514883.8
申请日:2024-10-29
Applicant: 西北工业大学
IPC: H04B17/391 , H04B5/26 , H04B5/79 , H04B13/02
Abstract: 为了解决现有的建模方法忽略了海水环境与空气环境的区别、低频电能载波和高频数据载波所引起的线圈等效电阻的差别对建模精度的影响而导致信道模型的建模不准确,致使水下无线电能与数据同步传输系统中数据传输电路的设计和实现出现偏差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水下无线电能与数据同步传输系统的信道模型的建模方法。本发明在对水下无线电能与数据同步传输系统建立信道模型时,既考虑了海水引起的涡流损耗对信道的影响,又考虑了低频电能载波和高频数据载波对信道的影响,提高了信道模型的准确性,减小了水下无线电能与数据同步传输系统中数据传输电路的设计和实现偏差。
-
公开(公告)号:CN119094063A
公开(公告)日:2024-12-06
申请号:CN202411514883.8
申请日:2024-10-29
Applicant: 西北工业大学
IPC: H04B17/391 , H04B5/26 , H04B5/79 , H04B13/02
Abstract: 为了解决现有的建模方法忽略了海水环境与空气环境的区别、低频电能载波和高频数据载波所引起的线圈等效电阻的差别对建模精度的影响而导致信道模型的建模不准确,致使水下无线电能与数据同步传输系统中数据传输电路的设计和实现出现偏差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水下无线电能与数据同步传输系统的信道模型的建模方法。本发明在对水下无线电能与数据同步传输系统建立信道模型时,既考虑了海水引起的涡流损耗对信道的影响,又考虑了低频电能载波和高频数据载波对信道的影响,提高了信道模型的准确性,减小了水下无线电能与数据同步传输系统中数据传输电路的设计和实现偏差。
-
公开(公告)号:CN118944316B
公开(公告)日:2025-02-28
申请号:CN202411416657.6
申请日:2024-10-11
Applicant: 西北工业大学
Abstract: 为了克服现有的水下无线信能同传系统无法适配不同电能补给需求和指令更新需求的水下装备的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可切换工作模式的无线信能同传系统。本发明中的初级侧线圈由同轴、分层布设的N个结构参数相同的初级侧子线圈构成,相应的,初级侧电能补偿电路由N‑1个初级侧电能补偿子电路构成,通过继电器控制和更改初级侧子线圈的作用及选择相应的初级侧电能补偿子电路,改变电能传输功率和信息传输速率,达到根据水下装备的不同需求而采用不同电能传输功率和信息传输速率的工作模式,防止信息传输速率的严重溢出以及充电速度过慢的情况出现,使得水下充电基站的输出功率得以最大程度的有效利用,提高水下装备的电能补给和指令更新的总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8944316A
公开(公告)日:2024-11-12
申请号:CN202411416657.6
申请日:2024-10-11
Applicant: 西北工业大学
Abstract: 为了克服现有的水下无线信能同传系统无法适配不同电能补给需求和指令更新需求的水下装备的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可切换工作模式的无线信能同传系统。本发明中的初级侧线圈由同轴、分层布设的N个结构参数相同的初级侧子线圈构成,相应的,初级侧电能补偿电路由N‑1个初级侧电能补偿子电路构成,通过继电器控制和更改初级侧子线圈的作用及选择相应的初级侧电能补偿子电路,改变电能传输功率和信息传输速率,达到根据水下装备的不同需求而采用不同电能传输功率和信息传输速率的工作模式,防止信息传输速率的严重溢出以及充电速度过慢的情况出现,使得水下充电基站的输出功率得以最大程度的有效利用,提高水下装备的电能补给和指令更新的总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8868436A
公开(公告)日:2024-10-29
申请号:CN202411367498.5
申请日:2024-09-29
Applicant: 西北工业大学
Abstract: 为了解决现有的水下无线充电装置因难以避免海水引起的线圈耦合区的涡流损耗而导致电能传输效率较低,以及未考虑原、副边线圈不对中对线圈参数的影响而不利于水下无线充电装置高效稳定运行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水下无线充电线圈组件、对接方法和水下无线充电装置。本发明通过在位于水下充电基站侧的原边线圈组件中增设可变形介质储囊和用于向该可变形介质储囊充入及抽出绝缘介质的绝缘介质充放装置,使得线圈组件在对接后具备排出线圈耦合区海水的功能和自动对中功能,提高了电能传输效率和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18868431A
公开(公告)日:2024-10-29
申请号:CN202410849664.9
申请日:2024-06-27
Applicant: 西北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一种用于水下航行器的全双工能信同传耦合机构及设计方法,该耦合机构分为两部分,分别安装至水下基站与水下航行器充电舱段,包括从上往下依次设置的航行器内部磁芯屏蔽板、电能接收线圈、信息反向发射线圈、信息正向接收线圈、信息反向接收线圈、信息正向发射线圈、电能发射线圈和水下基站磁芯屏蔽板;其中,航行器内部磁芯屏蔽板、电能接收线圈、信息反向发射线圈和信息正向接收线圈安装在水下航行器充电舱段,信息反向接收线圈、信息正向发射线圈、电能发射线圈和水下基站磁芯屏蔽板安装在水下基站。本发明不仅可以实现电能传输与全双工信息传输,实现电能回路与信息回路解耦,还能有效提高装置集成度,适配水下航行器独特的曲面特征。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