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以非接触方式约束非抗磁性物质的系统及约束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580030A

    公开(公告)日:2018-09-28

    申请号:CN201810271329.X

    申请日:2018-03-2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以非接触方式约束非抗磁性物质的系统及约束方法,通过两块磁体N极和S极结构和运动形成的特定磁场,以特定规则运动来实现三维等效局域高场,从而实现非抗磁性物质的非接触约束。通过使该磁场按照一定规则运动,某个位置的磁感应强度将维持相对恒定,而其他特定位置的磁感应强度随时间变化高低不同,高场时,比恒定磁感应强度位置磁场高,低场时,比恒定磁感应强度位置磁场低,但总体的平均效果是,恒定磁感应强度位置的磁感应强度高于四周磁感应强度,即为等效的局域高场。本发明提供的对非抗磁性物质实现非接触约束的方法,原理简单,容易实现,弥补了现有对非抗磁性物质非接触约束技术的不足。

    一种强磁场下的高通量蛋白质结晶条件筛选装置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330426A

    公开(公告)日:2015-02-04

    申请号:CN201410620566.4

    申请日:2014-11-0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强磁场下的高通量蛋白质结晶条件筛选装置及方法,在母液底座盘上均匀排列有若干个装载液体试剂的小池,蛋白质样品盘开有与母液底盘上的小池位置一一对应的通孔,毛细管装配在各个通孔中,装配了毛细管的蛋白质样品盘能够放置在温度控制系统中;凹槽底座和凹槽顶盖均为表面开槽的圆盘,凹槽底座和凹槽顶盖的开槽一面相对,开槽位置与蛋白质样品盘上通孔的位置对应,槽内充入真空脂。本发明提供了新的结晶环境,实现了强磁场环境下高通量蛋白质结晶条件的筛选,不需将晶体取出或者冻存,能够显著减少在磁体中结晶的蛋白质样品的用量。

    一种以非接触方式约束非抗磁性物质的系统及约束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580030B

    公开(公告)日:2020-12-08

    申请号:CN201810271329.X

    申请日:2018-03-2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以非接触方式约束非抗磁性物质的系统及约束方法,通过两块磁体N极和S极结构和运动形成的特定磁场,以特定规则运动来实现三维等效局域高场,从而实现非抗磁性物质的非接触约束。通过使该磁场按照一定规则运动,某个位置的磁感应强度将维持相对恒定,而其他特定位置的磁感应强度随时间变化高低不同,高场时,比恒定磁感应强度位置磁场高,低场时,比恒定磁感应强度位置磁场低,但总体的平均效果是,恒定磁感应强度位置的磁感应强度高于四周磁感应强度,即为等效的局域高场。本发明提供的对非抗磁性物质实现非接触约束的方法,原理简单,容易实现,弥补了现有对非抗磁性物质非接触约束技术的不足。

    三维细胞培养支架力学刺激加载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5482996A

    公开(公告)日:2016-04-13

    申请号:CN201610004245.0

    申请日:2016-01-0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12M23/04 C12M23/48 C12M25/14 C12M35/04 C12M41/4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三维细胞培养支架力学刺激加载装置,包括电机、偏心轮、滑块、滑轨、夹板和培养皿,所述的电机驱动偏心轮转动,偏心轮推动滑块沿滑轨远离电机转轴运动,滑块在弹簧的作用下沿滑轨朝向电机转轴运动;所述培养皿的两侧各开一个通孔,两块平行的夹板位于培养皿中,穿过培养皿的通孔,分别与滑轨和滑块相连,实验样品夹在左右两块夹板之间,放置于培养皿中;所述的实验样品为接种了细胞的三维细胞培养支架。本发明具有原理和结构简单、成本低廉、操作方便、工作稳定的优势,配套培养皿和夹持装置可减少对细胞的污染。

    动态非接触式细胞力学刺激加载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5543092B

    公开(公告)日:2018-02-23

    申请号:CN201610005398.7

    申请日:2016-01-0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动态非接触式细胞力学刺激加载装置,在培养腔的腔壁内开有若干管道连通循环水浴;培养腔固定在箱体内,箱体内填充隔热材料;空气压缩机和CO2罐的输出有气体流量计进行配比控制后输入培养腔内;培养腔内放置若干增湿皿,用湿度测量仪检测培养腔内的湿度;两个相同的旋转盘在电机驱动下围绕同一垂直转轴旋转,每个旋转盘上均安装有永磁体,两个旋转盘之间安装有载物台,载物台上放置实验对象,载物台固定不旋转。本发明能够实现多种动态非接触式力学刺激加载方式,对细胞施加空间非接触挤压式、周期渐变式、多方位均匀式多种形式的力学刺激作用,并为其构建了一个体外细胞培养环境。

    一种具有双层或多层骨架结构的多孔支架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826173B

    公开(公告)日:2017-03-01

    申请号:CN201510174687.5

    申请日:2015-04-1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具有双层或多层骨架结构的多孔支架及其制备方法,以开孔的多孔纯铁支架为基体,采用电沉积法在多孔纯铁支架的表面制备至少一层铁合金涂层;所述的多孔支架为开孔结构,孔径为100-3000μm,多孔支架的总厚度为1-15mm,铁合金涂层的厚度为0.1-300μm,所述铁合金为Fe-W合金、Fe-Mn合金、Fe-Pd合金、Fe-Zn合金、Fe-Mo合金、Fe-Co合金或Fe-Mn-Co合金。本发明可根据需求对制备工艺进行调节,从而满足骨缺损修复对支架的降解速率和降解周期的要求。

    一种具有双层或多层骨架结构的多孔支架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826173A

    公开(公告)日:2015-08-12

    申请号:CN201510174687.5

    申请日:2015-04-1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具有双层或多层骨架结构的多孔支架及其制备方法,以开孔的多孔纯铁支架为基体,采用电沉积法在多孔纯铁支架的表面制备至少一层铁合金涂层;所述的多孔支架为开孔结构,孔径为100-3000μm,多孔支架的总厚度为1-15mm,铁合金涂层的厚度为0.1-300μm,所述铁合金为Fe-W合金、Fe-Mn合金、Fe-Pd合金、Fe-Zn合金、Fe-Mo合金、Fe-Co合金或Fe-Mn-Co合金。本发明可根据需求对制备工艺进行调节,从而满足骨缺损修复对支架的降解速率和降解周期的要求。

    一种基于复合接收板的近场直写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6799831B

    公开(公告)日:2019-04-19

    申请号:CN201611009892.7

    申请日:2016-11-1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复合接收板的近场直写装置,包括高压电源、推注系统、控温系统、运动控制系统以及复合接收板,所述的推注系统内装填打印原料,推注系统的针头垂直指向复合接收板表面;所述的复合接收板包括导电接收板和绝缘层,所述的绝缘层覆盖导电接收板朝向针头的一侧;所述的高压电源分别接在针头以及导电接收板上,使针头和复合接收板之间形成高压电场;所述的控温系统控制推注系统和复合接收板的温度,运动控制系统控制复合接收板沿XYZ轴任意运动。本发明能够提高近场直写技术中射流定位精度,进而提高基于近场直写技术的3D打印技术的成型精度问题。

    一种基于复合接收板的近场直写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6799831A

    公开(公告)日:2017-06-06

    申请号:CN201611009892.7

    申请日:2016-11-17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33Y30/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复合接收板的近场直写装置,包括高压电源、推注系统、控温系统、运动控制系统以及复合接收板,所述的推注系统内装填打印原料,推注系统的针头垂直指向复合接收板表面;所述的复合接收板包括导电接收板和绝缘层,所述的绝缘层覆盖导电接收板朝向针头的一侧;所述的高压电源分别接在针头以及导电接收板上,使针头和复合接收板之间形成高压电场;所述的控温系统控制推注系统和复合接收板的温度,运动控制系统控制复合接收板沿XYZ轴任意运动。本发明能够提高近场直写技术中射流定位精度,进而提高基于近场直写技术的3D打印技术的成型精度问题。

    一种实现限压保护的可控硅控温电路

    公开(公告)号:CN106329505A

    公开(公告)日:2017-01-11

    申请号:CN201610801576.7

    申请日:2016-09-0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2H9/042 H02H3/25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实现限压保护的可控硅控温电路,220V工作电源连接电源变压器的初级线圈,同时为可控硅电压调整器和动圈式温度指示调节仪供电;电源变压器次级线圈的一极通过并接的可控硅和RC吸收回路连接加热电路一极,次级线圈的另一极连接加热电路另一极,电源变压器将工作电源电压转变为设定的保护电压;所述的动圈式温度指示调节仪通过热电偶将加热电路的温度信号转化为电流信号,作为可控硅电压调整器的输入信号,调控可控硅的电压输出。本发明实现了对可控硅控温电路的限压保护,提高可控硅电路的使用安全性。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