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5669418B
公开(公告)日:2019-03-01
申请号:CN201610047752.2
申请日:2016-01-25
Applicant: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IPC: C07C49/794 , C07C49/796 , C07C49/84 , C07C205/45 , C07C45/74 , C07C201/12 , A61K31/12 , A61P33/1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α,β‑不饱和酮化合物及其合成方法、以及含有该化合物的药物及应用。关于α,β‑不饱和酮化合物的对动物或人螨虫的杀灭活性目前鲜有报道。本发明以天然α,β‑不饱和酮化合物为结构模板,按照结构类似原则,设计并合成出一系列天然和非天然的α,β‑不饱和酮化合物,并首次发现此类化合物对动物或人螨虫具有显著的杀灭活性,可作为有效成分用于制备动物或人杀螨药物。
-
公开(公告)号:CN104304248B
公开(公告)日:2016-08-10
申请号:CN201410567680.5
申请日:2014-10-23
Applicant: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IPC: A01N37/10 , A01P7/02 , A61K31/216 , A61P33/14 , C07C69/612 , C07C67/30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3?芳基丙酸酯类化合物作为制备杀螨药物的应用。越来越多的螨虫已经对现有杀螨药物产生了日益严重的抗药性,螨病的复发和重复感染日趋频繁。本发明涉及3?芳基丙酸酯类化合物,用于制备动物和人的杀螨药物,杀螨活性极显著强于目前所有临床应用的杀螨药物,且对人和动物的毒性较低,很多此类化合物都是天然产物,存在于我们日常的食品、饮料中,分子量低、合成步骤少、操作简单、生产成分低廉,适宜于规模化工业生产。
-
公开(公告)号:CN105669418A
公开(公告)日:2016-06-15
申请号:CN201610047752.2
申请日:2016-01-25
Applicant: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IPC: C07C49/794 , C07C49/796 , C07C49/84 , C07C205/45 , C07C45/74 , C07C201/12 , A61K31/12 , A61P33/1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7C49/794 , C07C45/74 , C07C49/796 , C07C49/84 , C07C201/12 , C07C205/4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α,β-不饱和酮化合物及其合成方法、以及含有该化合物的药物及应用。关于α,β-不饱和酮化合物的对动物或人螨虫的杀灭活性目前鲜有报道。本发明以天然α,β-不饱和酮化合物为结构模板,按照结构类似原则,设计并合成出一系列天然和非天然的α,β-不饱和酮化合物,并首次发现此类化合物对动物或人螨虫具有显著的杀灭活性,可作为有效成分用于制备动物或人杀螨药物。
-
公开(公告)号:CN102775417B
公开(公告)日:2014-03-19
申请号:CN201210098632.7
申请日:2012-04-06
Applicant: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IPC: C07D491/153 , A01N43/90 , A01P3/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类血根碱醇化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在植物杀菌剂药物中的应用,其在植物抗菌药物中的应用。血根碱醇化物的分子结构通式为其中,R是氢原子、是烷基、环烷基、链烯基、链炔基、不饱和的单环烃基、芳基或杂环取代基;血根碱醇化物的制备方法:方法一:将二氢血根碱和二水氯化铜溶于过量脂肪醇中,室温搅拌或加热搅拌反应后生成血根碱醇化物。方法二:向血根碱的脂肪醇溶液中加入适量三乙胺,低温或室温搅拌数小时,生成血根碱醇化物。血根碱醇化物对多种植物病原菌具有显著的抑制活性,可将其作为活性成分应用于植物杀菌药物的制备。
-
公开(公告)号:CN101759637B
公开(公告)日:2012-02-01
申请号:CN201010013580.X
申请日:2010-01-08
Applicant: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IPC: C07D217/04 , A61K31/472 , A61P33/14 , A61P31/0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N-芳基-3,4-二氢异喹啉盐及其作为制备杀螨和抗菌药物的应用,其对多种动物和植物病原菌均具有程度不等的良好抑菌活性,同时对多种动物螨虫和植物螨虫也具有良好的杀灭活性。本发明涉及一种N-芳基-3,4-二氢异喹啉盐,具有如下分子结构特征:其中,R1、R2、R3、R4、R5、R6、R7、R8、R9、R10、R11、R12是相同或不同的氢、烷基、环烷基、链烯基、链炔基、不饱和的单环烃基、烷氧基、卤素、羟基、硝基、氰基、三氟甲基、杂环取代基、羧基、酯基、酰胺基、酰基或醛基;X-为硫酸根、卤素负离子、碳酸根、碳酸氢根、磷酸根、磷酸氢根、脂肪酸酸根、磺酸根或四苯硼酸根。
-
公开(公告)号:CN102633805B
公开(公告)日:2015-04-22
申请号:CN201210098553.6
申请日:2012-04-06
Applicant: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IPC: C07D491/056 , A01N43/90 , A01P3/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类白屈菜红碱醇化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在植物杀菌剂药物中的应用,其在植物抗菌药物中的应用。白屈菜红碱醇化物的分子结构通式为其中,R是氢原子、是烷基、环烷基、链烯基、链炔基、不饱和的单环烃基、芳基或杂环取代基。白屈菜红碱醇化物的制备方法:方法一:将二氢白屈菜红碱和二水氯化铜(CuCl2·H2O)溶于过量脂肪醇(甲醇、乙醇或丙醇等)中,室温搅拌或加热搅拌反应后生成白屈菜红碱醇化物。方法二:向白屈菜红碱的脂肪醇(甲醇、乙醇或丙醇等)溶液中加入适量三乙胺,低温或室温搅拌数小时,生成白屈菜红碱醇化物。白屈菜红碱醇化物对多种植物病原菌具有显著的抑制活性,可将其作为活性成分应用于植物杀菌药物的制备。
-
公开(公告)号:CN102627604A
公开(公告)日:2012-08-08
申请号:CN201210098588.X
申请日:2012-04-06
Applicant: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IPC: C07D217/26 , C07D217/16 , C07F5/02 , A61K31/472 , A61K31/69 , A61P35/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两类异喹啉类化合物及其作为制备抗癌药物的应用,其对多种人类癌细胞具有显著的抑制生长和杀灭活性。两类异喹啉类化合物,分别具有如下分子结构特征:其中,R1、R2、R3、R4、R5、R7、R8、R9、R10、R11、R12是相同或不同的氢、烷基、环烷基、链烯基、链炔基、不饱和的单环烃基、烷氧基、卤素、羟基、硝基、氰基、三氟甲基、杂环取代基、羧基、酯基、酰胺基、酰基或醛基;R6是脂烃基或芳基;R13是氰基(—CN)或烃氧基(RO—);X-为硫酸根、卤素负离子、碳酸根、碳酸氢根、磷酸根、磷酸氢根、脂肪酸酸根、磺酸根或四苯硼酸根。
-
公开(公告)号:CN102603629A
公开(公告)日:2012-07-25
申请号:CN201210098631.2
申请日:2012-04-06
Applicant: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IPC: C07D217/02 , C07D217/04 , C07D217/12 , A01N43/42 , A01P3/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类二氢异喹啉类化合物及其作为制备植物抗菌药物的应用,其对多种植物病原菌均具有显著的抑菌活性。本发明涉及的一类二氢异喹啉类化合物,具有如下分子结构特征:,其中,R1、R2、R3、R4、R5、R6、R7、R8、R9、R10、R11、R12是相同或不同的氢、烷基、环烷基、链烯基、链炔基、不饱和的单环烃基、烷氧基、卤素、羟基、硝基、氰基、三氟甲基、杂环取代基、羧基、酯基、酰胺基、酰基或醛基;X-为硫酸根、卤素负离子、碳酸根、碳酸氢根、磷酸根、磷酸氢根、脂肪酸酸根、磺酸根或四苯硼酸根。
-
公开(公告)号:CN102180885B
公开(公告)日:2014-04-09
申请号:CN201110080013.0
申请日:2011-03-31
Applicant: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IPC: C07D491/056 , C07D491/153 , A01N43/90 , A01P7/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血根碱醇化物和白屈菜红碱醇化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在动物杀螨药物中的应用。畜禽螨病是一类严重危害动物健康的体外寄生虫病,可引起动物严重的应激反应,影响采食、饲料效率和增重,严重者可引起死亡,目前对动物螨病的控制主要依赖杀蜱螨药物,长期使用会产生抗药性,引起不良环境生态影响,且只能驱杀虫体,对虫卵无效。本发明提供的血根碱醇化物和白屈菜红碱醇化物,由天然化合物——血根碱和白屈菜红碱衍生而成,在动物杀螨药物中以游离生物碱形式存在。本发明具备天然药物低毒、低残留和不易产生抗药性的特点,将其作为动物杀螨药物施用,具有显著的灭螨活性,对动物螨病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02775417A
公开(公告)日:2012-11-14
申请号:CN201210098632.7
申请日:2012-04-06
Applicant: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IPC: C07D491/153 , A01N43/90 , A01P3/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类血根碱醇化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在植物杀菌剂药物中的应用,其在植物抗菌药物中的应用。血根碱醇化物的分子结构通式为其中,R是氢原子、是烷基、环烷基、链烯基、链炔基、不饱和的单环烃基、芳基或杂环取代基;血根碱醇化物的制备方法:方法一:将二氢血根碱和二水氯化铜溶于过量脂肪醇中,室温搅拌或加热搅拌反应后生成血根碱醇化物。方法二:向血根碱的脂肪醇溶液中加入适量三乙胺,低温或室温搅拌数小时,生成血根碱醇化物。血根碱醇化物对多种植物病原菌具有显著的抑制活性,可将其作为活性成分应用于植物杀菌药物的制备。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