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432565A
公开(公告)日:2025-02-14
申请号:CN202411599171.0
申请日:2024-11-11
Applicant: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餐厨垃圾和秸秆分层厌氧发酵制备氢烷装置及方法,涉及生物质发酵技术领域,包括罐体,罐体内设有产气装置、搅拌装置和清洗装置。产气装置包括产氢装置和产甲烷装置,产甲烷装置包括第二进料口、产甲烷罐和甲烷出口。产氢装置包括第一进料口、产氢罐、氢气出口和移液口,移液口连通产氢罐和产甲烷罐,产氢罐设于产甲烷罐内。将处理好的餐厨垃圾和产氢接种物通过第一进料口倒入产氢罐内,将处理好的秸秆和产甲烷接种物通过第二进料口倒入产甲烷罐内,桨叶对两个发酵罐内进行搅拌,待产氢罐内的酸可通过移液口快速流入产甲烷罐内。整个装置实现餐厨垃圾厌氧发酵制氢和秸秆厌氧发酵制甲烷的高效耦合,发酵效率高、可操作性强。
-
公开(公告)号:CN113845998A
公开(公告)日:2021-12-28
申请号:CN202111251697.6
申请日:2021-10-25
Applicant: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IPC: C12M1/10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厌氧发酵循环装置,涉及厌氧发酵技术领域,包括:壁板,壁板环绕形成一个内部的空腔,空腔内设置有循环室一与循环室二;进料口,进料口连接壁板形成的空腔与空腔外部;循环室一包括:气提缝一,三相分离器一,三相分离器一的一端连接气提缝一,下降室一,下降室一上侧连通进料口,厌氧区一,厌氧区一连通下降室一下侧;隔板一,隔板一设置于循环室一的下方;循环室二与循环室一呈水平布置,循环室二包括:三相分离器二,下降室二,厌氧区二,厌氧区二连通下降室二下侧;出料口,出料口连接壁板形成的空腔与空腔外部;盖板,盖板盖住壁板形成的空腔,盖板上设置有气孔,通过水平设置循环室一与循环室二降低进料耗能。
-
公开(公告)号:CN114106977A
公开(公告)日:2022-03-01
申请号:CN202010891242.X
申请日:2020-08-30
Applicant: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IPC: C12M1/00 , C12M1/107 , C12M1/04 , C02F11/127 , C02F11/1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微生物厌氧发酵技术和厌氧活性污泥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生物炭基厌氧微生物聚合体制备系统和方法,用于制备厌氧发酵反应器快速启动的接种物。系统主要包括厌氧微生物驯化系统、固液分离系统和真空冻干封装系统。通过生物炭载体实现厌氧微生物的快速富集和驯化,利用固液分离实现污泥脱水,利用真空冷冻干燥技术并添加冻干保护剂来进一步减少水分和提高菌种的活性,大大降低菌泥的储运成本和提高应用时效性。
-
公开(公告)号:CN114073939A
公开(公告)日:2022-02-22
申请号:CN202010830975.2
申请日:2020-08-18
Applicant: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IPC: B01J20/26 , B01J20/28 , B01J20/30 , C02F1/28 , C02F101/2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材料技术领域,公开了基于酶水解法的三维生物炭载体及其制备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果木碎屑烘干粉碎过筛后,加入高锰酸钾、铁粉和稀硫酸的混合溶液进行浸渍改性,将所得原料过滤调节至无色中性,后进行烘干煅烧得到改性生物炭;2)取适量改性生物炭与微晶纤维素、丙烯酰胺、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和去离子水进行球磨混合;3)将所得浆体边搅拌边依次加入十二烷醋酸钠、四甲基乙二胺、过硫酸钠,浆料发泡后注入模具中;4)将所得三维生物炭载体置于去离子水中,并加入纤维素酶缓冲液与纤维素酶液,恒温水浴振荡后取出;5)将酶水解后的三维生物炭载体用酒精和水反复清洗,冷冻干燥后得基于酶水解法的三维生物炭载体。
-
公开(公告)号:CN118315203A
公开(公告)日:2024-07-09
申请号:CN202410754632.0
申请日:2024-06-12
Applicant: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碳酸氢钠活化木材制备高性能超级电容器材料的方法。提出以碳酸氢钠为活化剂,将碳酸氢钠溶液与木粉按照一定固液比混合;然后,在常温下对溶液进行搅拌并静置,经过冰箱中冷冻成形,并在冷冻干燥一定时间后,取出固体粉末放置入微波马弗炉中热解碳化,收集木基活性炭样品;取一定活性炭样品与导电剂、粘接剂混合涂在不锈钢网上作为电极片,将电极片组装成超级电容器。本发明所提供的碳酸氢钠活化微波碳化木材制备高性能超级电容器的方法,具有操作简单、快速、高效、节能、环保、可大规模制备等优点,为木基炭超级电容器在各领域的应用提供了可靠的制备方法。此外,本发明还有助于推动绿色能源的发展,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有利于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
公开(公告)号:CN111807505A
公开(公告)日:2020-10-23
申请号:CN202010831182.2
申请日:2020-08-18
Applicant: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IPC: C02F3/00 , C02F3/28 , C02F101/16 , C02F101/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微电解与厌氧消化耦合型高氨氮有机废水处理装置,包括反应器罐体、位于反应器罐体中部的阳极、进水管、溢流出水槽、阳极电极棒、阴极电极棒、位于反应器罐体底部的阴极、布孔进气管、排污管、位于反应器罐体顶部的出沼气孔、位于反应器罐体外部的太阳能电池板、集气罐、气泵、导气管、导线、储放电装置、进料口,所述阳极是由三片圆盘形生物炭载体组成,所述阳极电极棒、阴极电极棒下端位于阳极、阴极内部,上端经导线连接储放电装置,所述阴极为内锥面圆柱形生物炭载体,底部与排污管相连,所述布孔排气管位于阴极内部,与反应器罐体外部的气泵相连接,所述布孔排气管的形状呈螺旋状,上表面与侧面设有多处开孔,末端封闭。
-
公开(公告)号:CN221811324U
公开(公告)日:2024-10-08
申请号:CN202323486520.1
申请日:2023-12-20
Applicant: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IPC: F22B3/00 , C01B32/336 , F22B1/28 , F22B33/18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是关于一种木基炭水蒸气活化装置,该活化装置是一个水蒸气产生及传输装置,主要包括:超声雾化系统,水蒸气加热系统,水蒸气传输控制系统。该装置首先通过超声雾化系统产生水雾,用高纯氮气作为载气将水雾传输到水蒸气加热系统,然后通过减压和流量调控等将设定流量的水蒸气作为活化剂传输到木基炭制备反应器里,对木材炭化裂解过程进行活化,从而改善木基炭的孔结构和表面性质,提高木基炭的电化学性能。与传统电加热器对水加热产生水蒸气装置相比,本实用新型使用超声雾化辅助产生水雾并加热获得水蒸气,具有成本低、能耗小、适用性广等优势,可广泛用于为化学、环保、新能源、科研教学等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212833736U
公开(公告)日:2021-03-30
申请号:CN202021845673.4
申请日:2020-08-30
Applicant: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IPC: C12M1/00 , C12M1/107 , C12M1/04 , C02F11/127 , C02F11/1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微生物厌氧发酵技术和厌氧活性污泥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生物炭基厌氧微生物聚合体制备系统,用于制备厌氧发酵反应器快速启动的接种物。该系统主要包括厌氧微生物驯化系统、固液分离系统和真空冻干封装系统。通过生物炭载体实现厌氧微生物的快速富集和驯化,利用固液分离实现污泥脱水,利用真空冷冻干燥技术并添加冻干保护剂来进一步减少水分和提高菌种的活性,大大降低菌泥的储运成本和提高应用时效性。
-
公开(公告)号:CN212819746U
公开(公告)日:2021-03-30
申请号:CN202021459492.8
申请日:2020-07-22
Applicant: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IPC: B01J2/2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实验室用生物质热压成型机,该装置属于可再生能源领域,其由成型机机架、模垫、模垫凸头、脱模器、脱模器进料口、脱模器出料口、模具、模具进料口、模具出料口、冲头、加热垫、绝缘胶垫、紧固圈、导线、温控器和电源装置组成,成型机机架包括操纵盘、导螺杆、平台、上活塞、缓冲阀、压力表、下活塞、工作台和手柄,冲头设计为“T”字形,冲头由模具的进料口插入,模垫凸头由模具的出料口插入,模具外壁包裹有加热垫,本实用新型通过加热垫与温控器能够对生物质加热,并且通过模垫凸头实现模具与模垫的固定,避免物料在压制过程中受力不均。改良后的成型机通过实现热压成型功能,不仅提高了成型效率,还提高了颗粒品质。
-
公开(公告)号:CN221809429U
公开(公告)日:2024-10-08
申请号:CN202323486667.0
申请日:2023-12-20
Applicant: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说明书实施例提供一种可实现木材炭化、活化、掺杂及碳包覆的多功能装置,该装置包括前驱气体系统、微波烧结系统及气体管路与阀门。该装置集木材微波炭化、活化、掺杂及碳包覆等多功能于一体,通过微波加热使木材在短时间内快速裂解发化生成木基发,通过将前驱气体系统中的蒸发器加热溶液产生的蒸气或外部气瓶提供的气体,作为活化、掺杂或碳包覆的前驱气体,通入到微波烧结系统,实现木材发化及木基炭活化、掺杂或碳包覆等多功能,通过活化、掺杂或碳包覆等调控木基炭的电子能带结构、微观组织、化学成分、孔隙结构及比表面积等,有效改善其电化学性能。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