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7699912A
公开(公告)日:2024-03-15
申请号:CN202311743114.0
申请日:2023-12-18
Applicant: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Abstract: 一种防堵塞组合式核孔膜沼液浓缩提纯装置,属于厌氧发酵液体产物处理技术领域,主要由沼液进口、加压泵、沉积颗粒物、石英砂过滤器、袋式过滤器进液喷嘴、袋式滤网、袋式过滤器、棉芯过滤器进液喷嘴、棉滤芯、棉芯过滤器、核孔膜过滤器、纳滤膜过滤器、排液口和石英砂等部件组成,本发明将石英砂过滤器、PP袋式过滤器、棉芯过滤器、聚碳酸酯核孔膜过滤器和聚酰胺纳滤膜过滤器构建成组合式沼液过滤浓缩提纯装置,去除沼液中的颗粒悬浮物和胶体,保留沼液的营养物质和活性成分,透过液成为符合农田排放标准的灌溉水。同时,将过滤器的上部层流进液方式设计为侧方紊流进液方式,不断扰动过滤层上方沉积的颗粒物,从而极大减少过滤孔的堆积堵塞问题,降低反冲洗的次数。
-
公开(公告)号:CN104986933A
公开(公告)日:2015-10-21
申请号:CN201510050923.2
申请日:2015-01-27
Applicant: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IPC: C02F11/0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50/34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增加沼气产量并提高甲烷含量的方法,目的是对厌氧消化料液中添加一定量的生物炭,使沼气产量增加并提高沼气中甲烷含量。操作步骤:(1)选取已除鸡毛、砂石等大的杂物的新鲜鸡粪;(2)选取固定碳含量约为80%~90%,取粒径0.3~0.45mm的生物炭粒;(3)选取污水处理厂正常运行的厌氧池中的底泥作为接种物;(4)取占总质量的70%、5%和25%的新鲜鸡粪、生物炭和接种物进行充分混合,制备物料;(5)按自来水与物料各占85%和15%的比例,制备料液,在35±1℃下对料液进行厌氧消化处理,并对所产的沼气进行收集。本方法增加了沼气的产量,提高了沼气中甲烷含量。
-
公开(公告)号:CN119713278A
公开(公告)日:2025-03-28
申请号:CN202411969620.6
申请日:2024-12-30
Applicant: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余热回收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基于秸秆热解炭‑气联产的余热二级回用方法,包括以下方法步骤:物料转运工序、换热工序、炭化‑活化工序和热解气燃烧工序。本发明提出了高温热解炭余热回收的新方法,既利用热解炭的余热实现了物料二次干燥,又降低高温热解炭的温度,提高了能量利用效率,降低了工程的运行成本,并且本发明还提出了高温热解炭和物料相向运动的思路,可以提高高温热解炭和物料换热效率,其中本发明还可以利用两级干燥所产生的水蒸气对高温热解炭进行活化,减少了系统焦油产生,并提高了热解气的热值。
-
公开(公告)号:CN105602591A
公开(公告)日:2016-05-25
申请号:CN201610112932.4
申请日:2016-03-01
Applicant: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50/14 , C10B53/02 , C10B53/00 , C10B57/00 , C12M21/04 , C12M23/36 , C12M41/2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生物质干馏与厌氧发酵耦合系统装置,属于新能源技术领域;所述的干馏炉内设有干馏反应釜;所述的干馏反应釜的底部设有燃烧器;所述的冷却塔之间通过水路连管连接;且每两个冷却塔之间设有气路连管;与干馏反应釜相邻的一个冷却塔的左侧通过冷却塔进水管与厌氧发酵反应器连接;所述的油液分离塔的一端与木醋液储存池连接;所述的油液分离塔的另一端与木焦油储存池连接;最后一个冷却塔的顶部与净化塔连接;所述的净化塔与储气柜连接。可对农村人畜粪便和秸秆等生物质资源同时处理,全面解决农村环境污染问题,并且,生成的可燃气体可以混合储存和使用,功能叠加,降低投资成本,提高管理效率,为农村地区高效提供清洁能源。
-
公开(公告)号:CN119432565A
公开(公告)日:2025-02-14
申请号:CN202411599171.0
申请日:2024-11-11
Applicant: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餐厨垃圾和秸秆分层厌氧发酵制备氢烷装置及方法,涉及生物质发酵技术领域,包括罐体,罐体内设有产气装置、搅拌装置和清洗装置。产气装置包括产氢装置和产甲烷装置,产甲烷装置包括第二进料口、产甲烷罐和甲烷出口。产氢装置包括第一进料口、产氢罐、氢气出口和移液口,移液口连通产氢罐和产甲烷罐,产氢罐设于产甲烷罐内。将处理好的餐厨垃圾和产氢接种物通过第一进料口倒入产氢罐内,将处理好的秸秆和产甲烷接种物通过第二进料口倒入产甲烷罐内,桨叶对两个发酵罐内进行搅拌,待产氢罐内的酸可通过移液口快速流入产甲烷罐内。整个装置实现餐厨垃圾厌氧发酵制氢和秸秆厌氧发酵制甲烷的高效耦合,发酵效率高、可操作性强。
-
公开(公告)号:CN116277353B
公开(公告)日:2024-08-13
申请号:CN202310482283.7
申请日:2023-04-29
Applicant: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秸秆水热预处理及水解液处理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秸秆自动水热预处理系统。该系统由进料装置、加热装置、水解液回流装置和电控装置组成。粉碎后的固体秸秆经料斗进入装置,由螺旋杆带动向前运动在回流管接口处与水解液混合,后经自动球阀一进入太阳能集热管内部进行水热预处理;槽式反射镜反射太阳光线为太阳能集热管提供热量;调向电机通过小齿轮与大齿轮控制反射镜角度,选择性接受太阳光;预处理结束,物料经自动球阀二与出料管后,在锥形滤网处完成固液分离;固体秸秆用做后续使用,水解液被收集后由水泵经回流管泵回进料筒循环使用。该系统可以极大地节省秸秆预处理过程中的能量消耗,且避免了对水解液的后续处理,同时节省水资源,对环境友好。
-
公开(公告)号:CN117165316A
公开(公告)日:2023-12-05
申请号:CN202210591309.7
申请日:2022-05-28
Applicant: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Abstract: 一种用于管式炉功能扩充的滚筒式增载型热解装置,属于生物质热解技术领域。主要由装料滚筒、传动杆、法兰、动密封套、轴承、轴承支架、联轴器、电机、电机支架及升降式安装平台组成。本发明设计长筒形装料结构,增加单次载料量,设计滚筒式运转机构,提高热传导效率,采用升降式安装平台,适配多种型号的管式炉。使得管式炉热解反应器由静变动,热传导效率由低变高,载料量由少变多,扩充了管式炉的使用功能,对实验室内开展生物质热解试验具有极大益处。
-
公开(公告)号:CN113845998A
公开(公告)日:2021-12-28
申请号:CN202111251697.6
申请日:2021-10-25
Applicant: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IPC: C12M1/10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厌氧发酵循环装置,涉及厌氧发酵技术领域,包括:壁板,壁板环绕形成一个内部的空腔,空腔内设置有循环室一与循环室二;进料口,进料口连接壁板形成的空腔与空腔外部;循环室一包括:气提缝一,三相分离器一,三相分离器一的一端连接气提缝一,下降室一,下降室一上侧连通进料口,厌氧区一,厌氧区一连通下降室一下侧;隔板一,隔板一设置于循环室一的下方;循环室二与循环室一呈水平布置,循环室二包括:三相分离器二,下降室二,厌氧区二,厌氧区二连通下降室二下侧;出料口,出料口连接壁板形成的空腔与空腔外部;盖板,盖板盖住壁板形成的空腔,盖板上设置有气孔,通过水平设置循环室一与循环室二降低进料耗能。
-
公开(公告)号:CN119979200A
公开(公告)日:2025-05-13
申请号:CN202510456589.4
申请日:2025-04-12
Applicant: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布一种外加热式限氧热解装置,属于生物质热解装备技术领域。针对传统工艺中氧浓度调控与热量供给强耦合的技术瓶颈,本装置创新性构建了内外双热源协同的热力学架构,其特征在于:1)在热解反应器(16)外部同轴设置环形辐射式燃烧炉膛(11),通过燃烧热解气提供外源辐射热能;2)热解反应器(16)集成限氧燃烧单元,通过空气调节阀(13)控制氧浓度实现局部燃烧供热;3)设置简化燃气回用机构,将热解气经输气风机(5)直接导入燃烧器(6),形成能量闭环。外加热单元与内部限氧燃烧单元通过协同控制,突破单一热源的温度波动限制,显著提升生物炭产率与热解气品质。本发明解决了传统工艺中氧浓度‑燃烧强度‑热解效率的强耦合矛盾,具有结构紧凑、热效率高、运行稳定的优点,适用于生物质及有机固废的高效热化学转化。
-
公开(公告)号:CN119709232A
公开(公告)日:2025-03-28
申请号:CN202411976237.3
申请日:2024-12-31
Applicant: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农业生产领域,公开了一种秸秆捡拾‑除土‑原位炭化还田一体装置及工艺,包括粉碎箱和碳化箱,所述碳化箱的内部设置有除尘机构,所述除尘机构包括除尘板,所述除尘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若干送料齿,且除尘板的板体上开设有若干除尘孔,以及除尘板的一端两侧的轴杆上活动连接有偏心轮。本发明利用曲柄滑块机构和扭簧结合,可有效解决进料过程,因架料问题造成的进料系统堵塞问题,利用偏心轮摇杆机构,实现物料跳跃式先前推进,有效将秸秆中夹杂的土、碎石等杂质分离,避免了因土、碎石在炭化室内造成的结渣问题,炭化室、燃烧区产生的热量直接通过热辐射传递至除尘系统,实现原料预干燥,提高了能量利用效率,降低了工程的运行成本。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