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能源汽车变速器主动润滑、冷却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2610682A

    公开(公告)日:2021-04-06

    申请号:CN202011480824.5

    申请日:2020-12-1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能源汽车变速器主动润滑、冷却系统,包括设置在变速器内的油泵、热交换器以及用于连通油泵和热交换器的油管,所述油泵的输出端通过油管与热交换器的输入端连通,所述热交换器的输出端设置有导油管,在所述导油管上开设有油孔;所述的油泵的动力输入端与所述的变速器中的中间轴连接,所述中间轴驱动油泵工作。本发明借用变速器内部中间轴动力,通过油泵将齿轮油吸出,通过热交换器对齿轮油进行冷却处理,最后通过在导油管上指定位置开设油孔,对变速器内部进行定点定位冷却润滑,充分对变速器内部各零部件进行润滑和冷却,使变速器能够适应各种复杂工况、路况,同时能够减小润滑油用量,提升变速器的工作效率。

    一种同轴双输入的变速箱结构

    公开(公告)号:CN110925394A

    公开(公告)日:2020-03-27

    申请号:CN201911409878.X

    申请日:2019-12-3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同轴双输入的变速箱结构,使得两个动力源和变速器的连接方便可靠,且确保动力输出不会中断。其包括同轴布置的双输入轴、动力输出轴,所述双输入轴包括第二空心输入轴以及第一输入轴,所述第一输入轴贯穿所述第二空心输入轴的空心内腔、同轴布置,所述第二空心输入轴的输入端连接外部第二动力源,所述第一输入轴的输入端连接外部第一动力源,所述第二空心输入轴的输出端固套有第二传动齿轮,第一输入轴的输出端相对于第二传动齿轮后置、并顺次套装有耦合同步器、输出五挡齿,第一输入轴的输出端和动力输出轴的输入端之间间隔设置,动力输出轴的输入端设置有4/5挡同步器。

    一种新能源纯电动汽车变速器

    公开(公告)号:CN109372957A

    公开(公告)日:2019-02-22

    申请号:CN201811483872.2

    申请日:2018-12-0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新能源纯电动汽车变速器,其采用双电机驱动、单变速箱传递动力,其驱动车轮行驶时无动力中断传动、系统效率高、动力性能好。其包括变速箱体,所述变速箱体包括第一壳体、第二壳体、前端盖、后端盖,所述第一壳体、第二壳体组合后的前端盖装有所述前端盖,所述第一壳体、第二壳体组合后的后端盖装有后端盖,所述第一壳体、第二壳体、前端盖、后端盖组装后形成有安装腔体,所述前端盖上设置有外凸的第一输入轴,所述第一输入轴的外凸端外接有第一驱动电机,所述第一输入轴的中心轴部分为空,第二输入轴通过轴承布置于所述第一输入轴的中心轴空腔区域,所述第二输入轴的两端分别外凸于所述第一输入轴的两端面。

    一种新能源车用八模式传动变速器

    公开(公告)号:CN109253238A

    公开(公告)日:2019-01-22

    申请号:CN201811417075.4

    申请日:2018-11-2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新能源车用八模式传动变速器,其采用双电机驱动、单变速箱传递动力,其占用体积小,便于后续车辆的设计。其包括变速箱体,所述变速箱体包括前端壁、后端壁,所述前端壁、后端壁之间设置有中间支撑板,所述后端壁上设置有外凸的输出轴,所述前端壁上设置有外凸的第一输入轴,所述第一输入轴的外凸端外接第一驱动电机,所述第一输入轴的内端通过轴承支承于所述中间支撑板的对应支承孔内,所述第一输入轴的长度方向前端套装有第二输入轴,所述第二输入轴的轴向为中空结构,所述第二输入轴的内壁通过轴承套装于所述第一输入轴的对应长度方向,所述第二输入轴的外端外凸于所述前端壁。

    一种带有副箱的变速箱结构

    公开(公告)号:CN111059228B

    公开(公告)日:2025-04-15

    申请号:CN201911418107.7

    申请日:2019-12-3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带有副箱的变速箱结构,使得两个动力源和变速器的连接方便可靠,确保动力输出不会中断,且输出的动力挡位增多,满足车用需求。其包括同轴布置的双输入轴、动力输出轴,所述双输入轴包括第二空心输入轴以及第一输入轴,所述第一输入轴贯穿所述第二空心输入轴的空心内腔、同轴布置,所述第二空心输入轴的输入端连接外部第二动力源,所述第一输入轴的输入端连接外部第一动力源,所述第二空心输入轴的输出端固套有第二传动齿轮,第一输入轴的输出端相对于第二传动齿轮后置、并顺次套装有耦合同步器、输出A挡齿,输出A挡齿即为第一传动齿轮,第一输入轴的输出端和动力输出轴的输入端之间间隔设置。

    一种带行星排副箱的变速箱结构

    公开(公告)号:CN110925368A

    公开(公告)日:2020-03-27

    申请号:CN201911409941.X

    申请日:2019-12-3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带行星排副箱的变速箱结构,使得两个动力源和变速器的连接方便可靠,确保动力输出不会中断,且输出的动力挡位增多,满足车用需求。其包括同轴布置的双输入轴、动力输出轴,所述双输入轴包括第二空心输入轴以及第一输入轴,所述第一输入轴贯穿所述第二空心输入轴的空心内腔、同轴布置,所述第二空心输入轴的输入端连接外部第二动力源,所述第一输入轴的输入端连接外部第一动力源,所述第二空心输入轴的输出端固套有第二传动齿轮,第一输入轴的输出端相对于第二传动齿轮后置、并顺次套装有动力切换同步器、输出A挡齿,输出A挡齿即为第一传动齿轮,第一输入轴的输出端和动力输出轴的输入端之间间隔设置。

    电驱桥单减变速器
    7.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9372977A

    公开(公告)日:2019-02-22

    申请号:CN201811481343.9

    申请日:2018-12-0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6H57/02 F16H57/021 F16H57/037 F16H2057/0203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电驱桥单减变速器,其集成有差速器,且其集成的差速器与桥直接、使得布置简单,且使得动力传递线路短,传动效率高。其包括变速箱体,所述变速箱体包括前壳、后盖,所述前壳、后盖拼接后形成组装腔体,所述前壳的下部中间位置设置有传输避让孔,所述组装腔体内布置有输入轴、中间轴,所述中间轴位于所述输入轴的下部平行布置,所述输入轴的前端外凸于所述前壳后、连接驱动电机,所述输入轴的位于所述组装腔体的部分布置有输入轴齿轮,所述中间轴上分别套装有中间轴齿轮、中主齿轮,所述中间轴齿轮啮合连接所述输入轴齿轮,所述变速箱体的下部布置有差速器,所述差速器的两根输出轴平行于所述中间轴布置。

    一种新能源混合动力汽车无极调速变速器

    公开(公告)号:CN109367384A

    公开(公告)日:2019-02-22

    申请号:CN201811480520.1

    申请日:2018-12-0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新能源混合动力汽车无极调速变速器,使发动机工作在最佳效率点,且可实现无极调速,能够满足在城市拥堵及山区爬坡的典型工况下的动力需求。其包括变速器主壳体、变速器后盖,所述变速器后盖盖装于所述变速器主壳体的后端、并形成安装腔,所述安装腔内布置有太阳轮、行星轮、行星架、齿圈组件,所述太阳轮的外周齿啮合连接有若干行星轮,每个所述行星轮分别通过行星轮轴安装于所述行星架的对应位置,若干所述行星轮环布于所述太阳轮的外环周布置,所述齿圈组件的内齿圈啮合连接对应的行星轮的外侧齿,所述齿圈组件的中心板固设于所述输出轴的位于所述安装腔内的部分,所述输出轴的后端后凸于所述变速器后盖的定位安装孔。

    一种适用于公交车的汽车变速器

    公开(公告)号:CN109296734A

    公开(公告)日:2019-02-01

    申请号:CN201811483911.9

    申请日:2018-12-0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适用于公交车的汽车变速器,其简化了换挡机构,且轴的轴承定位可靠,确保了传动的长久稳定可靠。其包括变速箱体,所述变速箱体包括第一壳体、第二壳体,所述第一壳体、第二壳体组装后形成有安装腔体,所述第一壳体的前端壁上外凸的输入轴,所述输入轴的外凸端外接有驱动电机,所述输入轴的位于所述安装腔体的后端贯穿输入轴定位轴承后套装有第一主齿轮,所述输入轴的后端中心设置有内凹轴心孔,输出轴的前端套装有滚针轴承后同轴布置于所述内凹轴心孔内,所述输出轴的后端通过输出轴定位轴承后、贯穿所述第二壳体的后端壁布置,所述输出轴定位轴承外圈前端固设有后轴承压板。

    一种带行星排副箱的变速箱结构

    公开(公告)号:CN110925368B

    公开(公告)日:2025-04-15

    申请号:CN201911409941.X

    申请日:2019-12-3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带行星排副箱的变速箱结构,使得两个动力源和变速器的连接方便可靠,确保动力输出不会中断,且输出的动力挡位增多,满足车用需求。其包括同轴布置的双输入轴、动力输出轴,所述双输入轴包括第二空心输入轴以及第一输入轴,所述第一输入轴贯穿所述第二空心输入轴的空心内腔、同轴布置,所述第二空心输入轴的输入端连接外部第二动力源,所述第一输入轴的输入端连接外部第一动力源,所述第二空心输入轴的输出端固套有第二传动齿轮,第一输入轴的输出端相对于第二传动齿轮后置、并顺次套装有动力切换同步器、输出A挡齿,输出A挡齿即为第一传动齿轮,第一输入轴的输出端和动力输出轴的输入端之间间隔设置。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