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592624A
公开(公告)日:2025-03-11
申请号:CN202411673885.1
申请日:2024-11-21
Applicant: 苏州大学
IPC: C12N15/85 , C12N7/01 , C12N7/02 , C12N15/46 , C12N15/62 , C12N5/07 , A01N63/23 , A01P7/04 , C12R1/9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家蚕质型多角体病毒的CPVs杀虫剂及其制备与应用,将分别带有BmCPV的S1至S9片段全长cDNA的重组质粒pT‑S1、pT‑S2、pT‑S3、pT‑S4、pT‑S5、pT‑S6、pT‑S7、pT‑S8、pT‑S9和带有Bt基因与BmCPV S10片段上多角体蛋白ORF融合的DNA序列的质粒pT‑S10‑Bt通过酶切线性化,获得pT‑S1至pT‑S9以及pT‑S10‑Bt的线性化质粒,再转染获得重组病毒BmCPV‑Bt,然后制备杀虫剂。当BmCPV‑Bt被昆虫摄入后,多角体‑Bt融合蛋白在昆虫的碱性消化道中溶解,释放具有毒力的活性肽引起昆虫快速死亡。本发明公开的技术方案能为农林害虫的防治提供一种新型的、绿色环保的生物杀虫剂。
-
公开(公告)号:CN114685687B
公开(公告)日:2023-11-24
申请号:CN202210481243.6
申请日:2022-05-05
Applicant: 苏州大学
IPC: C07K19/00 , C12N15/866 , C12N15/62 , C12N7/01 , A01K67/03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含金丝织网蜘蛛大壶状腺丝蛋白复合丝的制备方法,将重组病毒接种5龄家蚕幼虫,桑叶添食后收集蚕丝,得到含金丝织网蜘蛛大壶状腺丝蛋白复合丝;所述重组病毒含有表达金丝织网蜘蛛大壶状腺丝蛋白的序列;重组病毒AcNPV‑FibH‑MaSp‑g接种5龄家蚕幼虫,用浸渍或喷洒过抗生素药液的凉干后的新鲜桑叶饲养,后用新鲜桑叶饲养至熟蚕;用浸渍或喷洒过蜕皮激素药液的新鲜桑叶饲喂熟蚕;或直接用蜕皮激素药液体喷熟蚕,将熟蚕移至簇具,营茧,采茧,经过缫丝获含金丝织网蜘蛛大壶状腺丝蛋白的复合丝。利用本发明可获取含有金丝织网蜘蛛大壶状腺丝蛋白的蚕丝,以满足制备各种生物材料对丝蛋白的多样性的需求。
-
公开(公告)号:CN114957485B
公开(公告)日:2023-11-10
申请号:CN202210482497.X
申请日:2022-05-05
Applicant: 苏州大学
IPC: C07K19/00 , C12N15/866 , A01K67/03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含多种蜘蛛腺丝蛋白的高强度蚕丝及其制备方法,得到的蚕丝含金丝织网蜘蛛大壶状腺丝蛋白MaSp‑g和MaSp‑c。现有技术通过家蚕转基因的方法将蜘蛛丝蛋白基因导入家蚕基因组,须经过较复杂的程序进行转基因家蚕的筛选鉴定,进一步通过杂交筛选获得转基因纯系,历时近2年,且多为表达一种蜘蛛丝蛋白基因;本发明可以在较短的时间获取重组病毒,并通过该病毒接种5龄家蚕能在一周左右获得含有多种蜘蛛丝蛋白的嵌合蚕丝,其断裂强度达到1116.55MPa,丝长达到纯蚕丝丝长的65%,既解决了现有技术仅能用于实用性差的多化性品种的问题,又克服了现有技术复合丝长较纯蚕丝丝长明显下降的缺陷。
-
公开(公告)号:CN115992181A
公开(公告)日:2023-04-21
申请号:CN202210482505.0
申请日:2022-05-05
Applicant: 苏州大学
IPC: C12N15/866 , C07K19/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通过苜蓿银纹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用家蚕生产嵌合蚕丝的方法,构建含FibL‑MaSp‑c‑polyAFibL片段的质粒pFAST‑FibL‑MaSp‑c,转化含有AcBacmid DH10Ac大肠杆菌筛选获得重组AcBacmid‑FibL‑MaSp‑c,转染Sf‑9细胞获得重组病毒AcNPV‑FibL‑MaSp‑c,接种5龄家蚕幼虫,用浸渍或喷洒过抗生素药液的凉干后的新鲜桑叶饲养1天,后用新鲜桑叶饲养至见熟蚕,用浸渍或喷洒过蜕皮激素药液的新鲜桑叶饲喂见熟蚕;或直接用蜕皮激素药液体喷见熟蚕,将熟蚕移至簇具,营茧后采茧,蚕茧烘干后,经过缫丝获嵌合蚕丝,满足制备各种生物材料对丝蛋白的多样性的需求。
-
公开(公告)号:CN114128723A
公开(公告)日:2022-03-04
申请号:CN202111322681.X
申请日:2021-11-09
Applicant: 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型抗病毒纳米材料及其应用。具体的,抗病毒纳米材料为纳米二氧化硅(nSiO2)。通过本发明设计的多组实验,(1)nSiO2和病毒粒子共孵育再感染细胞;(2)nSiO2先处理细胞,再感染病毒;(3)病毒先感染细胞,再nSiO2处理细胞,结果证实nSiO2处理细胞后,能够抑制病毒对细胞的感染,而病毒粒子和nSiO2共孵育后再感染细胞则病毒感染效果很弱。
-
公开(公告)号:CN108728490B
公开(公告)日:2021-03-26
申请号:CN201810534457.9
申请日:2018-05-29
Applicant: 苏州大学
IPC: C12N15/866 , C12N15/38 , C12N5/10 , C12N15/62 , A61K39/245 , A61P31/2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杆状病毒载体的鲤疱疹病毒II型DNA疫苗及其构建方法与应用。将鲤疱疹病毒II型ORF72、ORF66、ORF81和ORF82的1‑186、993‑1197、603‑783、85‑186 nt区域序列的密码子经优化后,化学合成ORF72‑ORF66‑ORF81‑ORF82融合序列,尔后,用启动子控制,克隆进杆状病毒转移载体pFSATBacTMDual构建重组质粒pFSATBacTMDual‑FA‑D4ORF,该质粒转化DH10/Bac感受态细胞后获Bacmid‑FA‑D4ORF,Bacmid‑FA‑D4ORF DNA转染家蚕培养细胞获BmNPV‑FA‑D4ORF,即基于杆状病毒载体的鲤疱疹病毒II型DNA疫苗。该DNA疫苗可以通过注射或口服或浸泡的方法对异育银鲫进行免疫,减少异育银鲫发生鳃出血病。
-
公开(公告)号:CN104789598B
公开(公告)日:2018-06-19
申请号:CN201510209184.7
申请日:2015-04-28
Applicant: 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表达红色荧光蛋白的重组家蚕质型多角体病毒的构建方法。具体而言,本发明的方法包括下列步骤:1)获得病毒基因组;2)设计并合成引物;3)获得病毒基因组的cDNA;4)对cDNA进行PCR扩增;5)将扩增产物进行酶切,获得重组质粒;6)将重组质粒pT‑S1至pT‑S9进行酶切,体外转录获得对应的RNA;7)构建带有红色荧光蛋白基因的重组质粒pT‑S10‑DsRed并获得S10‑DsRed RNA;以及8)将上述RNA等摩尔混合,包裹并转染宿主,进而获得病毒。利用本发明建立的方法可以在家蚕细胞中表达红色荧光蛋白,进而有可能获得人们所需的重组质型多角体病毒生物杀虫剂。
-
公开(公告)号:CN107653314A
公开(公告)日:2018-02-02
申请号:CN201710960625.6
申请日:2017-10-16
Applicant: 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IPC: C12Q1/6883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12Q1/6883 , C12Q2600/158 , C12Q2600/17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circRNAs作为活动性肺结核病特异性标志物的应用。circRNAs有组织特异性与时空特异性,不同组织之间的circRNAs表达量不同,同一组织或器官在不同生长阶段,其中的circRNAs表达量也会变化,本发明首次公开了两个circRNAs作为活动性肺结核病特异性标志物,利用临床上比较容易直接获得的全血标本,结合设计的引物对进行RT-qPCR验证circRNAs的差异表达,具有快速、简单、省时、检测灵敏度高,样品消耗少的优点,是非常适合的利用差异表达的circRNAs诊断活动性肺结核病的方法,对研究控制肺结核病的传播,降低其发生率具有重要的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06834352A
公开(公告)日:2017-06-13
申请号:CN201710109641.4
申请日:2017-02-27
Applicant: 苏州大学
IPC: C12N15/866 , C12N7/04 , A61K39/245 , A61P31/22 , C12N15/6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抗原蛋白表达技术,具体涉及基于杆状病毒表达系统制备包裹鲤疱疹病毒II型抗原的多角体的方法,通过设计重组家蚕核型多角体病毒BmNPV‑VP3‑cyHV‑polh,ORF72、ORF66、ORF81和ORF82的1‑186、993‑1197、603‑783、85‑186区域序列与家蚕质型多角体病毒结构蛋白VP3基因1‑279区域的编码序列串联融合序列由杆状病毒P10启动子控制;家蚕质型多角体蛋白基因由杆状病毒的多角体蛋白基因启动子控制。用该病毒接种家蚕或家蚕培养细胞,重组病毒表达的鲤疱疹病毒II型的抗原蛋白可包裹进家蚕质型多角体内。形成的多角体可以通过简单的差速离心实现纯化;纯化的多角体在碱性条件下裂解后,可以通过离心使多角体蛋白沉淀,而鲤疱疹病毒II型抗原留存在上清中,从而可以快速、方便地获得鲤疱疹病毒II型抗原。
-
公开(公告)号:CN104789597A
公开(公告)日:2015-07-22
申请号:CN201510209183.2
申请日:2015-04-28
Applicant: 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家蚕质型多角体病毒的体外构建方法。具体而言,本发明的方法包括下列步骤:1)获得家蚕质型多角体病毒基因组;2)设计并合成引物;3)获得病毒基因组S1至S10片段的cDNA;4)对cDNA进行PCR扩增;5)将扩增产物进行酶切,然后克隆到质粒载体中,获得重组质粒;6)将重组质粒进行酶切、线性化后,经过体外转录,获得RNA;以及7)将RNA等摩尔混合,使用脂质体进行包裹并转染宿主,进而获得体外构建的家蚕质型多角体病毒。本发明的家蚕质型多角体病毒的体外构建方法不但对家蚕质型多角体病毒基因组各片段的功能研究有促进作用,也可以为重组质型多角体病毒生物杀虫剂的研发提供技术支持。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