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乙二醇修饰的氧化石墨烯及其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2432865B

    公开(公告)日:2013-05-22

    申请号:CN201110227221.9

    申请日:2011-08-09

    Applicant: 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可用作胰蛋白酶活化剂的聚乙二醇修饰的氧化石墨烯,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聚乙二醇修饰的氧化石墨烯,包括:氧化石墨烯、聚乙二醇,所述聚乙二醇的一端为氨基,另一端为亚氨基,且所述亚氨基的氮原子与氧化石墨烯中的羰基中的碳原子相连构成酰胺键;所述氧化石墨烯的高度为1nm~2nm,尺寸为10nm~30nm;所述聚乙二醇为分子量1800~2200的直链聚乙二醇;所述聚乙二醇的重量百分比为25~35%。本发明所述聚乙二醇修饰的氧化石墨烯合成简单,并且能够特异性提高胰蛋白酶的活性、热稳定;胰蛋白酶活性和稳定性的增强能够满足其在生物医学上的需求。

    一种微波辅助降解硅纳米线制备硅纳米颗粒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849739A

    公开(公告)日:2013-01-02

    申请号:CN201210374902.2

    申请日:2012-09-27

    Applicant: 苏州大学

    Abstract: 一种微波辅助降解硅纳米线制备硅纳米颗粒的方法,将硅晶片置于丙酮中超声,超纯水清洗后,放入浓硫酸或浓硝酸和5vol%~30vol%双氧水混合溶液中除杂,再用超纯水清洗,得干净的硅晶片,置入5vol%~40vol%氟化氢溶液中,得表面覆盖大量硅-氢键的硅晶片,放入0.1M~1M的硝酸银或氯金酸和10vol%~40vol%氟化氢的混合溶液中,缓慢振荡,取出后放入10vol%氟化氢和1vol%双氧水混合溶液中,得硅纳米线阵列,超声,离心收集硅纳米线,分散于超纯水中,得前体溶液,溶于去离子水,微波辐射断裂成硅纳米颗粒。所得的硅纳米颗粒有较好的单分散性,尺寸均匀,可以作为载体用于生物检测和分析。

    用于真空镀膜设备的加热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1550532A

    公开(公告)日:2009-10-07

    申请号:CN200910027614.8

    申请日:2009-05-14

    Applicant: 苏州大学

    Inventor: 廖良生 李述汤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真空镀膜设备的加热装置,包括蒸镀容器和加热器,所述蒸镀容器的底部向上凸起形成导热槽;所述加热器的加热部与所述导热槽配合加热。本发明提高了设备的热能利用率,并防止蒸镀室内材料的交叉污染。

    一种新型结构的硅纳米材料太阳能电池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426938B

    公开(公告)日:2015-12-02

    申请号:CN201310316220.0

    申请日:2013-07-25

    Applicant: 苏州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10/50 Y02P70/52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新型结构的硅纳米材料太阳能电池及其制备方法,该新型结构的硅纳米材料太阳能电池,包括由上而下依次设置的顶部电极、修饰过的具有压电效应且能够产生内建电场的硅纳米材料、底电极。本发明不借助于传统的p-n结,而是先制备硅纳米材料,然后对其进行修饰使其产生内建电场,再将硅纳米材料组装成膜或形成阵列后,蒸上电极,即可制成太阳能电池,效率可达10%。本发明不需要使用高纯度的硅材料,极大地降低了成本,具有很好的用途。

    一种微波辅助降解硅纳米线制备硅纳米颗粒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849739B

    公开(公告)日:2014-08-27

    申请号:CN201210374902.2

    申请日:2012-09-27

    Applicant: 苏州大学

    Abstract: 一种微波辅助降解硅纳米线制备硅纳米颗粒的方法,将硅晶片置于丙酮中超声,超纯水清洗后,放入浓硫酸或浓硝酸和5vol%~30vol%双氧水混合溶液中除杂,再用超纯水清洗,得干净的硅晶片,置入5vol%~40vol%氟化氢溶液中,得表面覆盖大量硅-氢键的硅晶片,放入0.1M~1M的硝酸银或氯金酸和10vol%~40vol%氟化氢的混合溶液中,缓慢振荡,取出后放入10vol%氟化氢和1vol%双氧水混合溶液中,得硅纳米线阵列,超声,离心收集硅纳米线,分散于超纯水中,得前体溶液,溶于去离子水,微波辐射断裂成硅纳米颗粒。所得的硅纳米颗粒有较好的单分散性,尺寸均匀,可以作为载体用于生物检测和分析。

    一种新型结构的硅纳米材料太阳能电池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426938A

    公开(公告)日:2013-12-04

    申请号:CN201310316220.0

    申请日:2013-07-25

    Applicant: 苏州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10/50 Y02P70/52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新型结构的硅纳米材料太阳能电池及其制备方法,该新型结构的硅纳米材料太阳能电池,包括由上而下依次设置的顶部电极、修饰过的具有压电效应且能够产生内建电场的硅纳米材料、底电极。本发明不借助于传统的p-n结,而是先制备硅纳米材料,然后对其进行修饰使其产生内建电场,再将硅纳米材料组装成膜或形成阵列后,蒸上电极,即可制成太阳能电池,效率可达10%。本发明不需要使用高纯度的硅材料,极大地降低了成本,具有很好的用途。

    一种利用分子模板对石墨烯表面图案化原子掺杂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241730A

    公开(公告)日:2013-08-14

    申请号:CN201210406399.4

    申请日:2012-10-23

    Applicant: 苏州大学

    Inventor: 李述汤 洪果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分子模板对石墨烯表面图案化原子掺杂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分子模板的选择;步骤2)分子模板在石墨烯表面的吸附;步骤3)分子模板在外部调控下解离成原子掺杂;步骤4)原子掺杂物的脱附。本发明操作简单,成本低廉,适用于任何尺寸的单层或多层石墨烯,效率高,适用于大面积石墨烯的掺杂,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金属纳米颗粒与碳材料复合物的自组装可控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554244A

    公开(公告)日:2012-07-11

    申请号:CN201210062310.7

    申请日:2012-03-12

    Applicant: 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金属纳米颗粒与碳材料复合物的自组装可控制备方法,步骤为先将碳材料纳米载体通过超声充分分散到离子液体溶液中,得到碳材料载体-离子液体的悬浊液;再将该悬浊液转移到容器中,通过磁控溅射的方法向悬浊液中溅射各种不同的金属靶材,此时得到离子液体-碳材料-金属纳米颗粒的混合溶液;最后通过高速离心和利用丙酮或无水乙醇等有机溶剂将离子液体洗净,即可得到通过自组装形成的金属纳米颗粒-碳材料载体的纳米复合物。本发明通过自组装过程能够制备出高质量的各种金属纳米颗粒与碳材料形成的复合物,金属纳米颗粒的大小可以通过选择不同的离子液体来进行控制,金属纳米颗粒的密度可以通过改变溅射条件来进行控制。(见最后一段文字和图片)本发明可控性好,不需要添加额外的还原剂,且无副产品产生。

    聚乙二醇修饰的氧化石墨烯及其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2432865A

    公开(公告)日:2012-05-02

    申请号:CN201110227221.9

    申请日:2011-08-09

    Applicant: 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可用作胰蛋白酶活化剂的聚乙二醇修饰的氧化石墨烯,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聚乙二醇修饰的氧化石墨烯,包括:氧化石墨烯、聚乙二醇,所述聚乙二醇的一端为氨基,另一端为亚氨基,且所述亚氨基的氮原子与氧化石墨烯中的羰基中的碳原子相连构成酰胺键;所述氧化石墨烯的高度为1nm~2nm,尺寸为10nm~30nm;所述聚乙二醇为分子量1800~2200的直链聚乙二醇;所述聚乙二醇的重量百分比为25~35%。本发明所述聚乙二醇修饰的氧化石墨烯合成简单,并且能够特异性提高胰蛋白酶的活性、热稳定;胰蛋白酶活性和稳定性的增强能够满足其在生物医学上的需求。

    一种快速制备金纳米棒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209533A

    公开(公告)日:2014-12-17

    申请号:CN201410347371.7

    申请日:2014-07-21

    Applicant: 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快速制备金纳米棒的方法,属于纳米材料技术领域,为解决现有的金纳米棒种子诱导生长法耗时长等问题而设计。使用阳离子表面活性剂氯化季铵盐作为保护剂,在氯金酸溶液中,通过离子和银离子的辅助作用,加入还原剂油酸钠、抗坏血酸和通过硼氢化钠还原得到的金种子,得到金纳米棒。本发明所述的方法只需要约15分钟的时间即可完成金纳米棒的合成,不仅大大缩短了金纳米棒的合成时间,为金纳米棒的实际应用提供了物质基础,而且所得到的金纳米棒产率高,球状颗粒少。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