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835321A
公开(公告)日:2024-10-25
申请号:CN202410739863.4
申请日:2024-06-07
Applicant: 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阴离子掺杂的有机单晶薄膜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属于有机单晶薄膜技术领域,本申请提出了一种全新的基于F6‑TCNNQ阴离子的掺杂策略,它可以在不破坏分子有序性的情况下有效掺杂有机单晶薄膜(OSCF),从而提高OTFT的性能,除此之外,直接掺杂阴离子的引入克服了部分电荷转移的局限性,氧化还原反应完成后的阴离子成功避免了分子掺杂剂聚集对晶体的干扰,因此该方法也具有较好的材料普适性,且阴离子掺杂的概念为提高有机电子器件的电学性能开辟了新的途径。
-
公开(公告)号:CN118555846A
公开(公告)日:2024-08-27
申请号:CN202410581818.0
申请日:2024-05-11
Applicant: 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仿生暗适应晶体管及其制备方法和在夜间低照度成像中的应用,其具有以光吸收层为顶层、电子捕获层为底层的双层栅极介电结构,其中,所述光吸收层材料为绝缘聚合物和光吸收材料的混合物,本申请通过在仿生电子器件结构设计方面进行创新,在绝缘聚合物中加入光吸收材料,从而避免了在晶体管的载流子传输途径中引入额外的陷阱态,影响晶体管本征的亚阈值摆幅。这种独特的设计允许器件的每个功能层独立优化而没有任何相互干扰,与先前报道的光自适应器件相比,降低器件亚阈值摆幅的同时,增强光门控效应,实现接近人眼的暗适应特性。
-
公开(公告)号:CN113921741B
公开(公告)日:2024-01-26
申请号:CN202111404496.5
申请日:2021-11-24
Applicant: 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有机单晶电致发光器件、制备方法及偏振光信号发射器件。该制备方法包括:将有机小分子单晶发光材料溶解在有机溶剂中,获得溶液样品;将溶液样品密封,进行升温‑降温程序控制,获得生长有片状单晶的溶液;提供透明导电基底,从生长有片状单晶的溶液中吸取单个片状单晶,以将作为发光层的该片状单晶转移至透明导电基底上;配置作为绝缘层的聚合物溶液,将聚合物溶液涂覆在透明导电基底上,使聚合物溶液部分覆盖片状单晶;依次蒸镀电子传输层和电极材料层,以获得稳定高效的有机单晶电致发光器件。本发明制备方法简单,获得的有机单晶电致发光器件低成本、高性能且具有本征的偏振光发射特性,可作为一种新型的偏振光信号发射器。
-
公开(公告)号:CN111192959B
公开(公告)日:2023-04-18
申请号:CN202010019450.0
申请日:2020-01-08
Applicant: 苏州大学
IPC: H10K71/16 , H10K85/60 , H10K10/46 , H10K101/3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避免基于p型窄带隙有机小分子的场效应晶体管少数载流子注入的方法及场效应晶体管。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在源电极和p型窄带隙有机小分子层之间,以及在漏电极和p型窄带隙有机小分子层之间均负载p型宽带隙有机半导体。本发明实施例通过在源电极和p型窄带隙有机小分子层之间,以及在漏电极和p型窄带隙有机小分子层之间均负载p型宽带隙有机半导体,从而从源头上避免了少数载流子(电子)的注入。
-
公开(公告)号:CN111192960B
公开(公告)日:2022-12-02
申请号:CN201811354384.1
申请日:2018-11-14
Applicant: 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钙钛矿杂化有机半导体单晶阵列复合结构的制备方法、紫外‑可见光双波段光电探测器件及其制备方法。该钙钛矿杂化有机半导体单晶阵列复合结构的制备方法包括:获得钙钛矿的二甲基甲酰胺或二甲基亚砜溶液;将上述溶液加入易挥发有机溶剂中并搅拌直至溶液呈灰褐色;将呈灰褐色溶液离心分离,去除上清液后获得钙钛矿纳米颗粒;获得钙钛矿纳米颗粒与有机半导体溶液的混合溶液;将生长基底浸入混合溶液;以预定速度提拉生长基底,从而在生长基底上获得钙钛矿杂化有机半导体单晶阵列复合结构。本发明利用一种新的方法制备获得钙钛矿杂化有机半导体单晶阵列复合结构,可应用在紫外‑可见光双波段光电探测器件上,并具有极高的光电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1564558B
公开(公告)日:2022-07-29
申请号:CN202010408880.1
申请日:2020-05-14
Applicant: 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有机晶态薄膜的制备方法及有机场效应晶体管,该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提供一氧化硅片作为基底,在基底上设置绝缘层;通过光刻技术在绝缘层表面形成正胶沟道阵列;正胶沟道阵列的端部为周期性变化的漏斗状,以用于对晶体取向进行过滤,使具有相同取向的晶体沿漏斗状两侧外延生长并进入正胶沟道阵列;对正胶沟道阵列进行亲疏水处理,以在基底上得到具有不同亲疏水性的亲疏水模板;利用刮涂法在亲疏水模板上铺展有机单晶小分子溶液,以得到晶体取向一致的有机晶态薄膜。本发明的有机晶态薄膜的制备方法,可以实现大面积范围内的高取向性的有机单晶的定向定位生长。同时该制备方法操作简单,易于控制,有利于大面积推广使用。
-
公开(公告)号:CN114318492A
公开(公告)日:2022-04-12
申请号:CN202210002574.7
申请日:2022-01-04
Applicant: 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钙钛矿单晶的制备方法以及光电器件。该制备方法包括:在基底上制备获得由多个间隔开布置的微沟道组成的微沟道阵列;加热基底;将钙钛矿前驱体溶液施加到微沟道阵列中;在施加有钙钛矿前驱体溶液的基底上贴附软体刀片,并使软体刀片的底面至少能够完全覆盖微沟道阵列;控制软体刀片以预设速度从微沟道阵列的一端朝向另一端移动,以逐渐暴露出微沟道阵列,从而使得微沟道阵列内的钙钛矿前驱体溶液在软体刀片的头部结晶,并在微沟道阵列完全暴露出时结晶形成钙钛矿单晶阵列。本发明方案可以制备出大面积的钙钛矿单晶,并且可以根据需要设计微沟道阵列中微沟道的深度,进而可以控制该钙钛矿单晶的厚度。
-
公开(公告)号:CN103956320A
公开(公告)日:2014-07-30
申请号:CN201410152683.2
申请日:2014-04-16
Applicant: 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将电极图形转移在任意基底上并构建电子器件的方法,本发明通过一种低成本简单易行的方法,通过刻蚀液将电极支撑层薄膜与基底分离并在任意基底上重新构建电子器件,特别是柔性电子器件,适用于各种类型的半导体器件。通过这种方法,基于不耐光刻的有机半导体材料,也能实现器件结构的多样化。本发明将通过成熟的光刻技术得到的电极图形转移到各种基底上,使构筑器件不受基底的限制,特别是对于降低成本具有重要的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03251555A
公开(公告)日:2013-08-21
申请号:CN201210569547.4
申请日:2012-12-25
Applicant: 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癌症治疗的高载药量的棒形纳米药物的制备方法,其通过控制疏水性抗癌药物在水中的过饱和度、纳米纤维悬浮液的超声时间以及利用双亲性表面活性剂与棒形纳米药物表面的疏水相互作用对纳米棒的表面进行修饰,来实现高载药量的用于癌症治疗的生物环境稳定的疏水性棒形纳米药物的制备。采用本发明技术方案,制备方法简单易行,为其他高载药量的用于癌症治疗的生物环境稳定的疏水抗癌药物非球形纳米材料的制备提供了实验依据,可在生物、医学、化学等领域取得广泛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02516985A
公开(公告)日:2012-06-27
申请号:CN201110353986.7
申请日:2011-11-10
Applicant: 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相分散波长可调的染料纳米颗粒的制备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1)通过溶剂交换法,将一种以上的疏水有机荧光染料分子混合后制备成掺杂纳米颗粒;2)取双亲性表面活性剂,配置成1mg/ml的双亲性表面活性剂水溶液;将200µl体积的1mg/ml的双亲性表面活性剂水溶液加入到所述掺杂纳米颗粒的悬浮液中,超声分散5分钟,静置6小时。本发明通过控制两种甚至三种有机染料小分子的比例,来实现水相分散疏水性掺杂荧光染料颗粒的发光波长从蓝光到绿光以及红光连续可调,且发光强度可控。该种方法简单易行,可在生物、医学、化学等领域取得广泛应用。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