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随机配置可重构智能超表面的差分隐私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9094978A

    公开(公告)日:2024-12-06

    申请号:CN202411480894.9

    申请日:2024-10-23

    Applicant: 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位置隐私保护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基于随机配置可重构智能超表面的差分隐私方法及系统,包括:单天线用户发送定位请求,基站响应;将随机配置智能超表面的反射相移值#imgabs0#部署在基站附近,并设置成工作状态,使得基站发送的测量信号的直接信道产生随机相移;#imgabs1#信道与直接信道叠加,形成叠加信道,用户设备获得测量信号,测量其信号强度,并报告给基站;基站获得用户设备接收信号的强度,估计用户距离基站的距离;基站将获得的用户位置信息发送给服务商,由服务商提供相关信息与服务。本发明在位置信息生成时即可实现差分隐私方案,具有实时性强、复杂性低且不需要额外算法处理等优点。

    一种碳化物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8978158A

    公开(公告)日:2024-11-19

    申请号:CN202411052024.1

    申请日:2024-08-01

    Applicant: 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碳化物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尤其是一种二维碳化物,特别是具有洁净表面和超高金属电子导电性的二维Cr2C薄膜,其中的铬原子拓扑结构为笼目晶格,具有固有的六方晶格结构/六方蜂窝状晶格,加上铬的独特电子构型,能赋予材料优异的量子磁态和高导电性。

    一种针灸实训教学模型
    3.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7275329A

    公开(公告)日:2023-12-22

    申请号:CN202311239042.6

    申请日:2023-09-25

    Applicant: 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针灸实训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针灸实训教学模型,包括:框架一,框架一的底部设置有组合式框架二和框架三,且框架二架设在框架三的顶部通过组装机构实现拼装利于拆卸进行断针的取出,框架一、框架二和框架三之间皆通过密封机构实现密封,仿真皮层、仿真脂肪层和仿真肌肉层为组合式设计,利于将断针从仿真脂肪层或者仿真肌肉层内部取出,避免断针残留而不易取出,同时,通过磁流体一与磁流体二的设计,拉紧仿真皮层与仿真脂肪层以及仿真脂肪层与仿真肌肉层的间距,保证密封的同时使得仿真皮层、仿真脂肪层以及仿真肌肉层之间的贴合更加严密,减小缝隙,使得下针的真实感更为强烈,提高仿真性。

    基于随机配置可重构智能超表面的差分隐私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9094978B

    公开(公告)日:2025-04-11

    申请号:CN202411480894.9

    申请日:2024-10-23

    Applicant: 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位置隐私保护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基于随机配置可重构智能超表面的差分隐私方法及系统,包括:单天线用户发送定位请求,基站响应;将随机配置智能超表面的反射相移值#imgabs0#部署在基站附近,并设置成工作状态,使得基站发送的测量信号的直接信道产生随机相移;#imgabs1#信道与直接信道叠加,形成叠加信道,用户设备获得测量信号,测量其信号强度,并报告给基站;基站获得用户设备接收信号的强度,估计用户距离基站的距离;基站将获得的用户位置信息发送给服务商,由服务商提供相关信息与服务。本发明在位置信息生成时即可实现差分隐私方案,具有实时性强、复杂性低且不需要额外算法处理等优点。

    一种随机配置透射反射型智能超表面的全向全无源干扰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8694471A

    公开(公告)日:2024-09-24

    申请号:CN202410786841.3

    申请日:2024-06-18

    Applicant: 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随机配置透射反射型智能超表面的全向全无源干扰方法及系统,方法包括:单天线合法用户在信道相干时间中的导频时间内向基站发送导频信息;通过非法STAR‑RIS干扰器参与导频信息发送过程,参与通过与合法用户通信阶段中随机产生的相移值,使得STAR‑RIS与基站间形成第一信道,STAR‑RIS与透射侧用户和反射侧用户间分别形成第二信道和第三信道,并在所有信道中叠加干扰信号,以干扰基站与合法用户之间的通信;基站基于接收到的导频信息得到第四信道;由第四信道得到的信道状态信息设计波束成形,向特定用户发送特定信号;透射侧及反射侧的合法用户接特定信号。本发明具有可对抗现有抗干扰技术、无干扰功率消耗、隐蔽性高、复杂性低、且攻击覆盖面广的优点。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