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非最大纠缠链式信道的多跳无损隐形传态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379183A

    公开(公告)日:2019-02-22

    申请号:CN201811114165.6

    申请日:2018-09-2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了一种基于非最大纠缠链式信道的多跳无损隐形传态方法,最初没有直接共享量子纠缠对的通信双方Alice与Bob,通过p个中间节点的帮助,不断进行纠缠交换,最终建立起量子纠缠信道,完成发送方Alice与向接收方Bob传送一个单粒子多能级未知量子态的多跳隐形传态过程。本发明应用非最大纠缠链式信道,即使发送方与接收方没有直接共享量子纠缠对,依然能在双方之间传输量子态信息,能够满足构建复杂量子通信网络的要求;在本发明的多跳无损隐形传态体系中,如果隐形传态过程执行成功,则信息接收方Bob可以得到传送的量子态信息;如果隐形传态过程失败,信息发送方Alice可以恢复出传送的未知量子态信息,该未知量子态信息不会丢失。

    基于未知参数四比特团簇态的隐形传送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218020B

    公开(公告)日:2021-05-28

    申请号:CN201811231728.X

    申请日:2018-10-2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未知参数四比特团簇态的隐形传送方法,网络终端用户Alice采用部分纠缠四比特团簇态信道传送未知二粒子态给另一个终端用户Bob。该方法主要包含五个步骤(1)信道准备网络中心资源调度方制备多组相同的四比特部分纠缠团簇态,建立量子部分纠缠信道,并对Alice与Bob进行粒子分配。本发明能够在未知参数的信道下实现未知二粒子态的概率隐形传送,避免对最大纠缠信道的需求以及降低量子通信环境噪声对量子通信的干扰,极大地减少了具体通信操控的难度,使得未知二粒子态的隐形传送更易于物理实现。

    基于非最大纠缠链式信道的多跳无损隐形传态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379183B

    公开(公告)日:2021-03-23

    申请号:CN201811114165.6

    申请日:2018-09-2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了一种基于非最大纠缠链式信道的多跳无损隐形传态方法,最初没有直接共享量子纠缠对的通信双方Alice与Bob,通过p个中间节点的帮助,不断进行纠缠交换,最终建立起量子纠缠信道,完成发送方Alice与向接收方Bob传送一个单粒子多能级未知量子态的多跳隐形传态过程。本发明应用非最大纠缠链式信道,即使发送方与接收方没有直接共享量子纠缠对,依然能在双方之间传输量子态信息,能够满足构建复杂量子通信网络的要求;在本发明的多跳无损隐形传态体系中,如果隐形传态过程执行成功,则信息接收方Bob可以得到传送的量子态信息;如果隐形传态过程失败,信息发送方Alice可以恢复出传送的未知量子态信息,该未知量子态信息不会丢失。

    基于未知参数四比特团簇态的隐形传送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218020A

    公开(公告)日:2019-01-15

    申请号:CN201811231728.X

    申请日:2018-10-2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未知参数四比特团簇态的隐形传送方法,网络终端用户Alice采用部分纠缠四比特团簇态信道传送未知二粒子态给另一个终端用户Bob。该方法主要包含五个步骤(1)信道准备网络中心资源调度方制备多组相同的四比特部分纠缠团簇态,建立量子部分纠缠信道,并对Alice与Bob进行粒子分配。本发明能够在未知参数的信道下实现未知二粒子态的概率隐形传送,避免对最大纠缠信道的需求以及降低量子通信环境噪声对量子通信的干扰,极大地减少了具体通信操控的难度,使得未知二粒子态的隐形传送更易于物理实现。

    基于未知参数GHZ信道的概率远程实系数量子态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150521A

    公开(公告)日:2019-01-04

    申请号:CN201811230510.2

    申请日:2018-10-2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未知参数GHZ信道的概率远程实系数量子态制备方法,包括:通信的双方Alice与Bob预先共享两个相同的GHZ纠缠态作为量子信道且信道的参数未知,通过Alice执行单粒子测量操作及H测量并公开结果和Bob执行Bell测量、H测量操作,完成发送方Alice为接收方Bob远程态制备的目标。它主要包含四个步骤:(1)通信准备阶段。Alice为通信的发送方,Bob为通信的接收方,Alice与Bob共享两对相同的参数未知GHZ态。本发明通过Bell测量、单粒子测量及H基测量及公布结果从而能实现信息的双向传递,将未知参数GHZ信道的概率态制备变为可能,在很大程度上能够实现在环境干扰的情况下进行信息传输,降低量子通信环境噪声对量子通信的干扰,减少信息失真。

    基于未知参数GHZ信道的概率远程复系数量子态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347631A

    公开(公告)日:2019-02-15

    申请号:CN201811231727.5

    申请日:2018-10-2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未知参数GHZ信道的概率远程复系数量子态制备方法,包括:通信的双方Alice1、Alice2与Bob预先共享两个相同的GHZ纠缠态作为量子信道且信道的参数未知,通过Alice1、Alice2执行单粒子测量操作并公开结果和Bob执行Bell测量、H测量操作,完成发送方Alice1、Alice2为接收方Bob联合远程态制备的目标。它主要包含四个步骤:(1)通信准备阶段。Alice1、Alice2为通信的发送方,Bob为通信的接收方,收发双方共享两对相同的参数未知GHZ态。本发明通过Bell测量、单粒子测量及H基测量及公布结果从而能实现信息的双向传递,将未知参数GHZ信道的概率态制备变为可能,在很大程度上能够实现在环境干扰的情况下进行信息传输,降低量子通信环境噪声对量子通信的干扰,减少信息失真。

    基于GHZ态的联合远程制备六比特团簇态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286446A

    公开(公告)日:2019-01-29

    申请号:CN201811114136.X

    申请日:2018-09-2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基于GHZ态的联合远程制备六比特团簇态的方法,两位发送者Alice与Bob远程协助一位接收者Charlie制备目标六比特团簇态,包含四个步骤(1)首先发送者Alice与Bob和接收者Charlie只需共享2个GHZ信道,发送者Alice首先根据团簇态的幅度信息,对量子通信信道进行预处理;(2)发送者Alice与Bob根据待制备团簇态的部分相位信息构造相应的测量基,对其拥有的粒子进行测量,并将测量结果发送给接收者Charlie;(3)接收者Charlie根据发送者Alice和Bob的测量结果,对手中的粒子进行幺正操作,获得与目标团簇态对应的中间量子态;(4)Charlie引入辅助粒子,并执行相应的操作,恢复目标六比特团簇态。本发明中每位发送者只掌握一部分的信息,有效地避免了信息的泄露,具有较好的安全性。

    量子通信网络中的冗余路径的设置和工作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494475A

    公开(公告)日:2018-09-04

    申请号:CN201810192894.7

    申请日:2018-03-0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量子通信网络中的冗余路径的设置和工作方法,为了在量子通信过程中建立良好的安全保护机制而设计。本发明发送者在工作路径和保护路径中实现信号的同时传送,以工作路径上传输的信号为主要信号,保护路径上传输的信号为跟随信号。在工作路径正常的情况下,发送者通过主要信号在工作路径中的一级一级的转发,从而实现量子信号的远距离传输。在工作路径故障的情况下,代理工作路径将从剩余最高优先级的保护路径中选取,最终通过代理工作路径完成信息的传送。本发明可以防止未知量子信息在传输过程中受到破坏而不能恢复,极大地提高了量子通信过程中的信息传输的安全性、稳定性和可靠性。

    一种免疫集体退相位噪声的量子匿名投票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527250B

    公开(公告)日:2024-11-29

    申请号:CN202310497098.5

    申请日:2023-05-05

    Applicant: 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免疫集体退相位噪声的量子匿名投票方法,包括公正机构审核投票人的身份,制备并分发所需量子资源;公正机构、计票人和投票人联合进行安全检测;投票人对期望的候选人投票,并将投票内容重新排序,加密后发送给计票人;计票人计算出秘密信息,验证该投票内容是否有效并公布;公正机构还原投票内容的顺序,公布投票人的匿名编号及其投票内容;投票人查看信息,验证无误后统计并公布投票结果。本发明不但能够抵抗各种内部和外部攻击,还能够满足量子匿名投票协议所需的基本投票原则。

    基于交流机制的双向蚁群算法的脑白质纤维追踪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767978B

    公开(公告)日:2024-02-06

    申请号:CN202010614608.9

    申请日:2020-06-30

    Applicant: 苏州大学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基于交流机制的双向蚁群算法的脑白质纤维追踪方法,采用基于交流机制的双向蚁群算法,利用两个蚁群分别独立进行神经纤维的路径追踪。一方面,将蚂蚁的移动选择过程按照轮盘赌分为:线性延伸和根据信息素的移动,其中线性延伸的引入增强了算法的时间有效性,根据信息素移动增加了路径优化的能力。另一方面,当算法迭代陷入局部最优时,交换两个蚁群的信息素挥发系数,变更蚁群原有的搜索状态,突破局部最优的限制。大大缩短了纤维追踪的时间,提高了神经纤维的搜索空间和搜索效率。此外,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基于交流机制的双向蚁群算法的脑白质纤维追踪装置、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其技术效果与上述方法的技术效果相对应。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