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及其制作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236350A

    公开(公告)日:2013-08-07

    申请号:CN201210365915.3

    申请日:2012-09-27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10/542 Y02P70/52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新能源技术领域,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其包括透明电极和对电极及位于所述透明电极和对电极之间的电解质层;所述透明电极的内侧表面设有纳米多孔半导体薄膜,所述透明电极的外侧设有透明衬底,所述对电极的外侧设有对透明衬底;所述电解质层包括电解液和染料敏化剂的混合液体;所述纳米多孔半导体薄膜中吸附有具有表面等离子体效应的核壳结构纳米颗粒。其中,所述核壳结构纳米颗粒包括PVP有机物壳体和内嵌于所述PVP有机物壳体内部的金属核体。本发明的核壳结构纳米颗粒的添加提高了电池整体的光吸收效率,最终达到提高染料敏化太阳电池的光电转化效率的目的。

    有机半导体装置
    6.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1884108A

    公开(公告)日:2010-11-10

    申请号:CN200880118746.5

    申请日:2008-09-12

    Inventor: 奥良彰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L51/0529 H01L51/0545 H01L51/10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具有低电压驱动、高驱动电流的有机薄膜晶体管、适于集成化的有机半导体装置。该有机半导体装置具有有机薄膜晶体管,所述有机薄膜晶体管具备:基板(10);设置在基板(10)上的门极(12);设置在门极(12)上的第1门极绝缘膜(15);设置在第1门极绝缘膜(15)上的第2门极绝缘膜(17);设置在第2门极绝缘膜(17)上、由第1金属层(16、18)与第2金属层(20、22)的叠层结构构成的源极(16、20)及漏极(18、22);以及设置在源极(16、20)和漏极(18、22)之间、第2门极绝缘膜(17)之上的有机半导体层(24)。其中,第1门极绝缘膜(15)由介电常数高于第2门极绝缘膜(17)的绝缘膜构成,第2门极绝缘膜(17)由薄于第1门极绝缘膜(15)的硅氧化物膜、或低温成膜的薄的硅氧化物膜构成,且它们整体上具有叠层式门极绝缘膜结构。

    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及其制作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236350B

    公开(公告)日:2016-03-30

    申请号:CN201210365915.3

    申请日:2012-09-27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10/542 Y02P70/52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新能源技术领域,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其包括透明电极和对电极及位于所述透明电极和对电极之间的电解质层;所述透明电极的内侧表面设有纳米多孔半导体薄膜,所述透明电极的外侧设有透明衬底,所述对电极的外侧设有对透明衬底;所述电解质层包括电解液和染料敏化剂的混合液体;所述纳米多孔半导体薄膜中吸附有具有表面等离子体效应的核壳结构纳米颗粒。其中,所述核壳结构纳米颗粒包括PVP有机物壳体和内嵌于所述PVP有机物壳体内部的金属核体。本发明的核壳结构纳米颗粒的添加提高了电池整体的光吸收效率,最终达到提高染料敏化太阳电池的光电转化效率的目的。

    有机半导体装置
    8.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1884108B

    公开(公告)日:2012-09-19

    申请号:CN200880118746.5

    申请日:2008-09-12

    Inventor: 奥良彰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L51/0529 H01L51/0545 H01L51/10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具有低电压驱动、高驱动电流的有机薄膜晶体管、适于集成化的有机半导体装置。该有机半导体装置具有有机薄膜晶体管,所述有机薄膜晶体管具备:基板(10);设置在基板(10)上的门极(12);设置在门极(12)上的第1门极绝缘膜(15);设置在第1门极绝缘膜(15)上的第2门极绝缘膜(17);设置在第2门极绝缘膜(17)上、由第1金属层(16、18)与第2金属层(20、22)的叠层结构构成的源极(16、20)及漏极(18、22);以及设置在源极(16、20)和漏极(18、22)之间、第2门极绝缘膜(17)之上的有机半导体层(24)。其中,第1门极绝缘膜(15)由介电常数高于第2门极绝缘膜(17)的绝缘膜构成,第2门极绝缘膜(17)由薄于第1门极绝缘膜(15)的硅氧化物膜、或低温成膜的薄的硅氧化物膜构成,且它们整体上具有叠层式门极绝缘膜结构。

Patent Agency Ranking